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06015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灰雀教学反思 灰雀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篇课文我比较喜欢,因为这是一篇极好的思维训练的文章,课文中没有一处明确地说明鸟儿是小男孩捉走的,但男孩的语言和行动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小男孩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课上,首先我让学生认识了几只灰雀,学生在朗读描述灰雀的句子后感受到灰雀活泼、健康、惹人喜爱。我提问:“如果你们看到这么可爱、漂亮的灰雀,会怎么对待它呢?”有的说:“逗它玩,给它食物吃,天天来看它,听它歌唱。”“还给它们做一个木房子。”有的说:“想把它捉回

2、家,在家里好好地养着,可以随时看到它。”这些都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在这里我没有对孩子们的说法做出评价,而是顺势请学生看看课文中列宁是怎么对待灰雀的。学生很快感受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我又特别提示了一下,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学生很快找出了“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重点词。并在朗读的时候注重这几个词。而当灰雀不见了,列宁四处寻找时遇到了小男孩,我让学生表演读小男孩说的这句话,并提示性地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发现他说了两个没,还吞吞吐吐,不连贯。”我进而发问:“为什么吞吞吐吐呢?你在什么情况下说话会吞吞吐吐呢?”孩子们马上意识到可能是心里有鬼,犯错误了。而列宁注意到这一点了

3、没有呢?这时孩子们有的说注意到了,有的说列宁没注意到,争论不休。我提醒孩子们还知道哪些列宁的故事,他们马上联系蜜蜂引路这一课,认识到列宁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他一定注意到了男孩的这一个细节表现,由此推测出列宁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小男孩知道灰雀的去向。此后的情节我也依照这样的方式顺藤摸瓜,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发现了课文内涵的情感与道理。课文中的几句简单对话,却包含了许多的感悟点,各自人物的内心都在活动,都在思考,心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列宁是否真认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引发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阅读整合,感悟到列宁观察的细致、分析严密、教育循循善诱,以及对鸟类喜欢方式的探讨。平时我总担心他们想不到,不会说,原来是我自己放不开,只要相信学生,善于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展示空间,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在无疑处设疑,有疑处点拨,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入,就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