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复习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0573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药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药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药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药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药复习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论1.掌握生药、生药学、中药、中药材、道地药材、GAP等基本概念;2.掌握我国重要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3.熟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生药学:应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学科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药的来源、鉴定、有效成分、采制、加工、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学科。生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也称“天然药物”。中药: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中药汤剂和中成药。草药:并非特指草本药材, 是我国部分地区

2、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者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其中也有些是本草记载的药物,曾一度与中药合称为中草药。道地药材: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药材。GAP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其目的是使种子、种苗优质化,中药材栽培区域化,种植、采收、加工科学化,发展无污染优质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重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年代约在东汉时期,即公元1-2世纪。载药365种,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三品。它总结了汉代以前药物学知识;是历代本草发展的基石。唐本草(或新修本草)为唐代苏敬等人集体

3、编撰,载药850种,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性质的官修本草。它比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要早883年,而且,首次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本草纲目是明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参阅了经史百家著作和历代本草,历经27年,编成了五十二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的本草巨著。该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进行分类,先无机而后有机,先植物后动物;改绘药图,修正错误;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大总结,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及其基源种类;2、调查、

4、考证生药资源;3、制定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并 对其进行品质评价;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生药与中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现阶段生药学的具体任务有哪些?相同点: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原料资源都取自天 然生长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又都属于制备成各种制剂的原料药。不同点:1.概念不同: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成方制剂。天然药物是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获取天然动物、植物或矿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成的药物。 2.中药材讲究产地、采集与贮藏,炮制;天然药物仅重视某种成分的获得第一章 生药学总论1.生药的分类与记载掌握生药分类的依

5、据以及分类类型:A .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掌握植物的基本类群及其主要特点;B.按化学成分分类:生药中所含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类别来分类,如含黄酮类生药、苷类生药、生物碱类生药、挥发油类生药等;C.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按中医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D .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根据生药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位置和亲缘关系,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排列。熟悉生药的记载项目:名称、基源(来源)、植(动)物形态、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

6、2.生药的化学成分掌握生物的初级代谢、次级代谢及其产物的概念意义初生代谢:维持生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过程,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故称之为初生代谢,也称一次代谢。初生代谢产物:由初生代谢产生的,如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维持植物生命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物质,称为初生代谢产物。目前已知这类物质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次生代谢: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重要的初生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这一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不起重要作用,故称为次生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黄酮等这些由次生代谢产生的物质叫做次生代谢产物

7、。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熟悉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及特点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根据分子水解反应的情况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葡萄糖、蔗糖、淀粉、灵芝多糖、硫酸软骨素)苷类:糖+苷元,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称为苷元)通过糖的半缩醛羟基或半缩酮羟基脱水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几乎所有的天然化合物如黄酮、生物碱等均可与糖或糖的衍生物形成苷,所以苷的性质万千,结构各异。皂苷类:糖+皂苷元,皂苷元有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两类。(齐墩果酸、人参皂苷、薯蓣皂苷)强心苷类: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地高辛、洋地黄毒苷)生物碱类 :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生药中一类

8、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吗啡、小檗碱、麻黄碱、奎宁、喜树碱、毛果芸香碱、莨菪碱)醌类:是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苯醌、萘醌、菲醌、蒽醌4种基本母核。(紫草素、丹参酮、大黄素、番泻苷)苯丙素:是一类以苯丙基(C6-C3)为基本骨架单位构成的化合物。香豆素和木脂素两类。(补骨脂内酯、五味子素甲)黄酮类:泛指具有两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多数具有强生物活性。 (银杏双黄酮、 芦丁、山楂黄酮、黄芩苷、水飞蓟素)萜类:以异戊二烯为基本单位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C5H8)n的数目进行分类,如单萜、倍半萜、二萜等。(冰片、青蒿素、紫杉醇)挥发油类:成分复杂,由单

9、萜、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组成。(桂皮醛、薄荷醇、茴香醚)3.生药的鉴定掌握生药鉴定的概念: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掌握生药鉴定的依据及取样的原则:依据:中国药典:控制药品和药材质量的法典,具有法律约束力。取样:取出的样品应尽可能代表整体药品或药材的性能,具有代表性。掌握生药鉴定方法中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性状鉴定: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此方法简单、易行、迅速,为生药鉴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

10、本技能。鉴定内容涉及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能产生特殊的现象)。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以及后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有时亦可鉴别品质。常在药材外形不易鉴定、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以及一些含有植物组织的中成药的鉴别中使用,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生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物理常数: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稠度、沸点、凝固点等;一般理化鉴别1.呈色反应2.沉淀反应3. 4.微量升华 5.显微化学反应6.荧光分析;色谱法1.薄层色谱法2.气

11、相色谱法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可见分光光度法3.红外分光光度法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了解DNA分子鉴定的应用:在生药鉴别中的应用、在道地药材鉴定中的应用、在生药原植物进化、分类研究中的应用。4.植物界分类及基本类群熟悉植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掌握植物的基本类群及其主要特点:藻类植物:包括8个门。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具光合色素,自养植物,多为水生。菌类植物:包括3个门。植物体与藻类植物相似,但不具光合色素,为异养植物。地衣植物:包括1个门。藻类与真菌植物的共生体。苔藓植物:包括1个门。具茎叶分化,无真根,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蕨类植物:包括1个门

12、。具根茎叶分化,具颈卵器。裸子植物:包括1个门。具根茎叶分化,产生种子,种子裸露。被子植物:包括1个门。具根茎叶分化,种子具果皮,形成果实。5.被子植物的器官熟悉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概念及特点,主要生药以及具体入药部位;根是种子萌发时最先生长的,通常生长在地下,具有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无节、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叶、花;根有吸收、固着、输导、合成、贮藏、繁殖的生理功能;药用:人参、丹参、三七、麦冬;茎通常生于地上,背地性生长,是联系根、叶,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茎主要起疏导和支持作用,此外,还有贮藏和繁殖功能;药用:沉香、桂枝、木通、黄连、天麻;叶是植物体制造有机养料的

13、营养器官,着生在茎节上。叶具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以及吐水、吸收、贮藏、繁殖功能。药用:枇杷叶、桑叶、番泻叶、侧柏叶。熟悉植物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概念及特点,主要生药以及具体入药部位;花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形态结构变化较小,相对稳定,常作为研究植物分类、花类生药鉴别的依据;花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最终形成果实和种子。药用:金银花、洋金花、藏红花、松花粉;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当花受精后,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具有保护种子及散布种子的作用;药用:连翘、枳实、巴豆、苍耳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花受精后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形成,主要起繁殖作用。药用:苦杏仁、马钱

14、子、王不留行、决明子、莱菔子;6.植物的微观形态熟悉模式植物细胞的构成;熟悉细胞后含物的概念及类型;熟悉植物组织的类型及作用;熟悉植物维管束的概念;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无生命的物质,统称为细胞后含物。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植物组织据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分类:1、分生组织(在植物体内能够持续保持细胞分裂的机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2、基本组织(具有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营养功能,又称薄壁组织)3、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均分布于植物器官的表面,保护其内部组织,并控制气体交换,防止水分散失过多)4、分泌组织(可分泌挥发油、乳汁、粘液、蜜液等物质)5、机械组织

15、(在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作用) 6、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组织)。以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等几种组织结合在一起,且各种组织密切配合,共同执行各种机能的一种复组织,称为维管束。第二章 藻、菌类生药熟悉藻类植物的营养特点: 具有光合色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性植物,并使载体具有各种颜色;如红、褐、绿藻等。熟悉真菌的结构及特殊形态(菌核、子实体、子座): 真菌菌体小至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单细胞酵母菌,大至肉眼可见的分化程度较高的灵芝等蕈菌的子实体。菌核:有些真菌的菌丝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坚硬的核状休眠体。子实体:高等真菌类在繁殖时产生有一定形态、结构,且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子座:能

16、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重点掌握生药:冬虫夏草掌握生活史、来源、入药部位;熟悉其性状特点、常见伪品;入药部位:虫体与子座的复合物。虫体似蚕,头部生有细长棒球棍状子座。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性状:虫体似蚕,外表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到30条,头部红棕色,有足8对,其中部4对最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叫平坦,淡黄白色;子座单枝,呈细长圆柱型,有细纵皱纹,基部长将虫头包被,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熟悉生药: 昆布来源、入药部位;了解其应用; 茯苓来源、入药部位、商品规格;了解其活性成分及应用;入药部位:菌核入药,有多种商品规格如:茯苓皮(菌核外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