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15982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领巾”心灵美教案设计(教育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红领巾”心灵美学科语文班级启智五年教师曲立娟授课课时一课时所属学校永吉县特殊教育学校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比较认识学习发扬发现“红领巾”。在教学中,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图文结合及阶梯式教学方法,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组长带动组内的成员,都积极参与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乐,有所得。以真诚、爱心和有效的教育机智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力求使学生在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认读10个词语,理解“连忙、赶快”

2、等词语,并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扶放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让A类学生带动B类学生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初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初步教育学生要做一名心灵美的少先队员。三、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两类。A类学生 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B类学生 有一定的语言障碍,认知水平、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差,与老师交流表达能力不强,书写能力一般,朗读缺乏完整性。只能跟读简单的生字、词或短语。四、教学方法图文结合理解法、重点词

3、语讲解法、读中感悟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红领巾”指的是谁?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2、难点:知道“红领巾”指的是谁?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儿歌引入(2分)背诵儿歌。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少先队员要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见老师,问声好,文明礼貌最重要。下课时,别乱跑,安全文明不能忘。来和去,靠右边,上下楼梯不奔跑;爱公物,勤打扫,花草树木保护好;同学间,要关爱,友好相处不吵闹;谢谢你,对不起,文明用语不可少。(学习委员带领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启智五年级的学生,下面我们给大家背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是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希望大家喜欢。

4、学生一起背诵。利用儿歌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知道如何做才能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并培养学生背诵能力,调动学习兴趣。复习生字(2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板书: “红领巾”心灵美,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词语。齐读课题。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词语。运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复习巩固词语。比较“红领巾”(1分)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词语中的“红领巾”,和课题中的”红领巾”有什么不同?词语中的”红领巾”指的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那课题中的“红领巾”指的是谁呢?她们都做了哪些好事呢?为什么说她们心灵美呢?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位“红领巾”。学生思考并

5、回答。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比较 “红领巾”,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比较更加深入理解加引号的红领巾和词语中红领巾的不同意义,初步感知“红领巾”的引申意义。认识“红领巾”(10分)出示图片,学习课文第二段:(教师指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这是在哪里? 2、有哪些人?3、“红领巾”指的是谁?她做了什么好事?4、“连忙”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红领巾快速地把座位主动地让给阿姨,那红领巾的心灵美不美啊?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插图,然后分组朗读并思考问题。学生一起回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突出重点,化解本课难点,这一环节,我打破以往教学中由第一段学起的传统模式,而是直接学习

6、二、三、四段,让学生直接理解课文中的 “红领巾”指的是谁,他们都做了什么好事,从而突出他们心灵的美。这样更易于我班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在这三段的学习中,我在教学中也采用阶梯式教学方法,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内涵。我们在汽车上认识一位心灵美的红领巾,接下来我们再认识一位红领巾,学习课文第三段:(教师半放手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红领巾”指的是谁?她做了什么好事?2、“赶快”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老公公滑倒了,“红领巾”赶快给老公公扶起来,“红领巾”的心灵美不美呢?带着感情大声地朗读课文。

7、分析课文插图,指名学生朗读并思考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深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四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1、公园里有哪些人?2、“红领巾”指的是谁?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3、“遵守秩序真自觉”短语是什么意思?红领巾能够主动遵守公共秩序,那能不能说明他们的心灵美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女生读第四段,小组合作学习,让A类学生带动B类生学习。学生一起回答。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认识“红领巾”(2分)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心灵美的“红领巾” 。平时我们都说花儿美,可是和“红领巾”相比,花儿也不是最美的,所以课文的开头和最后都写到第一段是为了引出“红领巾”心灵美,最后一段是总结“红领巾”心灵美,

8、让我们深情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红领巾”心灵的美好!学生一起说:“人人都说花儿美,“红领巾”的心灵更美。”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通过朗读全文,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间歌曲(2分)同学们和课文中 的“红领巾”一样,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下面让我们重温少先队队歌,让我们在队歌中再次感受一下少先队员心灵的美好!学生自由欢快地唱起来。通过课件展示,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学习“红领 巾”(10分)下面做练习,看看同学们是否学会了课文。我们进行模拟课文练习,向“红领巾”学习。师引导练习。王悉霖做得好不好,心灵美不美啊?美。接下来,老师增大难

9、度了,看看同学们是否还会做。学生看照片,根据照片模仿课文句式练习。自己拍摄校园内心灵美“红领巾”照片,易于学生模仿课文练习。同时结合课文中的句式进行练习,既能巩固所学新知,又能渗透思想教育。并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模仿课文能力。下面我们分组练习,1组同学做第一幅图,2组同学做第二幅图,比一比哪组同学最团结,团结也是心灵美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让组长带动组内的学生一起模仿课文句式练习。学生汇报。同学们做得都很棒!真了不起!我们能不能结合照片把以上几段话连起来,改编成课文呢?我们共同来试一试,开头怎么说接下来结尾怎么说同学们真了不起!让我们大声地朗读一遍。师生共同结合照片来模仿课文。学生一起回答

10、深情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发扬“红领巾”(4分)我们学校的红领巾美不美啊?他们是谁呢?是我们学校所有的少先队员,那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想不想做得更好呢?说一说,自己作为一名“红领巾”,今后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说。让学生表决心,并发扬“红领巾”精神。今后让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位少先队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发扬“红(领巾”精神,让“红领巾”之花永远盛开在启智五年,现在“红领巾”之花已经开放了五朵,相信不久“红领巾”之花会越开越多,越开越美!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吗?有,老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学生一起回答。激励学生,人人争当“红领巾”,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发现“红领 巾”(1分)找一找班级内

11、“红领巾”,并能跟读课文。找一找校园内的“红领巾”,并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找一找你身边的“红领巾”,并能背诵课文。学生自由选择作业。根据因材施教的特点,本环节设计了选择性作业,共有三个不同层次,奖励三种不同颗数的五角星。让学生既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又能激励学生,让学生都拥有一片发展的空间。板书设计(1分)第9课“红领巾”心灵美 人人都说花儿美, “红领巾”心灵更美。学生齐读图文并茂,简洁醒目,易于课文主题的升华。七、教学流程图课件7课间歌曲开始 儿歌导入 学生演唱思想教育展示课题、播放图片课件1复习词语课件8模拟课文练习模仿句子练习句子儿歌导入复习词语并比较“红领巾”比较“红领巾”课件2独立思考课

12、件9模拟课文练习模仿句子开火车形式朗读出示课文第二节认识“红领巾”小组合作学习课件3课件10模拟课文练习模仿课文教师引导学习学习“红领巾”发扬“红领巾”师生共同合作出示课文第三节课件4课件11拓展练习教师半放手学习发现“红领巾” 学生自由说出示课文四节,小组合作学习课件5课件12发扬“红领巾”学生回答学生自由说课件6先出示课文一、五节,然后出示全文学习课文全文课件13发现“红领巾”学生朗读全文学生自由选择作业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媒体的应 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 动八、形成性评价本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学,行为习惯也养成得较好,懂得倾听。在教学时,我关注到每个学生,设计的问题考虑到不同阶

13、段的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让A类生吃得饱,B类生够得着,因此整堂课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中来,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回答的问题也很精彩,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很注重学生是否把一句话说完整,因此,本班学生在这点上都做得不错,基本上都能做到把话说完整。对于智障的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九、帮助和总结(一)注重多学科的交融,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不仅只是单学科的教学,更是多学科的融合。”智障孩子对于儿歌、音乐的感受力就比较强烈、比较敏感。所以,我以儿歌导入,在课堂中配以“少先队员”的图画,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我班语文课堂其实是融音乐、儿歌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孩子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使他们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让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互动,交叉相融,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学得有效。(二)感悟文本的深层,提高阅读能力这首诗歌言简意赅,学生读起本文来朗朗上口,很容易由读成诵。在阅读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红领巾”心灵美,“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三)生活处处皆语文我努力实现“大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