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88780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是( )。 A、生态变迁 B、自然灾难 C、国际冲突 D、科技变革2、“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 A、阅历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创新思维3、在预料活动中,采纳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看法的形式,使专家们在互不知晓,彼此隔离的状况下交换看法,将看法处理后得出预料结果,这种预料方法称为( )。 A、博尔达计数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专家会议法4

2、、人们把决策过程中堂而皇之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 A、新闻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5、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著作( )。 A、罗尔斯 B、诺齐克 C、莫尔 D、柏拉图6、从实质上说,博弈论是一种( )模型。 A、团体 B、过程 C、渐进 D、理性7、阿西的线条推断试验证明了( )的存在。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型效应8、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 A、利益集团 B、政策受益者 C、政策影响和制约的对象 D、学问分子9、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形式是( )。 A、总统决策 B、最高法院判决 C、国会立法 D、司

3、法吩咐10、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探讨的重点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11、公共政策问题通常首先由官方提出,再通过肯定的形式提交社会探讨,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型 B、内在创始型 C、动员模型 D、自发模型12、把政策制定看作“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两个主要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意识”的学者是( )。 A、伍启元 B、托马斯戴伊 C、艾斯顿 D、德罗尔13、下列人物中鼓吹“地理因素说”的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傅立叶 D、孟德斯鸠14、下列不能作为官方决策者的主体是(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

4、法院 D、利益集团15、“最少受惠者最多得益”是( )的核心思想。 A、罗尔斯 B、诺齐克 C、奥尔森 D、弗朗西斯16、提出相对酬劳量观点的学者是( )。 A、伊斯顿 B、克朗 C、亚当斯 D、汉森17、拉斯维尔在创立政策科学时,提出( )。 A、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安排 B、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支配 C、公共政策是政府确定做的或确定不做的事情 D、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与其四周环境之间的关系18、“无指责”原则典型地运用于( )中。 A、头脑风暴法 B、哥顿法 C、零起点法 D、对演法19、领导者的微服私访属于政策评估中的( )。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5、 C、内部评估 D、托付评估20、理性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 A、社会人 B、政治人 C、困难人 D、经济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加者包括( )。 A、政党 B、利益集团 C、思想库 D、大众传媒 E、公民个人2、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 ) 。 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 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C、评估政策方案 D、宣扬政策主见 E、政策对象范围的扩大3、美国学者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为标准提出的建立政

6、策议程的类型包括( ) 。 A、自上而下型 B、自下而上型 C、外在创始型 D、政治动员型 E、内在创始型4、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 。 A、信息原则 B、系统原则 C、客观原则 D、效益原则 E、可行原则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政策评估确定了政策必定终结 B、政策评估确定了政策必定调整 C、政策评估确定了政策必定持续 D、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E、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6依据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公共政策可划分为如下哪些基本类型( ) A政治政策B经济政策 C社会政策D教化、科技、文化政策 E优抚政策7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 )。

7、A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B战略策略战术 C中心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8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 A工业政策B外交政策 C国家平安政策D正常政策 E社会保障政策9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分为( )。A单项目政策B双目标政策 C多目标政策D确定型政策 E不确定型政策10后行为主义时期,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其次阶段公共政策学在方法论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 )。 A行为主义方法论B公共选择方法论 C博弈论D个案探讨法 E历史唯物主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基本政策的特征。2、简述用来评估模型效用的一般性准则。3

8、、简述政策执行中须要留意的问题。4、简述政策规划中的主要思维方法。5、简述政策法律化应具备的条件。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政策规划的过程。2、试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我国西部地区某县政府召开会议,探讨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在会场上各位领导经过简洁的探讨,最终以多数压倒优势表决通过确定,依据70%还林,30%种草的比例退耕;会上有人提出该县大部分地不宜退耕还林的看法,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该县由北到南,降水量从100毫米到500毫米不等,而在一般状况下林木在500毫米以下降雨量的气候中难以成活。因此,该县所规定的林草比例必

9、定导致北部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国家已多次强调,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但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未做到这一点。依据上述材料,运用小组意识理论的学问,分析该县退耕还林政策不合理的缘由,并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法。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CBCBBDCCC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CDDDACBA题号1920答案BD二、多项选择题题号12345答案ABCDEABCDEABCDEDE题号678910答案ABCDABCBCDACABCD三、简答题1答:基本政策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层次性:一般说来,制定和发布基本政策的国家机关规格和级别很

10、高,通常是由国家最高权威机构或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2)广泛性:从范围上讲,基本政策要么覆盖全国,要么覆盖整个领域。(3)稳定性:从时间上看基本政策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特征。(4)权威性:基本政策是详细政策的制定依据,详细政策必需符合基本政策的要求。2答:(1)排列并简化现实(2)认定重要层面(3)符合社会现实 (4)供应有意义的沟通 (5)指导调查与探讨 (6)提出肯定的说明3答:在政策执行中需留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明确既定目标,执行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选择,明确既定目标是对执行的最基本要求。(2)实施反馈限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和新状况,必需重视反馈限制,保持应变实力

11、。(3)在摸索中前进;对于困难的、无先例可循的工作,只能在执行中摸索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并运用管理学的反馈限制原理不断地对目标进行修正,使实施方案逐步完善。(4)留意政策整合;各政策之间具有亲密的关联性,政策之间整合不好,就会引发新的问题,政策本身成为问题的根源,因此加强政策整合是很重要的。4答:(1)阅历思维。(2)直觉思维。(3)逻辑思维。(4)创新思维。5答:(1)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使之纳入法律轨道,以更好地保障其作用的实现。(2)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法律可以上升为法律。(3)只有比较胜利的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四、论述题1答:政策规划的详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

12、)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不仅是政府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依据,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并且为政策评估供应了参照标准。(2)政策方案的设计;在政策方案的设计中,要留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方案后果及其效应的精确估计,二是对方案实施细微环节的详尽规定。(3)政策方案的评估;政策的方案的评估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料性评估,二是可行性评估。(4)政策方案的选择;即在对政策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择优的过程,该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择案规则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2答:(1)必要的政策资源,政策执行所需的资源条件主要有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权威等资源。(2)听从的目标集体;政策目标群体是政策干脆

13、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政策能否胜利与目标群体有着干脆的关系。(3)正确的执行策略;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和敏捷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制度支配,充分利用各种执行手段,并重视成本效益分析。(4)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有效执行政策要求执行者具备优良的素养,包括政治、品德、实力、心理等方面的素养,另外,还要努力形成执行队伍的互补,包括工作人员在实力、学问、性别、年龄、特性等方面的互补。(5)形成有效的沟通;政策执行中的沟通主要指执行机构之间,执行机构与有关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执行人员之间,执行人员与目标群体之间为实现政策目标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在实践中克服了有关沟通的障碍能够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五、案例分析题答:(1)小组意识理论认为,参加决策的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把保持群体一样和创建和谐气氛作为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