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LTE码字、层、天线端口的理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88292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LTE码字、层、天线端口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于LTE码字、层、天线端口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于LTE码字、层、天线端口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于LTE码字、层、天线端口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LTE码字、层、天线端口的理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TE的下行发送过程:1)对于来自上层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形成码字;2)对不同的码字进行调制,产生调制符号;3)对于不同码字的调制信号组合一起进行层映射;4)对于层映射之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映射到天线端口上发送。码字、层和天线端口的区分。1、码字:码字是指来自上层的业务流进行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不同的码字区分不 同的数据流,其目的是通过 MIMO 发送多路数据,实现空间复用。由于LTE系统接收端最多支持2天线,所以发送的数据流数量最多为 2。这决定了不管发送端天线数为1、2 或者 4,码字 q 的数量最多只为 2。当发送端天线只有一根时,实际能够支持的码流数量也只能为 1,所以码字 数量最多

2、也只能为 1。如果接收端有两根接收天线,但是两根天线高度相关。如果发送端仍然发 送两组数据流(两个码字),则接收端无法解码。因此,在收端信道高度相关 的情况下,码字数量也只能为 1。综上,码字 q 的数量决定于信道矩阵的秩。2、层由于码字数量和发送天线数量不一致,需要将码字流映射到不同的发送天 线上,因此需要使用层与预编码。层映射与预编码实际上是 “映射码字到发送天 线”过程的两个的子过程。层映射首先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码字流重新映射到多个层(新的数据流),参见P68表3-23、3-24。(注:层的数量小于物理信道传输所使用的天线端口数量 P)预编码再将数据映射到不同的天线端口上。在各个天线端口上

3、进行资源映射,生成OFDM符号并发射,参见P67页图3-11。3、天线端口天线端口指用于传输的逻辑端口,与物理天线不存在定义上的一一对应关 系。天线端口由用于该天线的参考信号来定义。等于说,使用的参考信号是某 一类逻辑端口的名字。具体的说:p=0, p=0,1, p=0, 1,2, 3指基于 cell-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 p=4指基于 MBSFN参考信号的端口; p=5为基于UE-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从层到物理天线端口传输是通过预编码来完成的,参见P69的两个公式。由公式可见,无论层数是多少,只要其小于用于物理传输的端口数,即可通过 预编码矩阵W(i)将其映射到物理的

4、传输天线上。对于 p=4、5的情况,再P69第4行有介绍。P=0,4,5都指单天线端口预编码,即 使用的发送天线为 1。由于层数量必须小于天线端口的数量,所以此时层数为 1,适用表 3-23第一种情况,层映射前后的码字是相同的。曾有人指出, p=4、5时,发送端可以使用发送分集。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但是在LTE的规范中, p=4、5仅适用于单天线端口的预编码。由 P69的预编码中的1、2、3 小点分别介绍单端口、空间复用、传输分集的三种预编码方式。P=4、 5 不属于传输分集。4、总结码字用于区分空间复用的流;层用于重排码字数据;天线端口决定预编码 天线映射。LTE系统支持基于多码字(Multi

5、ple Code Word, MCW)的空间复用传 输。所谓多码字,即用于空间复用传输的多层数据来自于多个不同的独立进行 信道编码的数据流,每一个码字可以独立地进行速率控制,分配独立的混合自 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 HARQ进程;而单码字的空间复用 传输是指用于空间复用传输的多层数据仅仅来自于一个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 流。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图 4-47所示的信道编码和串并变换 (层映射)的流程,其 中Q=1时表示单码字的空间复用传输,Q1时表示多码字的空间复用传输。其中L为空间复用传输的层数目,LTE系统支持的最大层数目为L=4(当传输 天线数目为4,且空间信道秩为4时),而LTE支持的最大码字数目则为 Q=2, 即码字和层存在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具体映射关系如表 4-1 所示。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支持基于空间信道秩的慢速自适应。目前的工作假 设是终端可以反馈一个整个带宽的秩大小,从而决定空间复用传输的层数目。目前LTE支持xx的空间复用技术。#/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