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896875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010 2011年度第一学期)名 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 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 绩: 日期:2010年11月17日目 录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3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3三、总体设计思想3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4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4六、总体电路5七、仿真结果8八、实测结果分析9九、心得体会9附录I:元器件清单11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1附录III:参考文献11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

2、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

3、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2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提高动手能力。(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一)课程设计名称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二)

4、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任务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温度范围:室温050,测量精度 1。2、技术指标及要求:(1)当温度在室温050之间变化时,系统输出端1相应在05V之间变化。(2)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三、总体设计思想使用温度传感器完成系统设计中将实现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这一要求,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和互换性,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实现从温度到电流的转化;但是,又考虑到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中后,相当于电流源的

5、作用,产生的是电流信号,所以,应用一个接地电阻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转化为电压信号。接下来应该是对产生电压信号的传输与调整,这里要用到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这些电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运算以及电位器对电压调节,所以选用了集成运放LM324和电位器;最后为实现技术指标(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中的要求,选用了555定时器LM555CM。通过以上分析,电路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明确了,即我们使用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集成运放电路,使表示温度

6、的电压放大,从而线性地落在05V这个区间里。最后通过一个555设计的电路实现当输出电压在2与3V这两点上实现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一)系统框图的简要说明1、温度传感器AD590作用是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2、一个10K的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即2.733.23v3、电压跟随器1是为了隔离10K电阻对后续电路的影响。4、加减运算电路是为了将电压信号调整到05V。5、电压跟随器2、电压跟随器3,均是为了防止前面的电路对后续电路的影响。6、555定时器LM555CM,利用它的CON端实现功能(2)的要求。(二)系统框图产生2.733.23V电压AD590串接一个1

7、0千欧电阻电压跟随器用5V电源通过电位计分压得到2.73V电压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将2.733.23V电压转换成05V输出555电路构成23V滞回电压比较器分压电路实现高低电平的输出灯输出端105V输出图1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框图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一)温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部分1、本部分应用了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是美国ANALO G DEV ICES 公司的单片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 通过对电流的测量可得到所需要的温度值。电路外形如图2所示,它采用金属壳3 脚封装, 其中1 脚为电源正端V+ ; 2 脚为电流输出端I0 ;3 脚为管壳

8、,一般不用。图2AD590管脚图AD590的主要特性:(1)流过器件的电流(A)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K),即:式中:Ir为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A。T为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2)AD590的测温范围为-55+150。(3)AD590的电源电压范围为4V30V。电源电压可在4V6V范围变化,电流Ir变化为1A,相当于温度变化为1K。AD590可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被损坏。(4)输出电阻为710M。(5)精度高。共分I、J、K、L、M五档,M档精度最高,在-55+150范围内,非线性误差仅为0.3。2、参数计算本设计要求在室温050

9、范围内变化,所以由:(K)有:,,且 所以,有: ,213、AD590的封装及应用电路(1)AD590的封装3图3 AD590封装(2)AD590的应用电路图4 AD590应用电路在multisim中,用一个直流电流源代替AD590传感器。为了在仿真中方便表示温度的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故使用输出电流变化的直流电流源。硬件安装时:AD590的安装时要注意引脚安装正确。AD590的管脚图由图3所示,安装时管脚1接高电源,此处用12V。2号引脚是直流输出,3号脚悬空即可。用电烙铁接触一下AD590随即放开,然后再点一下这样来加热,使温度升高,温度传感器将感受到的温度变化转化为电流信号。(二)电流信

10、号转化为电压信号部分1、原理:根据AD590的电流输出特性,当温度在050变化时,输出电流从273uA323uA之间线性变化。则通过电压跟随器2输出的电压将为2.73V3.23V。如图5-2。2、参数计算:由欧姆定律:I=U/R,U=IR得:(三)加减运算电路部分1、原理:因为要实现输出电压1在05V变化,所以必须通过加减运算电路将输入电压2.733.23V转化为05V。连接电路如图5所示:图5 加减运算电路电路图2、所用芯片:四运放LM324CM。3、参数计算:因为输出1的电压范围是05V,根据加减运算电路公式:假定反馈电阻,输入端电阻, 而的范围是2.73V3.23V, 即,因此,得出的范

11、围为05V。(四)电压跟随器部分本系统中所搭接的三个电压跟随器的作用均是防止前面所接电路对后续电路的影响,即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具体电路图如下(图6):图6 电压跟随器电路2、所用芯片:LM324N。(五)555定时器部分1、原理:这部分应用的是555定时器的CON端。当CON端电压值给定后,THR端电压大于等于CON端的电压时,输出低电平;TRI端电压小于等于CON/2时,输出高电平。(如图5-5)图7 555定时器部分电路图2、参数计算:先设定CON=3V,当Ui3V时,OUT端输出低电平;当Ui1.5V时,OUT端输出高电平。但题目中是当Ui2V, 输出高电平,所以,在运放的输出端和TR

12、I端之间接了一个电位器,调到3/4处,即使得Ui2V时,UTRI23/4=1.5V。将前面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直接作为555定时器的VTH输入,而将VTH经过分压电路分出3/4的电压后作为555定时器的VTR输入,这样,由于555定时器的基本特性,就可以实现设计的要求,即当输出1的电压小于2V时输出2为高电平,当输出1的电压大于3V时输出2为高电平,当输出1在2V与3V之间变化时,输出2的电平保持不变。六、总体电路 图8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总体电路图七、仿真结果1、加减运算电路正常工作时仿真结果。通道A为ad590输出电压,通道B为输出电压。(即要求(1)的仿真结果)图9 电平变换仿真结果2、电

13、平变换仿真结果。通道A为输出电压,通道B为电平变换结果(即要求(2)的仿真结果)图10 电平变换仿真结果八、实测结果分析1、依照下表进行测试:表1 结果测试表第一组:项目温度输出1输出2理论数值202V高电平实测数值20.11.97V高电平误差0.5%15%无第二组:项目温度输出1输出2理论数值18.51.85V高电平实测数值18.41.84V高电平误差0.5%0.5%无第三组:项目温度输出1输出2理论数值303V低电平实测数值30.13.01V低电平误差0.5%0.5%无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实验结果符合要求。此系统的精确度达到题目要求。九、设计总结1、成果评价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要完成和实现的电路其稳定性和准确度的要求都很高,虽然用multisim仿真软件实现了其全部功能,但模拟电路与实际电路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实际电路中用到的基本的元器件相较模拟器件性能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电路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