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护理防护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89414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护理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艾滋病护理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艾滋病护理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艾滋病护理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艾滋病护理防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护理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护理防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护理防护一、艾滋病防护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有关知识的学习,掌握防护措施。2、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在接触每位病人前后及脱手套后均应洗手。如果手或身 体的其他部位被血液、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后,需立即 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3、戴手套:在接触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黏膜或破损的 皮肤,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具或物体表面,进行 静脉穿刺和其他进入血管的操作时,都要带手套。接触 每一个病人后要更换手套,防止通过感染的手套将病毒 传给其他病人。摘掉手套后要认真清洗双手。4、在进行有个能有血溅的操作时(口、鼻腔和眼睛)医务 人员应该带口罩,护目镜或面罩。5、艾滋病病人用过

2、的空针、针头、输液器等应单独存放在 密闭、不易刺破的容器内,一次性处理,外加黄色垃圾 袋,封口表示明显。6、如果不慎被污染的针头刺破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1、血渍处理地面、墙壁、家具上有血渍时,不能直接演那个抹布或 拖把擦拭。应先用0.2%的含氯制浸洒在血渍上1530 分钟,然后戴手套用抹布擦去。上述工作完成后立即洗手。2、血标本的处理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的试管内,然后再放在密闭的容器内 送化验室,以防止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溅洒在外面。手持化 验标本时应戴手套3、医疗锐器的处理用后的医疗锐器包括:针头、缝针、刀片等,应放固定、 坚硬的容器内。4、所有废弃的医疗废物,包括各种废弃的标

3、本、感染性敷 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记的 双层黄色垃圾袋内,送往固定地点进行处理。三、意外暴露后或针刺后的处理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 洗。2、若是病人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工作人员眼睛、口腔、 鼻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3、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 洗被刺伤的伤口,冲洗时间要达到15分钟,伤口冲洗后, 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4、及时寻求医疗服务和咨询。按防护要求进行化验检查,根据报告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心理防护1、护士遭遇突然打击或收到意外刺激、情绪突然明显异常 或饮食睡

4、眠收到严重影响及流露死亡念头时,护士长 要加大关注力度,认真履行职责。2、护士长要关爱护士,有效化解护士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 和行为问题。3、护士长及时了解护士的工作、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 坚持把解决护士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其实际问题相结合, 并在专业人员知道下及时对护士进行快捷、有序的干预。4、对于有严重心里障碍、疾病或有自杀意念的护士,须及 时通知该护士家属,说明情况,请专家精神卫生机构或 专家对其心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会诊,病提供书面意 见,及时进行治疗。一、医疗锐器刺伤的预防措施1、对临床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加深临床护理人员对医疗锐器刺 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措施。2、了解与

5、锐器伤有关的不规范操作,以在临床工作中避免和减 少发生锐器刺伤。与锐器刺伤有关的不规范操作主要有:将 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侵泡、清洗;将用过的针帽 套回针头;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到另一个容器;将针 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用过的注射器未及时处理针头等。3、掌握医疗锐器处理原则及方法,减少污染物对环境及工作人 员的二次污染。医疗锐器处理原则是用后的锐器一定要放在 固定的坚硬的锐器盒内;对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器 具应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二、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程序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 刺伤,如不慎被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HIV)

6、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 肥皂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急诊 进行伤口处理,根据损伤程度定期进行血源性传播疾 病的检查和随访。2、被乙肝、丙肝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保健科抽血查乙肝病毒抗体和丙肝病毒抗体,必要 时同时抽取病人血液进行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刺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被HIV阳性病人血 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保健科抽血查 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取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对比。刺伤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同时遵医嘱口服贺普丁(拉 米呋定)1片,tid,持

7、续1周,并通知医务科、预防科进行登 记、上报、随访等。职业暴露的防护1、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1)皮肤表面接触血液、深层体液或可能受污染的器具后 应立即彻底清洗。(2)在任何情况下处理深层体液时必须戴手套。(3)工作完成后应尽快脱去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手套。(4)接触每一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5)脱去手套后,即使手套表面没有破损也应马上清洗双 手。(6)在工作中预料会有血液/体液溅出应戴防护眼罩并穿不 渗透防护服/围裙。(7)任何地方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用稀释的含有效氯的 消毒剂消毒,在脱手套,认真清洗双手。(8)应记录及报告血液/体液暴露的情况。2、职业暴露的防护办法(1)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

8、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接触病人 前后,包括脱手套后。(2)戴手套:预料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物时;手上有伤 口时,在进行抽血、静脉穿刺、伤口换药、处理污染 器械、持血标本等狐狸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手套 破损立即更换。(3)其他防护措施:包括护目镜、帽子、隔离衣、鞋套、口罩、面罩等。离开工作场所时应将防护用物脱去, 放置在指定位置。3、意外暴露后的处理(1)皮肤以为接触到血液/体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 洗。(2)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 理盐水冲洗。(3)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挤出伤口的血液,用 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在用碘酒酒精消毒。(4)意外暴露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填写报表,72小时内做基线测定。(5)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 高价抗体。(6)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 基线检测。(7)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暴露后做基 线检测,专家评估,予PEP暴露后血液监测。(8)跟踪期间特别是最初的012周内,不应献血和母乳 喂养,性生活戴避孕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