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2949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前缴费率是否需要调整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收入分配失衡特征的分析 杜立金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3YJC630150)。摘要:一般均衡分析能够解释长期中养老保险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能够弥补精算分析忽视经济效应的不足。本文使用连续时间生命周期模型在均衡增长框架下考虑最优缴费率问题,判断当前缴费率的合理性,研究不同缴费率水平下的福利变化。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分析,认为当前缴费率具有阶段合理性,未来应依据收入分配演进和工资增长情况阶梯形下调缴费率。 教关键词 :最优缴费率 一般均衡分析 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2.6一、引言我国的

2、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企业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20%进入现收现特点的统筹账户,个人缴纳个人工资的8%进入基金积累特点的个人账户。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的警戒线是员工工资总额的25%,欧洲高福利国家将养老保险费占工资总额的24%作为警戒线。表1给出了国际上类似制度的缴费率数字概况,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缴费率明显偏高。随着经济调结构的持续进行,很多企业的盈利能力面临压力,而地方政府将原来不计入缴费工资的很多津贴、福利项目强制计入,尽管缴费率不变,企业缴费明显增加,企业要求降低缴费率的呼声很高(谭中和,2017)。当前,我国正处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十多年下降,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增长结构严

3、重失衡状态。很多学者使用精算方法测算合理的缴费率并设计调整方案,由于没有考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效应,无法评估长期中的政策有效性。近年来,有学者尝试在经济增长理论下从社会福利和效率入手,研究最优缴费率问题(柳清瑞,2017),得到均衡状态下的研究成果,但没有考虑我国经济的非均衡状态和阶段性特征,未涉及从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演进中的缴费率优化问题。如果从提高社会福利的角度,在均衡增长框架下以非均衡状态分析最优缴费率问题,那么在长期失衡的环境中,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是否仍然过高?维持当前缴费率水平是否阻碍经济增长,缴费率调整是否有助于整体福利改进?本文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回答这些问题。缴费率水平与养

4、老保险制度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历史形成过程有关,受筹资模式、待遇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影响。各国养老保险费(税)率数字上体现出的差异很大,欧洲国家养老保险缴费率高于非洲和美洲国家,亚洲和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居中。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国际比较就认定我国的缴费率过高。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要考虑多重目标,对参保者而言,要为其收入和寿命风险进行保险,稳定其生命期消费;对政府而言,制度能够消除老年贫困、促进再分配、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产出等;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者而言,制度要稳健运营,维持基金收支平衡、实现目标替代率和政策变量保持阶段稳定性。本文从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效应角度,将养老保障放到经济增长的一般均

5、衡模型中进行考察。由于社会养老保险影响个人生命期的消费、储蓄决策、退休年龄选择,个体行为选择的汇聚影响到总资本、劳动的供给进而影响要素价格。因此,一般均衡模型将家庭在微观水平上受到的养老保险的影响汇集成宏观效应,要素市场出清和养老保险的长期预算平衡使个体决策最终影响到经济动态效率,因此,使用一般均衡模型考察最优缴费率能解释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经济效应。本文内容安排为:首先综述研究最优缴费率的方法和成果,然后根据本文使用的基于生命周期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分析经济、人口环境和养老保险政策目标给出一般均衡模型下的实证分析结果,第四部分结合我国经济失衡状态、增长规律给出缴费率调整路径,并针对养老保险制度

6、政策目标给出缴费率优化设计方案。二、文献综述福利最大化或效率最优下的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多使用OG模型,其重要结果是现收现付制向混合制的转轨能够在长期中增加福利和提高经济效率,但代价是转轨一代承担相当大的福利损失,Conesa和Carriga(2017)使用最优财政政策法研究了这种改革的福利综合效应。Caliendo和Gahramanov(2017)在一个由最优储蓄和完全不储蓄两类群体混合的经济中研究现收现付制的动态效率和缴费率水平,他分析了美国OASI的缴费率,认为轻微削减10.6%的社会保障税率会显著提高社会总福利,因此,维持高税率的经济学理由不是用于纠正短视行为的强制储蓄功能,而是体现公平性

7、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巴尔和戴蒙德(2017)认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应根据国情制定具体的养老保险政策,批评了中国制度建立之初就引入基金积累型个人账户的错误做法,提出理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制度在稳定状态下的设计,更要重视从现实状态走向稳定状态过程中的政策制定。褚福灵(2017)根据缴费率和替代率的关系模型的测算结果,指出制度设计已经预留了未来政策调整的空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压力来自当前退休一代的历史欠账,因此,不考虑转轨成本的条件下,缴费率存在下调空间。柳清瑞等(2017)使用修正的OG模型考虑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缴费率,提出缴费年限越短最优缴费率越小的观点,认为15%的缴费率能够实现福利最大化,提出依

8、据养老金收支结余情况、目标替代率设定和财政负担程度三个参照因素,阶梯式逐步下调缴费率。本文用连续时间生命周期模型做一般均衡分析,对比已有成果,本文的贡献是:将退休年龄处理为延迟的弹性退休形式,给出了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缴费率调整和社会福利改进的关系,首次分别从均衡稳定状态和经济失衡演变动态的角度研究最优缴费率问题,认为经济失衡状态下当前缴费率具有合理性,并提出依据收入分配状况和平均工资水平阶梯性下调缴费率的方案。三、模型与均衡分析1.模型构建与校准假设经济参与者由两类个体构成:在生命周期最优储蓄消费者(life-cycle permanent-ine)和月光型消费者(hand-to-mouth)。

9、生命期最优储蓄型消费者在给定要素价格、养老保险缴费和领取待遇下选择最优消费、储蓄和退休年龄;月光型以全部可支配收入进行消费,无储蓄,他们选择最优退休年龄。两类个体采用时期效用函数,分别独立做出最优决策,他们的微观决策客观上形成所有人口对资本和劳动的总供给,厂商生产消费品并提供总需求。竞争性均衡决定要素价格,给定养老保险缴费率,统筹账户满足预算平衡)。竞争性均衡中,给定要素价格r,w,缴费率s等,最优储蓄型和月光型消费者分别决定各自的最优消费水平和退休年龄;两类群体的选择都对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做出冲击,要素价格在给定资本份额和劳动份额下,达到市场出清条件;给定最优储蓄型消费者储蓄函数k(t)和两

10、类个人的退休选择,总资本K和劳动L也由上述经济系统确定下来,本文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寻找均衡数值解。实践中,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的确定是多目标系统下的决策。本文确定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养老保险制度时的政策目标是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规模受家庭储蓄水平的影响,而家庭储蓄影响总资本积累,因此经济模型中的资本产出比维持在2.50左右;实际利率影响储蓄动机,设定利率处于3%-4%之间;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政策改革应考虑参保者选择退休年龄的心理意愿,设定参保职工平均退休年龄处于62-65之间;退休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国际上有研究结论认为幅度在10%-20%,国内也存在这个现象,设定退休导致消费水平下降幅度为10%。2.均衡分析前文3.1中的政策目标均可由模型内生确定。一般均衡分析的原理是在设定出模型校准中的可观测参数后,选择其它的参数以尽可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目标。我们使用本文模型计算结果如下:(1)当前缴费率情形在20%的缴费率下,最优储蓄型参保者在较早的59.78岁退休,这类群体选择最优消费,退休前后的消费水平不变,而月光型参保者则选择在67.97岁退休,偏高的缴费水平和大幅延长的退休年龄提高了其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退休后的消费水平反而较退休前上升15%。(2)缴费率变动情形在不同的缴费率水平下,我们得到的资本产出比稳定在2.63附近,实际利率处于3.31-3.34%,实现前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