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88588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长沙湘江滨水区景观调研分析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 需要.它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生 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综合效应。鉴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长沙沿江风光带成为长沙建设绿化城市的重要体现。关键词:滨水景观;沿江风光带;景观分析;特色一、调研目的 通过考察长沙湘江滨水区,调查沿江风光带的景观规划布局 ,学习 园林设计中的原则、依据与理念,更好的了解园林景观规划。二、调研内容(一)调研地点简介湘江风光带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古时称为 “潭州”,是著名的楚汉名城、山水洲城和娱乐之都

2、。作为我国著名 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具有三千年灿烂的古城文明史,是楚汉文明和 湖湘文化的始源地,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 同时,长沙致力于打造中部最开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 和世界级旅游城市。湘江风光带中沿湘江南起长沙湘江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 长约26km。湘江风光带建于1995年,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小品、 雕塑和植物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它是长沙城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市民和游客晨练、散步、休憩观看橘洲烟花和麓山美景的好 去处。有长沙“外滩”之称的长沙湘江风光带,已经成为长沙继湖南 烈士公园之后的第二大市民公园。湘江风光带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

3、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 功能于一体,风车、酒吧、各色游人,成了潇湘大道上一处独特的风 景,这里是欣赏直爽的长沙人生活的好地方!(二)景观调研分析从地形上看,长沙沿江风光带位于湘江沿岸,江边地形较为平坦, 土质疏松,不宜设置较多大型建筑物,所以风光带主要以结合地形, 在狭窄的带状空地内,以为市民提供休憩的舒适环境为主旨。从水体上看,风光带本身沿江打造,毗邻奔涌的湘江,这是大型 水体景观。游人走近,临江眺望,胸中顿生豪迈之情,工作学习的压 力顿时消失。而沿江搭建的亲水平台,为游人提供了融入自然的机会, 更添游玩的乐趣。从园林建筑与小品方面分析,他们在园林的布局

4、,组景,赏景, 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从园林植物上看,植物配置对于风光带景观的打造起了很大的作 用。1. 绿化沿江风光带的绿化有常绿树,灌木,草皮,湘江水面宽阔,沿江 风光绮丽,沿水边种植了成排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游布道中多为 乔木和灌木相结合,供游人休息与欣赏。多种多样的绿化植物形成了 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如:高大的常绿树还可以起到防风沙的作用;亭亭玉立的剑兰花如珍珠串联,美丽亮眼;常见的灌木丛形成了形式各异的图案;绿茵茵的草地平整如毯2. 小型广场在风光带宽敞的地段间断地设有不少小型广场,有的以台阶为过渡形式,对地形进行下沉处理,并且增加小型水体及旱喷,增加景色的活力,使游人在

5、放松身心的同时增添游玩的乐趣。其中风光带还对毁于“文夕大火”的湖南电灯公司进行原址保留。使用石砖将其包围,合理使用原有的资源,使游园活动又具 有肃穆的纪念意义。3. 道路绿地在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风光带中的道路有些并不是平坦延伸的,有时蜿蜒曲折,有时起伏不平,成“龟背”状,不仅能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感,丰富地面的 景观层次,结合植被配置,还以配合美妙的地形的曲直节奏变化,增强风光带的韵律美。4. 园路风光带中对园路设置地形,以形成适当的起伏,或用步道台阶缓 冲平坦的路面,可达到调节游人步伐,缓解疲劳的作用。园路两边的 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 不同材

6、料点缀路面,用鹅卵石或大理石砖 拼成图案,从色彩、造型上丰富了 园林景观,还有助于健 身。5. 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 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体量小巧, 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又能使游 客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它可以分为供休息的 小品,装饰性的小品,结合照明的小品,展示性小品。服 务性小品。长沙沿江风光带中有很多小型的活动场地,天 气好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很多游人在那里玩耍,活动。你 也可以不时的看到有游人拿着随身携带的相机对这那些特色小品 在按快门。至于照明方面的小品,依园林的不同景色配置了不同特色 的照明小品,使之

7、不仅满足了夜间照明的功能性,又符合各风景区的 景观设计,使得恰到好处。6.功能性设施园林供人们休憩,玩耍意外,更不能少的是功能性设施。例如停 车位,公共卫生间,垃圾桶,亭子,长廊等等停车位一般都设在有 大型固定性建筑的地方,相互之间协调,而且设在了方便易找的地方。 风光带的卫生间造型也不失美观,既满足功能性又符合审美要求。不 过个人认为长沙沿江风光带的卫生间确实少了点。这次去就遇到了一 点纠结。不过风景区的垃圾桶倒是蛮常见的,而且很人性化。使之保 持了优雅的环境。长廊和座椅也使整个环境看起更有人的氛围。不管你是坐在草地上听音乐,还是坐在座椅上闲聊。亦坐在 长廊上看书都是不错之选,不仅是你感觉很

8、宁静舒适,也与整个环 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7. 水体 水乃万物之源泉,大则分,小则聚;湘江之水乃引进大小河流, 再流入湘江。使湘江与风光带融为一体,并且使沿江风光带由静变动。 湖中生物更成为吸引人们眼光的中心,沿路你可以看见很多在江边静 坐垂钓的人们。江岸上还种植了许多小面积的农家蔬菜,其生存之根 本就是水。天气好的时候,你可以在沿江风光带的走道上看到下面很 多在耕种的农人和许多翩翩起舞的彩蝶。水使整个坏境生动活泼,有水就有桥,水的出现使整个园路的形式多样化,各种 绿化的植被更需要河水的滋 润,也为了游客的方便,每间断的园路中也设计了 人性化的喷式水龙头。8. 园林植物植物配置对于风光带景观

9、的打造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它采用了大量本地的树种装饰风光带,并且将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有机地搭配,打造了多样的景观形式。有藤本缠绕的木质花架,有修剪有型的小乔木作为硬质铺装为主的广场的点缀,有利用地势起伏起着引 导视线作用的灌木丛,有四季颜色变化的大乔 木,还有配合水景的水生植物不同颜色, 不同大小,不同质感,各种各样的植物组合在风光带中起了不同 的作用,也造就了丰富多彩,富于变化,迷人眼的亮丽景观。9.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在园林的布局,组景,赏景, 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杜甫江阁作为风光带中最吸引眼球的建 筑物,是长沙政府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 修建的大型仿唐建筑。它位于两条

10、道路的交 叉口处,其体量之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吸 引路人前来游览休憩的作用,同时它临江而 设,登其阁上,可眺望与其隔江相对的橘子 洲头,想必景色美不胜收。而且,杜甫江阁 也是风光带的景色分区的一个节点,成为这 段大型诗篇的情感高潮。10. 色彩搭配 园林设计中的不可少的是绿色植物,绿色不仅给人视觉上一种大自然的清新感,还美化了整个园林中的环境。但是绿色为冷色调,如 果只有单一的绿色就会使整个风景显得太过单调。所以在园林中,色 彩搭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园路,园林中的小品,植物,建筑物之 间相互搭配,使整个环境的色彩不单调,不失协调,色彩搭配的手法 可以是衬托,搭配,中和,突出,融合等等。不同的

11、风格和理念应用不同的 色彩,沿江风光带大体的颜色 为绿色的,以蓝色的天空 为衬托,以小面积的红色做为点缀,以黄色做搭配,白 色做为融合。使的整个园林的颜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11. 特色设计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沿江风光带的设计不能忽视长沙的特色之 处。在沿江风光带的护栏上有许多诗圣杜甫的诗词。有一个特色建筑 叫杜甫江阁。风光带多还有许多调塑和特色设计,每个设计旁都有一 段简介或一个故事。这些标志性的设计,使沿江风光带更加具有了人 文特色和历史特色,让人们在观光旅游的同时也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使我们 不仅可以看到沿江风光带的美景还可以一路 去寻找,还可以了解我们长沙当地的故事和 文化背景。所以

12、这也是饱眼福又提高内涵的 一个游览方式。(三)特色城市格局 长沙的城市格局是由“山、水、洲、城”四部分组成。湘江和附 近的山峦连为一体,静谧的氛围与城市的喧嚷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对比, 使自然和人文有机融合。其中山指的是岳麓山,水指的是湘江,而洲 和城分别指的是橘子洲和城市。由于岳麓山风景区有著名的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以及蔡锷墓,黄兴墓和爱晚亭,更有“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唯美诗句。而橘子洲为长沙城区湘江水域中的小 岛,南北长5kin,东西宽约100m,宛如彩带,风貌独特。毛泽东青 年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会与学友到洲头搏浪击水,议论 国事。1925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沁

13、园春长沙,抒发了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正是有这样的城市格局和历史典 故,湘江风光带的前期定位在文化层面上与之相呼 应。大量运用借景和对景的景观设计手法,使风光带 与周边景点发生关系,并融入长沙城的整体规划布 局。长沙滨水区与市中心区毗邻,应是长沙市最适宜 居住和休闲的地区之一。在对这些中心区的土地规划 中,将布置一系列零售商场、办公楼和城市公共服务 设施。整个滨水区将作为长沙休闲活动中心区,是长 沙的开放空间集中区。山、水、洲、城正是对长沙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 的生动写照,赋予长沙以独特的风水。通过科学的规 划建设,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记载长沙丰富的历史 内涵,并且为激励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4、四)湘江整体景观设计 湘江滨水区绵延很长,且用途多样,这就要 求总体规划方案具备很强的城市整体概念,使得 人们沿着湘江能感受到丰富的空间体验。这个总 体规划方案一个很简单的思想就是确定不同地区 活动的类型和频繁程度。然后根据不同地区的特 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开发策略,或以保护为主、或 以改造为主。在以保护为主的地区,我们鼓励对自然生态 环境进行保护,同时允许对该地区做轻微程度的 开发,可以相应地规划为主题公园、自然生态保护区。尽管现在 滨水区与其他城区缺乏联系,但是经过开发后,它们会与一系列开放 空间、人行和车行路相连接。游客可以沿着整个滨水区漫步,将近 26 公里的行程,足够组织一场国际马拉松比

15、赛!长沙滨水区与市中心区毗邻,应是长沙市最适宜居住和休闲的地 区之一。在对这些中心区的土地规划中,将布置一系列零售商场、办 公楼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个滨水区将作为长沙休闲活动中心区, 是长沙的开放空间集中区。生活化的湘江走廊将致力于保存现有的山、水、州、城之间的视 觉关系,并对下列元素进行强化:精致、细腻、感性、多元化、含蓄、 神秘性、生动性、人性化,人居滨河走廊、步行环境以及绿化程度。 在该规划中,应尽可能认识、理解和尊重长沙旧城区的架构现状,并 通过此来采纳和提升其内在的品质和正面的影响。该规划将集中体现 长沙市民的生活画面,并通过一系列规划手法拉近生活社区以及居民 与湘江之间的关系。在

16、这里,步行环境要超越车行环境,而市民生活 的气息以及其透露出来的勃勃生机则要超越城市本身的面貌。在建立生活化的湘江走廊的过程中,将会采用细腻的设计手法, 着重提升城市的步行环境。主要的道路在设计上都特意在路面和河岸 之间保留了一段距离,希望以此在居民社区和湘江之间出现一系列新 型的生活化社区,提供比车行道更简便的步行通道,来进入湘江的滨 河带。(五)总结城市沿江滨水风光带是城市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文化风貌荟萃 的核心地段,集中反映城市特色之处。沿江风光带是城市滨水景观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环境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对 沿江风光带进行景观设计时,在保证其基本功能以及满足市民基本需 求的同时,应将城市的地方精神,地域文化赋予在沿江风光带的景观 设计中。此外城市遗迹同样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