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09363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2:押轴题(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精品复习资料台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12:押轴题一、选择题1. (2002年浙江台州4分)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一年减少;本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的收人每年比上年增加,设4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的总投入为M万元,总收入为N万元,则有【 】 (A)M=N (B)MN(C)MN (D)无法确定【答案】B。【考点】列代数式(增长率问题)。【分析】根据题意,求出M、N的值再比较即可:, , 2361.62306.25,即MN。

2、故选B。2. (2003年浙江台州4分)如图,四个半径均为R的等圆彼此相切,则图中阴影部分(形似水壶)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3. (2004年浙江温州、台州4分)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每人轮流跳一次称为一轮,每轮按名次从高到低分别得3分、2分、1分(没有并列名次),他们一共进行了五轮比赛,结果甲共得14分;乙第一轮得3分,第二轮得1分,且总分最低。那么丙得到的分数是【 】(A) 8分 (B) 9分 (C) 10分 (D)11分乙、丙的后三轮比赛得分待定,由于乙的得分最低,因此丙的得分情况必为:丙:1分,2分,2分,2分,2分。丙的总得分为1+2+2+2+2=

3、9分。故选B。4. (2005年浙江台州4分)如图,PA 、PB是O的切线,A、 B 为切点,OP交AB于点D,交O于点C , 在线段AB、PA、PB、PC、CD中,已知其中两条线段的长,但还无法计算出O直径的两条线段是【 】(A)AB、CD (B)PA、PC (C)PA、AB (D)PA、PB【答案】D。【考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切割线定理,射影定理,切线长定理。【分析】根据有关定理逐一作出判断: A、连接OA,构造一个由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即可计算。B、延长PO交圆于另一点E,根据切割线定理即可计算。C、首先根据垂径定理计算A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

4、计算PD的长,连接OA,根据射影定理计算OD的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计算其半径。D、根据切线长定理,得PA=PB相当于只给了一条线段的长,无法计算出半径的长。故选D。5. (2006年浙江台州4分)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在此基础上,人们定义了点与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类似地,若点P是O外一点(如图),则点P与O的距离应定义为【 】(A)线段PO的长度 (B)线段PA的长度 (C)线段PB的长度 (D)线段PC的长度【答案】B。【考点】新定义。【分析】根据前面的几个定义都是点到图形的最小的距离,因而由图可知:点P到O的距离是线段

5、PA的长度。故选B。6. (2007年浙江台州4分)一次数学活动中,小迪利用自己制作的测角器测量小山的高度CD已知她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为1.6米,小迪在B处测量时,测角器中的(量角器零度线AC和铅垂线OP的夹角,如图);然后她向小山走50米到达点F处(点B,F,D在同一直线上),这时测角器中的,那么小山的高度CD约为【 】(注:数据,供计算时选用)68米70米121米123米【答案】B。【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由已知易得AE=BF =50,ACD=60,ECD=45,CG=EG。, 。CD=68.3+1.6=69.970(米)。故选B。7. (

6、2008年浙江台州4分)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8. (2009年浙江台州4分)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就是完全对称式.下列三个代数式:;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A B C D【答案】A。【考点

7、】新定义,代数式变换。【分析】根据信息中的内容知,只要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就是完全对称式,则:;是完全对对称式。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ab对调后得;bc对调后得;ac对调后得故是完全对称式。将代数式的ab对调后得,不是完全对称式。所以是不是。故选A。9. (2010年浙江台州4分)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 4)和(4, 4),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AB上运动,与x轴交于C、D两点(C在D的左侧),点C的横坐标最小值为3,则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 】 A3 B1 C5 D8 【答案】D。【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当点C横坐标为3时,抛物线顶点为A(1,4)

8、,对称轴为x=1,此时D点横坐标为5,则CD=8。当抛物线顶点为B(4,4)时,抛物线对称轴为x=4,且CD=8,故C(0,0),D(8,0)。由于此时D点横坐标最大,故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8。故选D。10. (2011年浙江台州4分)如图,O的半径为2,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Q切O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 】A B C3 D2【答案】B。【考点】圆的切线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因为PQ为切线,所以OPQ是Rt又OQ为定值,所以当OP最小时,PQ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知OP=3时PQ最小运用勾股定理得PQ=。故选B。11. (2012年浙江台州4分

9、)如图,菱形ABCD中,AB=2,A=120,点P,Q,K分别为线段BC,C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 】A1 B C 2 D1【分析】分两步分析: (1)若点P,Q固定,此时点K的位置:如图,作点P关于BD的对称点P1,连接P1Q,交BD于点K1。 由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性质,得 P1K1 = P K1,P1K=PK。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得P1KQKP1Q= P1K1Q K1= P K1Q K1。 此时的K1就是使PK+QK最小的位置。 (2)点P,Q变动,根据菱形的性质,点P关于BD的对称点P1在AB上,即不论点P在BC上任一点,点P1总

10、在AB上。 因此,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当P1QAB时P1Q最短。 过点A作AQ1DC于点Q1。 A=120,DA Q1=30。 又AD=AB=2,P1Q=AQ1=ADcos300=。 综上所述,PK+QK的最小值为。故选B。12.(2013年浙江台州4分)已知A1B1C1与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错误 B.错误,正确 C.,都错误 D .,都正确二、填空题1. (2002

11、年浙江台州5分)已知m为方程的根,那么对于一次函数ymxm:图象一定经过一、二、三象限;图象一定经过二、三、四象限;图象一定经过二、三象限;图象一定经过点(l,0);y一定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一定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以上六个判断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多填、少填均不得分)【答案】。【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解方程求得的根,即m的值,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个问题进行判断: 解方程得,方程的两个根是3和2,即m=-3或2。当m=3时,一次函数是y=3x3,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正确;当m=2时,一次函数是y=2x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正确。故正确结论

12、的序号是。2. (2003年浙江台州5分)有一个附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水量和出水量分别一定。设从某时刻开始的5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15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得到容器内水量(升)与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下图。若20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这时(20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请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答案】。【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先根据图象解得进水管和出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然后列一次函数解析式,将(20,35)代入即可解得x2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设5分钟内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

13、)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把(0,0)(5,20)代入,解得k1=4,b1=0。5分钟内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0x5)。进水管每分钟进4L水。设5到20分钟之间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把(5,20)(20,35)代入,解得k2=1,b2=15。5到20分钟之间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5x20)。出水管每分钟出水3L水。如图,设20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时,某一时刻B的坐标为(x,y),则只放水不进水的时间CB= x20,放水量CA=35x,由出水管每分钟出水3L水,得,化简,得。3. (2004年浙江温州、台州5分)已知矩形ABCD的长AB=4,宽AD=3,按如图放置在直线AP上,然后不滑动地转动,当它转动一周时(AA),顶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等于 。【答案】。【考点】旋转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扇形弧长。【分析】如图,根据题意,顶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三条弧长的和: 以点B为圆心,AB=4长为半径,角度为900的弧,弧长为; 以点G为圆心,EG=5长为半径,角度为900的弧,弧长为;以点H为圆心,HF=3长为半径,角度为900的弧,弧长为。 顶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等于。4. (2005年浙江台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