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88578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试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试题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题号12345678910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央人民政府首次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

2、剥削制度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3、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改革开放前夕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4、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5、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6、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车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

3、中1957年与1960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1949年1957年1960年1962年1970年人均数量202263212228289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五四”运动7、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9、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

4、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由上海蔓延到全国的“一月风暴”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A B C D10、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A B C D二、非选择题(20分)1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礼炮在军乐中惊天动地地鸣响了。那是由54尊大炮同时发出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材料二诸位

5、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他是谁?(2分)(2)材料二中“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2分)材料三美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芮立(elizabeth wrlight)说:“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最激进的变化之一,也许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我认为,从一个实际的角度看,这些变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3

6、)材料中所述“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决议,使之“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 (2分)材料四 2010年10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希腊议会发表演讲时说:“今天,中国虽然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规模等总量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仅相当于希腊的八分之一,全国贫困人口是希腊总人口的倍以上,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仍然比较落后。”(4)看了这段话后,你有何感想?(2分)12、阅读材料(6分)材料一: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请回答:(1)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三大改

7、造,试述其主要内容。(1分)(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2分)你认为政府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1分)材料二:“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许多“豪言壮语”,如:“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没有万斤的指示,就没有万斤的措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请回答:(3)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二集中力量发

8、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7分)(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2分)(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2分)答案:1、A 2、A 3、B 4、D 5、C 6、B 7、C 8、C 9、B 10、D11、(1)开国大典;(1分)毛泽东(1分)(2)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含义: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

9、命运,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2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分)(4)感想: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中国仍需不断总结发展经验,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12、(1)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任选两例)。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3)没道理。错误原因可从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规律、夸大精神力量、忽

10、视物质条件等方面归纳,亦可从物质与精神、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经济规律等辩证关系角度思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3、(1)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3)1958年。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