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管理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907127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项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各项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各项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各项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各项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项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项管理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术前准备(1)严格遵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 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 理治疗,严格掌握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由2 名以上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并讨论制定手术方案,预测可能意外, 安排防范措施。(2)实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 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术前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胸

2、片和心脏超声检查;(4)术前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使用药物。2、手术操作(1)术者由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2)开放静脉通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入路;(3)多体位投照完全暴露病变;(4)正确合理地选择介入治疗器材;(5)术中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6)手术结束后,根据肝素使用情况择机拔除鞘管,采用手压或止血装置止血。3、术后处理(1)根据治疗指南及病情合理选择使用药物(2)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及心脏症状;(3)监测肾功能损害情况。4、手术资料管理(1)手术病人的资料需实行电脑化统一管理,建立数据库,便于查找;(

3、2)术中使用过的器械均需登记;(3)手术记录应由施行手术医生填写;(4)保留手术的影像,可存于光盘或是影像照片,以便有据可查。导管室分工责任制度1、心导管室在科主任领导下由心导管室主任和护士长具体负责。2、在导管室主任指导下具备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医师根据各自专业 方向分别进行冠心病介入诊疗、导管消融治疗、起搏器治疗或先天性心脏病介入 治疗工作;3、护(师)士、主管护师和护士长职责: 保持导管室整洁和安全工作。 同时负责导管室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的准备和保管,保证抢救时器械性能良 好,随时能用。抢救药品齐全,抢救时保证及时供应。 负责接收各种检查申请单,在主任指导下安排好各种手术时间、顺

4、序。 术前做好碘过敏试验,并打好留置针,以便术中抢救和输液。 术中进行心电和压力监测,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手术者或主任报告。 术后协助手术者将危重病人护送回病区,并向病区医师和护士交代病情和有关 注意事项。 及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和各种报表。4、技师(士)、主管技师职责: 负责保养东芝INFIWI1200mA DSA心血管造影机; 根据规定取得科主任同意后定时请厂方进行维修。 每日上班后按操作常规进行开机,并检查性能是否是良好,若有故障及时向科 主任汇报。 正常情况下必须保证机器性能良好,随时能进行正常诊疗工作。 下班时按常规切断电源。 及时完成各种影像处理和登记工作,及时将清晰的图像交给

5、手术医师,以便术 者及时完成诊疗报告。 完成各种影像资料的保管工作,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规定至少保存15年。 根据规定向病人提供必要影像资料。保密制度1、医护人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对患者实行人道主义。2、关怀体贴患者,同情患者的疾苦,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对患者的询问要 耐心解释,回答要简明扼要,语言要有逻辑,不使其产生误解、疑虑、失望,鼓 励其和疾病作斗争。3、为患者严守医密,不向他人泄漏患者陈述的隐私,不准将患者的秘密作为谈 笑的资料。4、对某些严重的疾病,要对患者保密,不做任何暗示,并嘱其家属和亲友做好 保密工作。5、需要对患者做特殊病情交待时,由主管医师进行解释。其它医务人员主动回

6、避,婉言拒绝患者及其亲友的其它要求。6、为教学工作需要,进行现场示教时,或者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手术时,不应 该泄漏患者不应该了解的情况。7、讨论病例或会诊时,未经科主任允许,不能在患者或亲友在场的情况下进行。8、医护人员不得在患者面前谈论不利于治疗的问题,也不得谈论医疗差错、医 疗事故,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医院内部的矛盾、治疗存在的分歧意见,不 得在患者及其亲友面前泄漏。不允许利用患者去打击报复其它人员。9、本院其它工作人员不得借工作之便私自查看或复印病案和其它医疗资料。需 要询问治疗经过可同主管医生接洽。12、病人进导管室后,室门必须关上。家属及亲友不宜留在现场。13、工作环璄内或工作中

7、不准嬉笑打闹,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14、资料室是机要部门,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15、未经批准,不得将光盘等资料带出资料室,资料内容不得私自复印和随意传 播。材料管理制度1、导管材料的管理(库房的管理):导管室的材料一律由医院设备科统一进货。 护士长根据每个月导管室手术的用量进行预算再领取。导管室的库房是一个开放 式的货架,在每个货架上贴有物品的标签,根据标签放置物品,按产品类型、型 号、尺寸、有效期分门别类放置,便于查找。每天导管术结束后按基数补充,每 台手术后及时准确点数记账,输入电脑,做到记账一日清。2、对导管材料尤其是价格较贵的材料,使用时应撕下可粘贴的标签,贴在手术 纪录单

8、、护士长导管登记本及记账单上,并表明有效期,便于查找、对账等。3、护士长导管记录本是按每个公司的产品来登记的,包括入库时间、型号登记、 数量报价、收费、病床号、姓名、有效期、开票日期、发票号码、金额逐一进行 登记,并输入护士长专用电脑,进行储存,便于年终统计。4、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应按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做到一人一管,用 后毁形焚烧,不得重复使用,对于科研需要进行动物实验的,可留下一部分导管, 但必须清洗消毒,领用人必须登记,写明导管型号、尺寸、数量并签名,动物实 验结束后毁形,由医院有关部门统一焚烧。5、严格按照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 用。6、材料

9、一律由医院设备科统一进货。7、价格较贵耗材,使用时应撕下条形码贴在手术记录单及记帐单上,便于查找、 对帐等。8、用完的各类导管需立即毁形,装入黄垃圾袋送至指定地点焚烧。9、建立登记制度,入库材料须登记入库时间、产品型号、有效期、报价、经手 人等。10、定期进行核对产品数量、型号。档案管理制度1、手术医生使用数据库保存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手术情况、手 术报告等),技师应用CD-ROM保存患者图像资料,并以唯一检查号按顺序保存;2、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维护;3、专门技师负责患者图像资料等档案的保管,查阅档案时,首先由借阅人认真 填写查阅档案登记簿,查阅档案只限于有关内容,任何人

10、不得擅自将档案、资料 带出室外如因工作需要借出档案时,要办理借阅手续,用完后按期归还,不得转 借他人使用。对所借的档案妥善保管,不得私自拆毁、涂改和对外传播。如需复 制,要经导管室主任同意。在借阅期间发生的一切问题,一律由代阅人负责。档 案主要供本院利用,院外单位或个人需查阅时,应持介绍信,向本院医务处提出 申请并填写相关申请表后,经导管室主任批准,方可查阅、复制。4、档案管理人员要模范遵守党和国家的保密规定,严守机密。在调换工作时, 对所管的档案要办理交接手续,离职后对所了解的机密情况,不得泄露。5、档案资料库房门窗牢固,及时关闭上锁。钥匙要专橱保管,不得随身携带。6、档案资料库房要配备好“

11、六防”设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 强光),库房内严禁吸烟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物品7、对档案资料进行检查、修复、整理,保持整洁完好。病员随访制度1、所有病员入院后详细登记通信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2、所有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的病员还需在专门的数据库中保存相关的 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3、病员出院后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对于行介入诊疗 的病员除了电话随访以外,应在术后6 8月左右通知其复查造影;4、科内定期安排医生进行有关心血管疾病知识的科普讲座及提供相 关咨询服务,由专门人员通知有关病员参加;5、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1个月第一次随访,第3个月第二次 随访,以后每1年随

12、访一次,到术后第6年开始每半年随访一次,直 至更换新的起搏器。6、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人,出院后每月门诊随访一次,包括心电图、 血常规、大便隐血、肝肾功能等。6个月后复查造影。期间有胸痛和 胸闷症状随时复查造影。心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1. 导管室工作由专人管理。2. 进入导管室应换鞋,进入无菌手术室,应更换工作服,戴口罩和帽子。3.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非清洁区,所有消毒物品,要标明使用期限,墩 布要按清洁区使用,并有标记。4. 每日晨、午间导管室清洁消毒后,用三氧消毒机消毒手术间2小时;每月做 手术间空气培养一次,并建立登记制度。5. 手术中用过的弯盘,器械及各种导管,先用消毒剂浸泡10分钟

13、后,用清水冲 洗,再经高压灭菌或环氧乙烷消毒后方可使用,术后污物桶用消毒剂浸泡后 刷洗。6无菌持物钳、罐、酒精棉球罐和浸泡无菌消毒物品盒定期消毒,每周更换一 次。凡有污染或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7. 次性用品用后消毒灵浸泡统一处理。8. 每日上,下午,应做导管室日常消毒清洁工作(详见卫生人员职责)每周五 彻底消毒一次:(1)仪器由专人擦拭。(2)用消毒剂擦地面,手术台面,桌 面,墙壁等。仪器管理制度1、熟悉使用说明书,了解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2、上机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否则不得上机操作。3、贵重仪器设备应有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制定出操作规程。4、医疗器械设备调试完毕,器械科会同使用单位一

14、起进行技术考核合格后,方 可正式投入使用。5、医疗器械设备应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非操作人员严禁上机。6、使用保管的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定期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 运转状态。7、要建立严格的安全制度,严防火灾、爆炸、放射性污染和失窃等事故的发生。8、设备在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报告器械科,以便迅速与厂家联系,协 商退换,维修等事宜,避免医院损失。9、设备在使用中发生一般小故障,操作人员应具有排除能力,大、中故障应及 时向器械科反映,并开具请修单,由器械科派技术人员给予修理,严禁非技术人 员自诉、自修。10、 不准随意拆改,如确需拆改,应及时报请器械科经科长批准后,由技术 人员给拆改

15、。11、如携往院外使用,事先必须向科主任和器械科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带出, 严禁私自将医疗器械设备带出院外使用。12、医疗器械设备因长期使用老化无法修复,需更新换代的,填写报损申请表, 器械科组织有关人员鉴定后经分管院长或器械科长同意后,将旧设备上交器械 科,不得自行处理。13、使用贵重仪器设备时,应填写使用保养和维修记录。14、应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说明书、合格证、线路图和维修记录等资料。15、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情况及时上报,严禁设备带故障 运行。16、要定期检修、保养,建立设备维修保养登记表,记录故障及维修情况。17、导管室技师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用和维护工作。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 填好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导管室主任并和设备科联系以尽快解决。自查制度1、科室要始终把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当成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常抓不懈,2、加强医疗安全的教育工作,使全体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 念,自觉做好医疗缺陷防范工作。3、全体医务人员要自觉做到“三严格”,即严格履行上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