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1973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政征管科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工作计划2012 年,我们科室根据省、市局要求,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 下,按照科室的职责分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 落实,实现了税政征管质效的快速提升,现将 2012年工作情况及2013 年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2012 年工作情况一、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提高税源管理精细化水平按照总局“信息管税”为思路,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优化人 力资源配置,建立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强化税收 预警和纳税评估的监督制约功能,针对分局税源结构特点和风险控制 管理的要求,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将现有征管机构按照事项分 工分解为税源管理类和日常管理类。同时充实税源管

2、理部门力量,将 辖区内纳税人按行业及规模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和税收收入 质量,促进和谐征纳关系。二、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做好股权转让税收管理为了强化股权转让税收征管,加强税源管理,堵塞征管漏洞,不 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分局“创新思路、五措 并举”强化股权转让税收管理,一是加强源泉控管,严把变更登记关;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严把外部协调关;三是加强纳税评估,严把价格 审核关;四是加强税务检查,严把内部监控关;五是加强依法治税, 严把宣传辅导关。通过五项措施,分局股权转让措施实施以来共入库税款 80余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分局税收收入的增加。三、结合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完善企业所

3、得税汇算清缴工作2011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 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检查汇缴 工作,确保整个汇缴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同时,我科室制定了 详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施方案,将汇缴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宣传辅导培训阶段、企业自核自缴申报阶段、总结上报阶段和税务 机关重点检查阶段,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时召开各管理科 室会议,对汇缴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动员,保证了汇缴工作的顺利开展。 分局辖区内共有 97 户企业进行了汇算清缴,汇缴面达到100%。同时 以企业所得税汇缴数据为基础,结合税源管理专业化模式,将税收预 警、纳税评估等工作

4、,融合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当中,一方面提高 了汇算清缴真实性、准确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重点税源的管 理工作。四、规范征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征管数据质量 根据省、市局数据质量工作要求,我科及时通报了分局数据质量 存在的各类问题,组织单位认真整改。全面梳理设立登记等基础信息, 严格规范界定信息,落实财务报表按期录入制度,杜绝虚假数据、空 白数据,把好数据质量源头关、采集录入关;建立征管数据定期检测 自评制度,推行数据质量责任制,强化监督,明确责任,严格奖惩, 把好数据质量检测关、监督关。2012年分局共修改错误数据595 条, 已修正 576 条,已反馈 19 条。有效规范了全局征管数据,严

5、格了征 管执法规程。五、专人专管,及时做好联办系统数据处理工作 我科室非常重视联合办证系统数据处理工作,指定专人进行联办 系统数据处理,保证数据信息与国税相关信息相一致。同时也对国税 传递的纳税人基础信息进行了审核,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2012 年共处理联办系统数据 1153 条,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全年的联合办证 工作。六、强化税收预警分析,提高预警质量 根据省市局对预警数据处理的有关要求,我科室对预警系统出现 纳税疑点问题,认真核实研究,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及时催报催缴、 及时入库。同时强化对预警反馈信息的核查,对反馈信息采取定时核 查、随即抽查等方法确保预警反馈数据的真实准确。 2012

6、年分局共 处理预警数据 508条,其中不需补税户数234 条,需补税户数141条, 其他户项 120条,共补缴税额422.05万元。七、夯实基础,继续推行全员全员代扣代缴工作 根据市局要求,明细申报上线户数占到企业总户数的99%以上, 明细申报户数占到上线户数的 99%以上。面对市局要求质量高,全员 全额申报宣传、维护任务重,我科室按照“先重点后全面、积极稳妥、 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精细组织,成立由分局局长任组长的个税全 员全额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由我科室对税收管理员及全部纳税人进行 深入培训,各管理科室科长签署责任状,及时对纳税人进行全员全额 维护,纳税服务大厅做好全员全额申报的解释和辅导工

7、作。通过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2012 年分局共和 1008 户企业签署了个税全员全额扣 缴协议,维护率达到 99.90%,申报率到达 99.41%,两项考核指标均 到达市局要求。八、扎实工作,做好外籍人员“一人一档”管理 外籍人员工作是涉外税收管理的中很重要的部分,针对开发区外 籍人员现状,分局采取一人一档的管理方法,对外籍人员基本情况信 息、出入境纪录、纳税申报等进行动态管理。进而实现外籍个人所得 税的源泉控管、部门配合、约谈评估、核定征收的专业化管理模式。2013 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征管基础建设,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以夯实征管基础为目的,以明晰岗位职责,实施流程再造为重点, 加快征管服务标

8、准化建设,针对各类涉税事项,从项目设定、工作流 程、涉税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统一规范,实现项目标准化、流程标准 化、操作标准化和文书资料标准化;强化考核体系,针对市局征管主 体考核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分局考核项目和标准,以激发税收管理 员抓征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完善户籍管理,加强与工商、 地税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增强协作配合,堵塞漏征漏管,尽量缩小税 务登记面与工商登记面的差距。二、加强纳税评估,构建评估模型根据“抓大控中定小”的工作思路,将重点税源企业全部纳入评 估范围,建立建全了重点税源纳税评估基础档案,分行业、分区域进 行纳税评估。加大对重点评估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资料的采 集

9、与分析,主动了解来自工商、国税、海关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 征管系统数据信息,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资料共享,丰富评估信息资源, 提高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注重特点规律的总结,分析纳税评估对 象的经营特点和纳税规律,研究行业的纳税评估模式和方法,建立纳 税评估模型,努力实现“评估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三、加强征管状况质量分析,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和提高收入质量, 防范执法风险实施意见,依托省局大集中系统,在认真做好税收主 体征管指标常规性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分析形式和方法,选准分 析需求,突出分析重点,把基础分析与收入质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 析与微观分析

10、相结合,一般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面上分析与点线 分析相结合,切实查找政策落实、税收征管、税源监控的漏洞和薄弱 环节,不断提高征管及税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四、加强发票管理,规范发票使用严格落实省、市局“以票控税、以票管税”各项措施,依托“大 集中”软件、山东省系统工作平台、临沂市数据管理平台等信息管理 软件,加大对发票的发售、使用和发票代开管理、发票信息的稽核比 对工作,加强对行政事业票据的清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的使用。五、继续推进执法风险管理重点工作积极做好执法风险调研工作,认真分析梳理调查报告,把问题找 准,把成因析透,把措施定准;在二月底前完成基本方案、执法管理 控制

11、系统的需求。六、继续推进执法监控考核工作继续找准执法过程中的薄弱点,继续探索和完善考核机制;贯彻 落实好执法考核制度,明确各相关科室职责和责任,充分发挥合力作 用;强化责任追究,区分不同责任,把责任追究落实好;要坚持做到 适时监控、每天一归纳、每周一推送、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点评制度; 弘扬规范执法的正气,大力推行执法人员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做到量 才适用,合理搭配,形成能干、会干、干好的执法环境。七、探索研究加强代收费工作的措施在现有管理模式下,研究加强代收费工作的管理措施;探索研究 相关保障制度的推进和完善。继续实施税费同管模式,进一步研究、 规范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代收管理流程;

12、继续开展税 费比对,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纳入比对管理范围。加强部门协作。积 极推进与财政、教育、水利等部门的沟通,逐步建立定期工作交流机 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进一步理顺代收费管理工作机制。2012 年我科室在各级领导正确指导下,分局各科室的共同协助 下,在以依法治税为本,建立健全征管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抓好 优质服务,强化内外监督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征管质量和征管基 础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明年的工作中,我科室将按照新时期税收 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征管理念、完善征管体制、夯实征管基础、 实施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争取把税政征管工作提 高到新的水平。经济区分局税政征管科2013年1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