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0337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存在于行动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人生存在于行动中【教学目标】1. 认知:了解人生行动的含义,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行动是物质 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2. 情感态度观念:人的精神活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极大的的影响,它能够 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活动。3. 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 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教学重点】人生行动的目的处性。【教学难点】1. 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2.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温习教材。【教学过程】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1人生

2、行动的含义什么是人生行动?案例: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 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提问: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活、聪明的蜜蜂高明之处在哪里?学生讨论:(略)教师:人生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人生行动不同于 被动、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的动物的本能活动。第一,动物基本上是凭本能行动 的,而人有自主的意识,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第二,人总是自觉地生 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的,因此,人类行动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出示材料):水獭能筑堤,人们把一只幼獭关在笼子里,

3、在它身边放一些泥土, 等它长大时,它就会自动筑起堤来,尽管在笼子里筑堤是完全不必要的.很明显, 水獭筑堤只不过是一种本能.原始人类制造石器,是为了猎取动物,切割兽肉;磨 制骨针,是为了穿针引线,缝制兽皮.后来人们披荆斩棘,开垦荒地,是为了播种五 谷.学生讨论:(略)教师:人生的存在和发展与动物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显著的区别:人能够意识 到自己的活动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并使自己的活动按照既 定的计划向着一定的目标进行.充分说明人生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种有意识,有 目的,自觉的生命运动过程.人生行动是人自觉能动的生命运动.2制约人生行动的因素案例:爱因斯坦的“梦想”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梦都

4、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 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 音乐的天赋。一天,爱因斯坦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 吧。”他拉的是帕格尼尼24 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 琴师沉吟片刻问他:“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他说:“我想成功,想成为 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他回答:“我 非常快乐。”老琴师把爱因斯坦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快乐,说 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是为了成功,获得快乐,而现在你已经是 这样,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

5、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 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 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够了。”老琴师的这番话,让爱因斯坦恍然大悟。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不再对拉小提 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做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20 年后,他成了名扬天下的 物理学家。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生行动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果爱因斯坦不顾自身的先 天条件,一味地蛮干,他将一事无成。在行动中,我们不但要有一往无前的拼搏 精神,也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审慎地判断各种主客观因素,扬长避短,选择正确 的行动方向,这样

6、才能一步步踏上成功的快车道。制约人生行动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物质条件,例如人的 特长身体条件智力水平等(教材 P:16 相关链接);另一方面是人所处的社会历史 条件,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任何人生行动都是 在社会历史所提供的舞台上进行的活动,人不可能只凭自己的头脑去创造社会历 史,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那些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逆社会历史潮 流的行动,最终都只能导致失败的结果.(袁世凯复辟帝制只做了 81 天皇帝梦)3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案例: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充分表达 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提问: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最让人感动的瞬间学生讨论:(略) 教师:奥林匹克精神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赢取胜 利,还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 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人的行动是物质力量的外化过程,人的行动还是内在精神道德力量是展示 过程.人的精神活动对人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在的影响,它能够调节和控制人的行 为活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失 去斗志.(教材 p18 居里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