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心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91170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报告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术报告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术报告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术报告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术报告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术报告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报告心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心得体会姓名学号学院导师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1年4月27日搞好可靠性需要创新性郑鹏洲2011年4月27日下午,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兀器件工程部顾问郑鹏洲研究员应邀在xxxx经B201室为我校师生做了 搞好可靠性需要创新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电控学院吕长志教授主 持,他代表学院对郑鹏洲研究员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郑鹏洲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科学院计算所研究生毕业。1990年评为研究员,1991年起享受政府津贴。先后任航天部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中心主任”兼航天部771所可靠性研究室主任,后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国防科工委可靠性研究中心副总、总装备部DPA实验室

2、常务副主任等职。现为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兀器件工程部顾问。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郑鹏洲研究员开始了学术报告。由可靠性经典概念浴盆曲线”入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对可靠性理论全新的认识。然后对PDA控制技术是筛选的革命做了精彩演说。接下来采用实例对 关键元器件”做了新的诠释,对美军标、国军标阐述了自己独到见解。最后就高可靠性 电子器件做了深入的讨论。报告会气氛热烈,郑鹏洲研究员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师生对可靠性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某 些可靠性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会场时常响起阵阵热烈掌声。会后,就报告中内容,郑鹏洲研究员 与师生进行了交流,师生表示受益匪浅。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1年4月27日语

3、音合成及说话人模拟陶建华说话人模拟技术涉及到不冋说话人的音色特征、韵律和情感特征等多种因素,报告将在回顾近 几年来国内外主要的语音合成方法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说话人模拟的思路,以及传统研究方 法的局限。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参数语音合成的说话人自适应方法、基于文本无关的语音转换方法 和基于统计的韵律模拟方法等三个方面的新研究内容。在中科院创新课题的支持下,建立了高质量的说话人音色模拟和韵律模拟平台。该平台能通过参数化语音合成模型,并对少量的语音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而得到目标人的音色和韵律特色,从而 能够实现特色语音的模拟与输出。目前此项成果已经通过中科院的项目验收,并已成功应用在多个通讯领域。

4、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1年5月18日太阳能电池技术和发展现状许颍2011年5月18日下午,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和副总裁,太阳能学会理事、太阳能 学报编委许颍研究员应邀在xxxx经B201室为我校师生做了 太阳能电池技术和发展现状 ”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电控学院副院长冯士维教授主持。许颍研究员,毕业于 xxxx无线电系微电子专业。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2006年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毕业,2007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博士后工作一年从事纳米碳管上非晶硅薄膜电 池的研究。现任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和副总裁,太阳能学会理事、太阳能学报编委。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许颍研究员开始

5、了学术讲座。由新能源的重要性入手,进而介绍太阳 能电池的发展现状。然后深入讲解了包括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市场上各类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以及晶 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技术等内容。作为北工大的毕业生,许颍研究员传授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 待人处事方面的经验。她工作上认真踏实的态度,给了大家深刻的触动。她引用了自己的导师黄昆 先生所说的 知识不是学得越多越好,会用即可”来督促大家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报告会气氛热烈,许颍研究员朴实诚恳的语言使师生对太阳能电池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某些有关太 阳电池的特性有了全新的认识。随后,就报告中内容,许颍研究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并解答了学 生提出的一些较为专业的问题

6、和疑问。学生们表示受益匪浅。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1年5月25日五个故事,精彩人生施敏他用微电子生涯的五个故事,诠释了如何学习,如何进行科研,如何面对人生!首先,施教授用五个他本人的故事阐述了做科研乃至做人的道理。不要盲从专豕的结论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因为一些挫折而心灰意懒,殊不知这些挫折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某一方面失败了,但另一方面可能有更大的收获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要有先见及信心,如果认为正确的事,不要因为大多数人反对而改变一择善固执”;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不断的去做新的尝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随后,施教授回顾了微电子产业的

7、现状和未来方向。他指出,中国大陆微电子产业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发展时期。如同历史上唐诗、音乐和理论物理的通常150年黄金发展机遇类同,已具有50年发展历史的微电子产业,正处于未来100年上升通道。而且随着微电子产业向亚太和中国大陆的转移,加之杰出华人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都预示着中国将在未来微电子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施教授诙谐幽默,会场笑声不断,灵思激荡。会后,同学们签名照像迟迟不散,施教授欣然挥 笔,微笑留影,人格魅力让人叹服。真大师也!施敏教授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果,获得了多项学术奖励。他是非挥发性存储(NVSM )器件(flash,U盘中的闪存器件)发明人,自1990年起所有新电

8、子产品器件都以NVSM为其核心器件,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数码照相机、全球定位系统、智能数据卡等。其数量已超过200亿台,平均每家有10台含NVSM的电子设备。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1年10月19日软实力、全球化、跨国民族主义:兼论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新趋势尹晓煌10月19日上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密歇根州立大学全球化与人文研究系主任尹晓煌教授在 人文楼十层会议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软实力、全球化、跨国民族主义:兼论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新趋势”的精彩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钱伟量教授主持报告会。尹晓煌教授从 欧洲中心论”、90年代以来的反殖民主义研究、跨

9、国民族主义、记忆的政治”研究、灵活资本主义与流动公民”等方面对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背景做了总体介绍;阐释了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基本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保证、国民认可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管理与法律制度、通俗文化与流行艺术是文化影响和精神凝聚力, 即软实力的三个层次;并结合具体而生动的实例比较了中美文化影响力的差距。尹晓煌教授还从世 界进入全球化及后冷战时代后,非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活跃于文化、移民、商业、学术和慈善等领 域内的跨国交往角度解释了跨国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强调了这对于理解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主题报告后,北工大师生围绕 记忆的政治”发挥其凝聚

10、作用的方式、 跨国民族主义研究的起源、 全球化境遇下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类型、中国文化交流与输出的方式以及中国模式”等问题冋尹晓煌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师生们普遍感到意犹未尽,受益匪浅。报告会结束后,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与尹晓煌教授就关于跨文化交流的合作研究 与讲座课程、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合作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磋商,为今后双方开展进一步合作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1年11月15日解读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报告张泽10月5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在发现准晶体方面做出的贝献而获奖。11月15日下午,北工大逸夫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

11、席,200余名教师及研究生聆听了我校博士生导师、纳米交叉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院士解读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报告。张泽院士对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对准晶的发现和研究过程以及郭可 信院士等几代中国科学家在准晶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张泽院士指出,青年科学 工作者想要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术交流很重要;二是要有团结合作 的精神,需要和导师同学密切配合;三是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四是要有恒心、有毅力,持之以恒 的去做一件事。张泽院士的报告不仅解读了诺贝尔奖幕后的故事,科普了深奥的理论,展示了精美 的准晶微观结构图片和数学的美;同时,阐述了什么

12、是科学的精神以及怎样创新,向我们揭示了中 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并不遥远。张泽院士长期从事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电子显微结构研究,与谢赫特曼同属一个研究领域。 张泽院士早在1984至1985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就首次发现了钛镍钒急冷合金中的五次对称准晶 体,并在准晶体的结构、相变、缺陷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依托这些成果,张院士陆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首届求是科 学奖。张泽院士的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同行科学家的称赞,被认为是国际准晶体领域研究的早期工作者”。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1年12月16日无线通信网络中服务质量

13、及安全于非于非博士于2003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Carleton University (终身)副教授。于博士从 2002-2004年就职于瑞典爱立信 总部,2005-2006年在美 国加州从事高级无线研发工作,从事第三代/第四代无线蜂窝终端 的协议栈开发。于非博士本次 讲座的题目为无线通信网络中服务质量及安全”。在报告中,于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工 作,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无线网络中,QoS设置的跨层设计问题,提出了将上层的合作通信网络、认知无线电等方法与物理层信道共同考虑的跨层设计思想;二是无 线网络中 的攻击-抗攻击的 安全体制,提出了利用随 机算法,

14、充分考虑 系统的安 全要求与源限制,优化上下文感知的安全方法。报告会气氛非 常热烈,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于博士生动幽默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课件激发了师生 们的浓厚兴趣。报告后,师生就报告内容与于博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参会的师生们普遍感 到受益匪浅。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2年3月14日乘着中国EDA的翅膀刘伟平3月14日,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平为我校师生带来了 乘着中国 EDA的翅膀”的演讲,并与电 控学院冯士维副院长共同揭幕群狈g”群 利”创新实践活动。刘总深入浅出 的解释了 EDA的概念,介 绍了 EDA在我国30多年的发展,产业未来的 趋势以及对我 校学子投身集成电路

15、EDA行业的热忱期盼。演讲中,一 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的EDA领头人,一个百余人的积极向 上的团队展现在我们眼前。华大九天在几代人的坚持中守住了集成 电路EDA领域的 中国芯”数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嘉奖,多次成功完成国家863、973、核高基”重大专项, 成果斐然。刘总更是希望高校能和企业密切结合,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故而启动了群测”群利”创新实践活动,而xxxx成为首个合作 单位。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校内得到直接参与集成电路EDA工具开发的实践机会,并配以相应的技术、软件支持以及奖励和证书。这是校企联合创新实践教学的尝试,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开花结果。报告时间报告名称报告人2012年3月15日多功能ZnO及其应用于新型器件中的纳米结构卢毅成2012年3月15日上午,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大学电子与 计算机工程系的卢毅成博士应 邀在xxxx三教115室为我校师生做 了多功能ZnO及其应 用于新型器件中的纳 米结构”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电控学院冯士维教授主持,他代表学院对卢毅成博士的来访 表示热烈欢迎。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