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87892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青团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二oo九年四月目录1、前言 22、基本原则 33、参赛要求 34、申报方式和赛程安排 45、参赛作品提交规范 46、全国组委会声明 57、课题选择指南 68、学术论文撰写指南 149、调查研究报告撰写指南 2510、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2611、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3212、评审标准 32第 1 页共 33页前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 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 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余科技文 化活动中

2、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竞赛活 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挑战杯”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89年以来已先后在清华 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 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举办过十届,特别是近几届每届参赛高校都 在300余所,参与的新闻媒体30余家。为了培养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更多的同 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规范我校学生参加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的 秩序,学校出台了东北农业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 作品竞赛管理、奖励实施办法规定:“凡获得国家一等奖的 课题奖励课题组学生人民币1500.0

3、0元;获得二等奖的课题组 奖励学生人民币1000.00元;获得三等奖的课题组奖励学生人 民币800.00元;凡获得省级一等奖的课题奖励课题学生人民 币800.00元;获得二等奖的课题组奖励学生人民币600.00元; 获得三等奖的课题组奖励课题组学生人民币400.00元。”我校参加“挑战杯”有悠久的历史且战绩不俗。自 1991 年第二届大赛开始参加时便获得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1995年 获国家鼓励奖;1997年我校获两个国家三等奖,一个国家鼓励 奖,这在当时获得了全国农业院校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近三 届的比赛中,我校共有5支团队荣获国家级奖励,13支团队荣 获得省级奖励,我校连续三届获得省级优秀

4、组织奖。第 2 页共 33 页基本原则(一)活动目的:引导和激励我校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 勇于创新、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 基础上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现和培 养一批在学术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二)基本方式:组织学生申报课外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 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 品参赛;经专家评审,筛选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 价值的优秀作品对作者予以奖励并向黑龙江省赛区推荐参加 全国决赛。参赛要求参赛对象为在校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研究生。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理、工、农、 医学)(鼓励研究生以

5、导师或本人的课题申报)、社会科学类(含 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 明制作共三大类。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申报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 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 书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 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 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 集体作品。(集体申报总人数不得超过8人)学位论文和已获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励成果等 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 两年内完成的学术课外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

6、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 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 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申报方式和赛程安排竞赛由参赛者自主申报,经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 作品。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全省、全国的“挑战杯”大学生课 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竞赛网站 )。报立项,按规范填写作品申报书,可自行登陆学子在线(http:/ 报书。每年度从3月份起开始申报。赛程安排:日期活动内容3月25日一3月30日项目申报3月29日一4月14日提交作品申报书5月20日前提交初赛作品(包含电子版)6月上旬公布初赛结果6月上旬一6月中旬完善复赛作品 (做相应调查、实验

7、)6月14日提交复赛作品(包含电子版)参赛作品提交规范1、作品申报书样本可登录学子在线自行下载,复印规格为A4。各参赛队提交的所有文字资料必须用打印件。2、参赛者须认真阅读参赛指南,按要求完成作品的制作。3、精心排版,作品打印输出,统一采用A4纸左边装订,采用 标准档案袋密封。4 、作品必须在封面注明作者、指导老师、申报人及申报学院。5、参赛作品为一式四份(若有更改另行通知)。初赛作品上交 应同时附上相应文本电子版,推荐参加省级复赛、全国决 赛时,则应同时提交可供演示的电子版一份。组委会声明1、参赛者必须明确参赛目的,认真完成参赛作品。2、参赛者应当随时关注赛事的发展动态,及时与赛事组委会 沟

8、通交流,并准确提交参赛的相关信息。3、集体参赛应自行协调好内部的知识产权和团队项目的所有 权等问题。4、校级赛事的奖励办法,以学校相关文件为准。5、参赛团队应当自行协调好本团队的项目荣誉所有权,参赛 项目一经获奖,奖励和表彰对象以作品原件所体现的作者、集 体、指导老师为依据。为明确区分项目的主要贡献者,建议集 体成员不超过8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其他对参赛项目有 过贡献的第三方则不享有受奖励和表彰的权利,而一律以致谢 的形式在作品中体现。6、明确项目申报单位,所有项目应当明确自己的申报单位。 无特别说明,默认为项目申报人所在学院为申报学院;若申报 学院与申报人不一致,参赛者应当及时向大赛组委

9、会说明并提 供必要的说明文件。7、组委会拥有发布和组织获奖作品进行成果转让的优先权。 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组委会可以集结 出版竞赛获奖作品及评审评语。8、参赛者在参赛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应当及时与组委会取 得联系,否则后果自负。课题选择指南一、学术论文的选题要想在“挑战杯”赛中获胜,参赛作品的选择课题至关重 要,那什么才是好的选择呢?简单的说就是能打破现有市场需 求和科学技术供给平衡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是新的观察分析问 题的观点。而如何去寻找能打破现有平衡的选题,则是最费周 折的事情。首先要求做好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只有充分掌握 了将要涉及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0、,才有可 能知道什么选题值得去做。这是一件需要时间、条件和方法才 能做好的事情。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上的有关 信息,更应向教师咨询。撰写学术论文的选题,实际上是科研选题。理、工、农、 医类学术论文的选题,应偏重研究进展的追踪,特别要能提出 新理论、新方法,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新。社会调查报告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选题,则要瞄准社会 热点问题,要能取得研究数据,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对策。在具体捕捉科研课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核与思 考:1、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提出了什么新问题?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是形成科学研究 课题的最重要的源泉。捕捉直接影响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关

11、键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 义。每年,国家科技管理部门都以科技发展指南的形式公开科 研选题方向,表明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关 注。高校的教师或科研工作者通常依据选题指南提出的方 向,申报有新颖性、创造性和意义较大的科研课题。对于大学生或研究生来说,可以通过导师的指导,或直接参 与教师科研项目,选择参加“挑战杯”竞赛的题目。如果能选 择科学前沿课题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更会有出类拔 萃的机会。2、科学园地中有哪些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科学在不断发展,一门学科内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各门学 科的交叉与相互渗透,有可能产生交叉处的空白区,将目光投 注到那些尚未

12、被人开垦的“处女地”,往往能形成有价值的研 究课题。例如,某体育学院一研究生选择了竞技体育技术、 战术理论创新理论研究,意在探索促进竞技体育运动不断创 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一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在竞技体育科 学与创造科学交叉区寻找到一块科研“处女地”。再如,有人在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交叉 结合中,找到有关“计量史学”方面的科研新课题。3、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吗?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寻找其缺 陷和矛盾,也是捕捉科研课题的途径。历史上,当绝大多数物 理学家完全不加怀疑使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公式时,爱因斯坦却 对它进行质疑,重新考虑牛顿力学的时空观

13、,从而萌发出建立 新的时空观的设想(狭义相对论)。现在许多人致力于研究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源于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怀疑 和批判。由于历史的局限,许多前人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结论,看 起来无懈可击,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缺陷和矛盾,揭示这种 缺陷和矛盾就是科学发现,深入研究就可能提出新的理论。4、书本上记载过什么难题?研究课题从实际中找,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些课 题也可能来自书本中的难题。我国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早年 在大学学习时,就从一本排队论中找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经过研究,最终创建了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侯氏定理”的科学 理论。国际上获得菲尔兹奖的 20 位数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由于

14、 解决了“希尔伯特问题”中的某个问题或者历史遗留下来的其 他难题而获奖的。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如此。5、研究工作中是否发现有反常现象?根据研究工作中的反常现象选择课题而取得成功的例子 是很多的。冯卡门在他的导师的指导下做流体力学实验,以 观察圆柱后面水的流动分离。但是,圆柱后面的水流始终不稳 定的现象导师没有注意到,只关心他的“流动分离”课题。冯卡 门却注意到了这一反常现象。他想,这里可能有某种自然规律 在起支配作用。于是,冯卡门把这反常现象作为自己的科研 课题,经过探索,结果发现了“卡门涡流”这一流体力学规律。 大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如果观察到意外的现象或与传统情理不 符的反常现象,就可以思考

15、其中有没有科研新课题。6、学术争论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对于同一对象、现象或过程,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学派 之间的学术争论,这是科学发出过程中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光 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热的本质之争,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 之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学术之争。争论时,双方都有一定的 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了解这种争论的前因后果与争论焦点, 乃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许多科学研究,常常被学术争论所 诱发。在了解当前学术争论的基础上,大学生也可以从中找到 科研新课题。7、对同一个课题能否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对于同一个研究课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即从新的侧面、 采用新的材料、使用新的手段去研究也可以形成的研究课题。 例如,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问世以来,红学研究已 风靡海内外,研究成果也可谓车载船装、千姿百态。然而至今 仍有不少人情系红学,不断地从新的角度去选择研究课题。中 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崔耀华一部洋洋洒洒 36 万余言的红楼 梦探幽,可谓独辟蹊径。他突破考证派、思想评论派及艺术 评论的研究视野,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建立起系统分析 红楼梦的科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新观点。例如: 红楼梦不是梦,其本身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