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911142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一、考点解析要点一:中考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考查要求与命题特点(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1、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二)2011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赏析的考查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2、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

2、用写法作用4、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具体为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品析诗歌语言包括整体语言风格和炼字炼句、品析诗歌意境、品析作者情感主旨、品析诗歌表现技巧及举例。(三)命题特点 1、命题材料 总体来说,主要是以唐宋诗词为素材进行考查,尤以唐诗为最。从内容上来说,山水田园题材最多,忧国忧民题材逐步增加;从思想感情上来说,表现愁思的内容最多;从作者方面来说,则多为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的诗人词客;从体裁来说,以近体诗为主,尤以唐代的绝句为最。 2、题型设计 以简答题为主,填空题和选择题为辅。 3、考查角度中考命题的考查角度,侧重于单独鉴赏诗歌的“

3、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 4、学习策略 鉴于中考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丰富诗词积淀,厚积薄发。 只有大量的阅读积淀,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2)、明确考标要求,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 只有熟悉考试要求,才能学有方向,提高鉴赏训练的针对性。 (3)、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模式,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 只有熟悉各类题型,把握解题要领,才能提高解题能力。要点二: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经典考点梳理及解读从近年南京市和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考查内容分析可知,古诗词赏析的考查材料正逐渐从课内到课外演变。其考查要点主

4、要可梳理为以下四大考点:(1)、领悟情感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对诗词情感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 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通常会将诗歌景、人与诗歌情感结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真题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10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2)、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意境是诗歌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结合,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真题回放】“2011年兰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o)歌:船歌第9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体会。(3)

6、、赏析技巧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真题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第9题“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比喻、设问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对比、反衬等任一种)及表达的情感。(4)、锤炼语言赏析诗词的整体语言风格;或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

7、,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真题回放】1、“2011年眉山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2、“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第8题“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考查诗歌词语的表现力。3、“2011年宿迁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

8、分)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二、方法归纳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的解答方法可总结如下:(一)、领悟情感【典型例题】“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 “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10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提问变式】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

9、趣?【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题型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刻画了诗人自己的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参考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刻画了诗人在竹篱笆边上采摘菊花,无意中抬头看见南山的宁静优美

10、的景色。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采菊”的动作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二)、体会意境【真题回放】“2011年兰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o)歌:船歌第9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体会。【题目形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技巧】描绘图景要注意四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

11、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 四是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答题格式】捕捉意象,把握特点+联系背景,发挥想象+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

12、盎然等)+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参考答案】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题型示例】(2011 年浙江湖州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 【注释】逐:跟随浦:水边,岸边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参考答案】 (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三)、赏析技巧【真题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

13、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第9题“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比喻、设问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对比、反衬等任一种)及表达的情感。【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注意:中考古诗词中,考查表达技巧,大多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答题格式】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参考

14、答案】答案要点:比喻、设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比、反衬(评分:2分,答出一点即可)【题型示例】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参考答案】:1.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2.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四)、锤炼语

15、言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典型题型有:分析语言特点、风格;炼字;题眼。【真题回放】1、“2011年眉山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题目形式】1、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题技巧】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明练、沉郁顿挫、浑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