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24673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汇报(DOC 18页)(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我受课题组的委托,现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以简单总结,请领导、专家给以批评指导。一、选题原因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更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科学评价的原始资料。在以人为本的新的数学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的设计不仅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

2、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核心思想。课程标准为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体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是落实学生“减负”的需要,是学生的心声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规定:“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学生不希望老师留带有惩罚性的作业,希望留带有趣味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学生们的心声。3、是改变我校数学作业现状的需要20

3、14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次数学作业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全校教师、三到六年级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调查内容涉及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作业批改与评价、学生对作业的认识态度、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结果及不同对象对作业的建议等。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初始结论。在这里,就学生问卷几个代表性的问题展开分析,作出思考。调查方向调查问题数据情况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你为什么要做作业?75%的学生选择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25%的学生选择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学生对作业的情感态度你喜欢作业吗?65%的学生选择“喜欢”,3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问题:“遇到难题你会怎么办?”40%的学生会自己动脑筋想,55

4、%的学生表示会请教别人,5%的学生采取空题的方法。学生对作业形式、难度、数量的要求作业的量多吗?形式是丰富的还是单一的?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作业? 83%的学生认为在校一天的作业量一般,11%的学生认为过多,6%的学生认为偏少。80%的学生认为作业形式很丰富,20%的学生觉得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73%的学生喜欢趣味性强并有一定难度的作业,27%的学生希望作业形式要简单些。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你能否按时完成作业85%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15%的不能按时完成。调查问卷分析:主要出现两方面问题即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教师层面(1)我校的数学作业现状:“拿来主义”纯文本化的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繁重的计

5、算,作业布置一刀切,没有梯度,不分层次,缺乏趣味性和自主性等。(2)作业批改草率,大多数有批无改,作业评价片面,对于作业出现的问题无改进措施和指导方法。学生层面(1)学生对作业的认识存在一定问题。作业认识雾里看花。大多数学生对作业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认识到完成作业能给自身带来丰富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但还有15%的学生认为作业是给老师完成的任务,说明他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作业检查家长任务。根据对作业自我检查这项调查结果来看,情况很差。结合课堂观察发现,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依赖于家长检查,没有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遇难退却思维惰性。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式的、模仿式的作业练习,作

6、业缺少自主性和独创性,一遇到困难就退却,没有迎接挑战的勇气。由此能清晰地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惰性与意志力的薄弱。(2)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作业形式、难度、数量要求不一。(3)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对我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校学生作业的负担比较重,教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单一,不太注重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大多数学生把完成数学作业当作一种负担!基于以上分析所得,我们现行的数学作业设计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对于此问题的思考和课程改革对作业的新要求,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1

7、)通过研究,促使我校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结构的前提下能够优化课内外作业的设计,设计出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数学作业。(2)通过研究,使学生作业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由统一走向多元,并通过数学作业,达到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培养兴趣、形成能力的目的。 (3)通过研究,为数学作业设计和学生作业的评价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教学策略。(4)通过研究,使教师和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2、研究内容(1)中高年级小学数学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我校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内容和样式设计标准的研究。(3)为设计出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8、的数学作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4)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尝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赏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并能激励他不断进步。3、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内容和样式的设计标准。 难点:探索出有效数学作业设计的操作方法和教学策略。4、主要创新之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就是围绕上述课程理念进行研究的。在确保实现研究目标的前提下,着力突出我校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内容和样式标准的研究

9、,力求设计出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乐于完成作业。最终使教师和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三、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我校3至6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开展研究,逐渐探索出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模式。(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全校师生及家长就当前数学作业的形式、数量、评价等方面的想法及要求设计成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实验前后转变的轨迹,为课题研究提供研究依据。(3)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喜欢做作业、抄袭作业等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4)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与

10、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了解并掌握他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自己当前研究的起点,构建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四、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与措施课题研究具体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截至目前进行到实施阶段。(一)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5年3月,准备阶段1、2014年5月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人员分工:(1)设课题专家指导组:聘请大石桥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 吕宏生 贾文清主要职责:负责课题立项申请培训,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培训,撰写课题结题总报告培训。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以全程指导、培训,并监督课题的开展实施情况。(2)设课题组长两人,分别是毕志民(课题主持人)廉晓伟(课题负责人) 主

11、要职责:完成课题立项申请;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进程;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阶段研究报告;总结整理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总报告。 (3)选拔课题组成员.由个人申请和领导审核确定课题组成员。选拔教学骨干和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的同志参加。最终确定以下课题组成员:薛伟湘、金鑫、崔海兰、高丽娜、于东耀、姜秀峰、李振波、王秋萍主要职责:着手进行各年级组作业设计(重点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索)及学生作业的批改与评价(作业评价尝试自评、互评和教师赏评)。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撰写教学日记,记录数学教学中关于作业设计中的点滴体会。积累典型案例和经验,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反思研究,提炼研究成

12、果,并将成果及时运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及时受益。2、编制前测“数学作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对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校学生作业大多是“拿来主义”纯文本化的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作业布置一刀切,没有梯度,不分层次,缺乏趣味性和自主性等;作业批改与评价呆板,无激励性等。学生作业负担较重,学生不希望老师留带有惩罚性的作业,希望设计有趣味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层次作业。“减负”是孩子们的心声,已迫在眉睫。“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提上议事日程。3、课题主管部门对于科研课题工作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于2014年9月30日组织召开课题立项培训会

13、,开会前科研部吕主任做了会前动员讲话,会上由贾文清主任对课题申请书的撰写做了主旨讲解,贾老师那深入浅出解释说明,让与会者收益良多。最后由进修学校穆广杰校长做了总结讲话,要求各课题项目校要高度重视,严格要求,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工作,争取立项申请一次通过。4、从14年9月份开始,经我校课题领导小组多次讨论研究,并报请市教师进修学校吕主任、贾主任审核把关,课题申请书几经修改,最终于2014年12月向营口市教育学会提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申请。在营口市教育学会王秘书长组织下,本着层层选拔、限量推报、优中选优的原则,对申报的课题,逐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按规定要求,重复率低于30%的课题申

14、请进入评审环节,由教育学会组织学术委员对申报课题进行分类编号、匿名评审、综合评分,最终我校申报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以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0%,的成绩,顺利通过检测申请,两市专家领导给以高度评价。营口市教育学会同意将我校的课题向省学会推报。5、2015年3月在两市级课题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被辽宁省教育学会列为“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XH15623。(二)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6年7月,实施阶段本阶段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召开课题开题会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课题阶段总结 1、召开开题报告会,课

15、题研究进入具体研究阶段。2015年3月12日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组织撰写开题报告培训会。我校于5月16日在二楼办公室召开了课题开题会,邀请了科研部领导吕主任、贾老师参加,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部到会。科研部吕主任宣读立项通知书,主持人宣读了开题报告,最后科研部领导对课题进行了评议,建议:根据课题研究实际,建议实验年级从三年级开始进行课题研究较为适宜。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课题组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修改研究方案,并报请进修学校科研部领导审核把关,最终于2015年5月20日完善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进入具体研究实施阶段。3、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任何课题的提出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来的,而要进行课题研究也只有回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体现出课题的研究价值。教师活动1、组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的潜能。课题组于2015年4月17日组织集体备课,借助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经过深入研讨,对数学作业的设计达成一致共识。初步形成小学数学作业分年级设计体系:设计总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