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90384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施工组织设计(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1、编制依据21.1、询价文件21.2、施工图纸21.3:烟建质安2006-1烟台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21.4、安装工程主要采用规范、标准、图集22、工程概况33、施工部署94、施工准备工作11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26 质量保证措施与体制417.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428. 成品保护措施439. 冬雨季施工措施4410.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4611. 环保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47附图一 项目管理控制图 48附图二 安全管理控制图491、编制依据1.1、询价文件1.2、施工图纸:电气、给排水及暖通空调图纸。1.3:烟建质安2006-1烟台市住宅工程质

2、量通病防治办法1.4、安装工程主要采用规范、标准、图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综合布线

3、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9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

4、文-房屋建筑(设备)(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34-200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50370-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与安装DBJT14-7-2002(山东省)全国民用建筑工

5、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2009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2、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包括以下强电系统:220/380V配电系统、应急电源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本工程设计包括以下弱电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可视对讲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电房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机房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气系统见专篇)室外中、高压送电线路及变配电所不在我公司设计范围内;弱电系统分施工设计阶段及深化设计阶段,其深化设计阶段由专业单位提供。变配电所低压出线开关由变配电所设计单位设计,其保护整定应可靠的保

6、护由我公司设计的低压出线线缆。本工程负荷有动力,照明,空调、及附属设备等。人防区负荷分级另详人防篇。本工程电气安装容量为_12289_Kw,计算容量_8594_kW,变压器总安装容量9350kVA确定本工程的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在地下室设置高压开关房,要求电业提供一路10KV电源另设置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另外通讯,安保,消防等机房均需配备一定容量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主机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不丢失。专变及公变配电房设置在地下一层;当变电房与上、下或贴邻的为居住、办公房间仅有一层楼板或墙体相隔时,变电房内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一级负荷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其中消防水泵、消防风机、消防电梯和消防控

7、制中心在末端自动切换。消防应急电源由柴油发电机应急母线供电,非消防备用电源由柴油发电机备用母线供电,备用母线和应急母线之间的断路器平时处于断开位置,消防时切断,平时可以手动/自动合闸。动力照明配电箱、控制箱按需要选用挂墙式、落地式及嵌入式箱,墙内暗装;开关插座选用86系列,墙内暗装。不超过30KW的电动机直接启动,其余电机采用星角或软启动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除现场手动控制外,还可通过碎玻按钮、压力开关或消防中心联动柜自动控制;消防风机除现场手动控制外,还可通过防火阀或消防中心联动柜自动控制;潜水泵除现场手动控制外,还可通过液位自动控制;电梯等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带控制设备。抑制谐波措施:在低压电

8、容补偿柜内设置14%电抗器住宅配电干线:住宅配电干线从公变低压房穿金属桥架引出至各住宅强电井内;线缆的选择:非消防配电干线选用阻燃铜芯交联铜芯电缆;非消防支线采用阻燃铜芯铜芯电线;消防负荷供电干线选用阻燃铜芯交联铜芯电缆;消防负荷末端支线选用A类耐火铜芯塑料电线穿金属电线管明敷/暗敷或金属桥架、线槽明敷,穿管暗敷设时,不燃烧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设时外涂防火漆;竖井处用金属桥架保护。桥架、线槽、线管穿越楼板及隔墙处均用防火胶泥封堵;穿越人防地下室防护结构的线路在穿越处作防护密闭处理。本工程主干电缆均采用五芯电缆敷设,另沿主干桥架及电气竖井敷设ZRBV作为PE线;PE线规格不小于最大相

9、线的1/2。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执行。主要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执行。有装修处,将有机结合装修设计,确定照明方式及灯具形式。应急照明设计见消防专篇,建筑物另设景观照明。本工程按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1防直击雷措施:(1) 在屋面设置由避雷短针和避雷网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由在女儿墙暗装的避雷带和屋面结构主筋组成,并在整个屋面形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2) 利用砼柱主筋作引下线,相邻两条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18M。(3) 利用砼基础作自然接地体。防雷接地、安全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10、(4) 屋面的金属物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2防侧击雷措施:(1) 由45米起隔层利用建筑物圈梁内结构主筋设置一圈均压环。(2) 由45米起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金属门窗埋镀锌铁与防雷装置连接。(3)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3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1) 凡进出建筑物的铠装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和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2) 变压器高低压侧各相装设避雷器。4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1) 各层配电箱及重要设备配电箱进线或跨越防雷区的线路装设电涌保护器并在防雷区分界处作等电位连接。(2) 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和电脑

11、系统等弱电系统的强电,弱电进线端装设电涌保护器。(3) 信息设备置于安全磁场强度区内。5低压供电采用TNS接地系统,所有用电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构架均应与专用保护线作可靠的电气连接。6预留地极引出线用于接地电阻测量和电气安全接地。7在总配电房处设总等电位联接端子盒,将各局部等电位联接端子盒、各PE线,建筑主筋、各种金属管道等金属部件,都接到总等电位连接端子盒上。在各设备机房内设局部等电位联接端子盒,将PE线,建筑主筋、各种金属管道等金属部件,都接到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盒上。公寓式办公楼内的卫生间应设局部等电位联结。8移动式设备的电源插座线路均带漏电保护,其动作电流为30mA。在层总配电箱中装设3

12、00mA的防电气火灾漏电保护装置。消防电气专篇1防护等级:本工程为 一类防火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分级为 一级。2系统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图形显示装置、漏电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探测装置、气体灭火装置、大空间喷淋灭火装置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范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火灾警报装置及消防通信、 应急照明控制及消防系统接地、电气火灾报警、可燃气体报警。4消防控制室设在 地下层,其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5h,并与其他部位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5消防控制

13、室内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应急广播设备、中央电脑、CRT显示器、打印机、电梯运行监控盘及消防专用电话总机、UPS电源设备等。6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为 控制中心 报警系统,对全楼的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2电梯机房、风机房、水泵房、变配电房、各梯厅等处设置感烟探测器。3在地下停车场、厨房和锅炉房设置感温探测器;防火卷闸两侧、电气主设备房、发电机房和发电机房储油间等需要气体灭火的场合设置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组。厨房还需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4点型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要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的要求。5在本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公共走道 、 楼梯入口 、 值班室 等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在同一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按钮的距离不大于30m。6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7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