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88789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点尝试有感于一段时间里语文教师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认识不足,学生语文素养片面发展,整体水平低下的问题,从2005 年春季开始,我开始在自己的班上开展语文小社团活动, 以期探索出一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路子。一、全面进行语文小社团建设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迫切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迫切要求探索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新途径和新办法。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2、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要充分理解和把握这种丰富性。 但从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看, 广大语文教师对这种丰富性认识严重不足, 以致学生的语文素养片面发展,总体水平低下。2 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

3、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以看出,只有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才能实现“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但日常语文教学仍然封闭在教室,语文 材料限于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仍然以灌输为 主等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极大

4、地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要突破瓶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语文素养片面和低下的突出问题,迫切地要求找到既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又行之有效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二)语文小社团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途径和新办法。1 语文小社团的特点语文小社团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群众性团体。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自主性语文小社团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2)实践性语文小社团的活动主要不是像长期以来的语文课堂教学那样强调分析和研究语文现象进而掌握语文规律

5、, 而是在听、 说、 读、 写、思等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全面性语文小社团的实践活动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涵盖语文素养的所有构成要素,因而构成了一个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基地。4)综合性每个语文小社团虽然其活动主要侧重于培养语文素养的某一个方面,但因为其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包括大量的听、说、读、写、思等实践活动,所以在每个语文社团中培养的语文能力都具有综合性。5)开放性首先,语文小社团将课堂与课外结合,学科内与学科外结合,将不同内容和方法交叉、渗透和整合。其次,每个社团对每个学生都是敞开的,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灵活地选择, 还可以根据兴趣和需求的变化灵活地转团

6、。 因而, 语文小社团的形态是灵活而开放的。鉴于语文小学社团具有以上的特点,因而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必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重要的作用。宣传动员主要是要向学生讲清语文小社团的特点和作用,让全体学生都认识到在这样的团体中学习语文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激发出参加语文小社团的热情。2 公布语文小社团学期活动总计划学期初,语文老师要根据语文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确定学期语文素养的培养重点, 然后根据培养重点制定出总计划。 总计划主要包括本学期拟开设哪些语文小社团, 小社团的人员设置, 每个社团如何开展活动的参考意见等。3 自主组建语文小社团每个学生可以根据总计划的安排和自身的实

7、际需求,加入一个或多个语文小社团。 每一社团设社长一名, 较大的社团可设副社长一名。较大的社团还可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设组长一名。4 各语文小社团制定本期活动计划每一个语文小社团要根据学期总计划和本社团实际需求,制定本学期活动计划,使活动能够有章可循。三、语文小社团的活动小社团的活动开展一般包括以下程序:1 活动方案的制定每次开展语文小社团之前,各小社团成员要在社长的带领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主要包括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人员安排,活动的步骤等方面的内容。2 活动的准备制定活动方案后,每位社团成员就按照方案分配的任务分头准备。3 活动的展示活动准备成熟后,将按照活动

8、方案的安排集中展示各位成员活动展示既是各位成员之间的集中交流, 也是社团之间的交流。四、语文小社团建设初见成效1 十个语文小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为学生全面开展语文实践建立起了一个大平台。语文小社团活动开展以来,我班先后成立起十个语文小社团。它们是钢笔书法社、毛笔书法社、谜社、 “小书虫”读书社、辩论社、演讲社、诗社、小课题研究社、儿童剧社、故事社。( 1 )钢笔和毛笔书法社团,主要活动是临摹各自喜欢的古代名家(主要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毛笔楷书和军旅书法家卢中南的钢笔楷书,搜集书法家的故事,了解书法的发展史等,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

9、字习惯, 提高写字技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诸如专注、从容、稳重等。( 2)谜社,主要活动是搜集谜语、编谜语和猜谜语,侧重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小书虫”读书社,主要活动是建立和丰富班级“图书角” ,通过书籍共享、读书竞赛、读书心得交流等,侧重于激发读书兴趣,丰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拓眼界。( 4)辩论(演讲)社,主要活动是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辩论,研究辩论(演讲)词,开展辩论(演讲)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对辩论(演讲)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故事社,主要活动是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组织讲故事会和故事比赛,将读、讲和写等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统一

10、起来。( 6)诗社,主要活动是搜集、欣赏和积累古今中外名诗,开展诗歌朗诵会和竞赛活动, 创作诗歌和编写诗集等, 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形成丰富的诗歌积累,学会简单的诗歌创作。( 7) 小课程研究社, 主要研究由现实问题提炼而成的小课题,形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并对研究的情况进行展示,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8)儿童剧社,主要是学习编排、表演儿童剧,旨在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会编排和表演情节简单的儿童剧。十个语文小社团,尽管不能穷尽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但足以为学生拼接和叠加起一个全面开展语文实践的大基地。2 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高。1 )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

11、明显提高,语言的积累明显丰富,语感能力明显增强2)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的基本习惯得以养成,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都得到显著提高。( 3)学生的母语情结比以前更浓,审美情趣日趋高雅,课外知识增长迅速,视野更加开阔。语文小社团是学生自主开展语文实践的群众性团体,老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但由于语文小社团的主体是小学生, 老师就不能对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必须将“扶”与“放”相结合,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活动开展的不同阶段等实际情况, 采用灵活的指导策略。 总的原则是随年级升高逐渐放手, 随社团建设的日趋完善逐渐放手,随社团活动的日趋成熟逐渐放手。2 老师必须为小社团活动的

12、顺利开展做好保障工作。1 )老师必须为小社团活动提供时间、场所和资源等方面的后勤保障。首先,语文小社团活动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而读书、看报和上网是最为常用和便捷的途径。 因此, 老师要主动了解各社团的需求,积极地联系图书阅览室、信息技术室,为学生获取资料大开方便之门。其次,小社团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特定的场所。老师要积极向学校领导争取,开辟出小社团活动特定的活动空间。最后,小社团活动往往需要时间上的保障。老师要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富余的时间开展小社团活动。2)老师要为小社团活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要使语文小社团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建立起活动

13、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起社团活动的竞争、激励和评价机制竞争、激励和评价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它既包括各小社团内部的竞争、激励和评价,也包括各小社团之间的竞争、激励和评价。 通过竞争和评价, 能有效地对各小社团和成员进行激励;通过激励和评价, 能有效地促使各小社团参与竞争, 从而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要建立起社团活动的交流机制。各社团之间,社团内各成员之间,只有相互交流,资源共享,才能取长补短, 真正全面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建立交流机制,主要是要建立轮流展示、定期观摩的制度。交流机制的建立,也为竞争提供了平台,为激励提供了凭借,为评价提供了依据。3 小社团在语文学科的做法,其他学科也有借鉴意义。当然,我在班上开展语文小社团活动才2年多时间,以上做法只是我的初步尝试, 许多方面都还很不成熟, 我将在以后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