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7811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测试一、 单选1. 全球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超过( )亿万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 )亿千 瓦,太阳能资源超过()亿千瓦。AA100 1 万 100 万B. 100 100 万 1 万C. 100 万 100 1 万D. 1 万 100100 万2. ( )是实施“两个替代”的关键。 DA. 智能电网B. 特高压电网C. 可再生能源D. 全球能源互联网3. 截止2013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8915 亿吨、2382亿 吨和186万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共计1.2 万亿吨,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开采( )年,( )年和()年。 DA.53 5

2、5113B. 55 53113C. 113 5553D. 113 53554. 目前,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目前仍以( )为主,清洁能源和电力比重增长较快; 由于能源分布不均衡,能源供需分离程度不断加深,全球能源贸易不断扩大。 AA. 化石能源B. 可再生能源C. 清洁能源D. 分布式能源5. ( )是相对洁净的化石能源。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 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 BA. 煤炭B. 天然气C. 石油D. 风能6. ( )又称为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储量丰富、能量密度大、燃烧利用污染排放少等优点, 通常分布海洋大陆架外的陆坡、深海、深湖及永久冻土带上。中国已先后在南

3、海、东海 及青藏高原冻土带发现。页岩质地坚硬,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目前全球只 有美国等少数国家实现了大规模开发。 AA. 可燃冰B. 石油C. 天然气D. 页岩气7. 目前,风电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清洁能源发电品种之一,已经成为仅次于水电、核电 的第三大清洁能源发电品种。2012年6 月,( )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大国, 太阳能发电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规模已经居德国之后,处于世界第二位。B A 德国B. 中国C. 西班牙D. 挪威8. 海洋能发电技术中相对于成熟的是潮汐发电。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能发电站是的25.4 万 千瓦潮汐能电站。BA 中国B. 韩国C. 日本D. 美国

4、9. ( )是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来源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 物、生活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以及潜在的人工培育生物质能、各类能源农作物、能源 林木等。 DA 核能B. 风能C. 太阳能D. 生物质能10. 从世界清洁能源分布来看,北极圈及其周围地区风能资源和赤道及附近地区太阳能资源 十分丰富,简称( )。 BA “一道一极”B. “一极一道”C. “一带一路”D. “一路一 带”11. 极地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开发量约1000 亿千瓦,约占全球陆上风能资 源的()。 BA 10%B 20%C 30%D40%12. 全球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赤道地区的北非、东非、中

5、东、澳大利亚等地区,太阳能开 发潜力占全球总量的()以上。 CA 10%B 20%C 30%D40%13. 世界最大核电站是()的帕奇刈羽核电站,装有7沸水堆机组,总容量821万千瓦。AA 日本B 法国C 荷兰D 美国14. 清洁能源高效转换技术,世界风力发电综合效率已达()左右。 CA 18%B 28%C38%D 48%15. 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决定了“电从远方来”的基本格局。BA 正向B 逆向C 均匀D 无规律16. 全球能源观坚持以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的观点和立场来研究和解决世界能 源发展问题,更加注重能源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各种集中 式(基地

6、式)与()清洁能源的统筹开发、配置和利用,保障世界能源安全、清洁、高 效、可持续供应。 CA 分散式B 可控式C 分布式D 可再生式17. 全球能源观,总体目标是()。DA 快速发展B 逐步发展C 健康发展D 可持续发展18. 影响能源供需的主要因素:一经济社会发展 二能源资源禀赋 三能源环境约束 四()五 能源政策调控。 AA 能源技术进步B 科技发展C 文化发展D 人类进步19. 预计 2050 年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的()左右,主要为天燃气发电和燃煤发电。 AA 10%B 15%C 20%D 25%20.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装机主力,不仅要满足全球新增电力消费需求,还将满足传统() 能

7、源发电机组退役后的装机空间。 DA 太阳能B 风能C 燃气D 化石D 4.021. 全球电力需求年增长率 3.1%,高于经济平均增速和能源需求增速。能源结构将从化石 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发生根本性转变。预计 2050 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66万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CA 80%B 85%C 90%D 95%22. 电网发展进入坚强智能电网新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型电网。第二个阶段是互联大电网。 第三个阶段是()o DA 微电网B 配电网C 输电网D 坚强智能电网23.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 泛在的

8、坚强智能电网。 AA 特高压B 超高压C 高压D 中压24.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总体布局、两个基本原则、三个发展阶段、 四个重要特征、五个主要功能,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形成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 在()电网组成。 DA 高压B 坚强C 自动D 智能25.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建设连接包括“一极一道”在内的全球各类()基地与主 要负荷中心的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洲际联网通道。 AA 清洁能源B 化石能源C 可再生能源D 矿物质能源26. ( )互联电网,是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同步电网。 BA 北美B. 俄罗斯波罗的海C. 中国三华D. 欧洲27. 截至2014 年底,中国

9、已建成投运了( )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 )条特高压直流线 路。 AA 3 6B. 2 5C. 1 4D. 6 328. 2011 年 7 月上海南汇投运了中国首条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2014 年 7 月,( )100 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运。 BA 山海南汇二期B. 浙江舟山C. 大连雁水D. 福建厦门29. 欧盟和日本将( )作为高渗透率分析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一种解决方案。其运行控制与 保护问题非常复杂。BA 智能电网B. 微电网C. 大电网D. 全球互联网30. 超导输电技术,超导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可以达到同等级交流线路输电容量的( )倍、 直流输电容量的10 倍。 BA 48B.

10、 35C. 59D. 2431. 超导技术发展到今天,一方面超导输电运行仍需要( )以下低温环境;另一方面超导 陶瓷材料延展性差,难以支撑长距离输电。 AA. -100CB. -120CC. -130CD. -150C32.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成果显示,光伏光热联合运行的综合利用效率可达到( )。中国 甘肃已经建成太阳能光伏光热储热联合运行供暖示范工程。 BA. 39%B. 46%C. 50%D. 55%33.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电压等级( )及以上、直流电压等级( )及以上的输电 技术。 CA. 500 千伏 400 千伏B. 750 千伏 500 千伏C. 1000 千伏 800 千伏

11、D. 1200千伏 1000千伏34. 目前,1000千伏特高压的输电成本只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成本的( )左右。 CA. 57%B. 68%C. 72%D. 79%35. ( )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单元,广泛连接国内能源基地、各类分布式电源 和负荷中心,并与周边国家的能源互联互通,承接全球能源互联网跨国跨洲配置的清洁 能源。 DA. 全球互联网B. 智能电网C. 洲际互联网D. 国家泛在智能电网36. 在联合国设立( )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发展。 CA. 全球能源互联网调度中心B. 全球智能电网研究中心C. 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联盟D. 全球能源发展研究中心37. ()在保障

12、全球电力安全和全球化配置能源资源中心发挥重要作用。AA. 全球能源互联网调度中心B. 全球智能电网研究中心C. 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联盟D. 全球能源发展研究中心38. ( )是全球互联网的顶层网架,承载着“一极一道”等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 送出以及各大洲之间电力交换等功能,主要包括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赤道地区电力 外送通道和跨洲联网通道等。DA. 跨国超高压骨干网架B. 跨国特高压骨干网架C. 跨洲超高压骨干网架D. 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39. ( )一方面承载着格陵兰岛、挪威海、巴伦支海、喀拉海、白令海峡等风电基地 的电力外送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北半球三大洲联网、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

13、平 台。 BA. 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B. 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C. 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D. 北半球地区电力外送通道40.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建设连接包括在内的全球各类清洁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 中心的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洲际联网通道。 BA. “一道一极”B. “一极一道”C. “一带一路”D. “一路一 带”二、 多选1. 世界能源将实施以( )和( )为主要内容的“两个替代”发展。 ABA. 清洁替代B. 电能替代C. 可再生能源替代D. 核能替代2. 全球能源资源主要有( )、()、( )等化石能源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源等清洁能源。 ABC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14、. 核能3. 目前,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 )、()和( )及欧亚大陆等地区。 ABCA. 亚太B. 北美C. 欧洲D. 非洲4.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和()石油资源最为丰富。BCDA 欧洲B. 中东C. 中南美D. 北美地区5.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衡。非种常规石油主要包括( )、()、()等。 ACDA 重油B. 轻油C. 油砂D. 页岩油6. 非常规天然气包括()浅层生物气、水溶气、无机成因气等。 ABCDA 可燃冰B. 页岩气C. 煤层气D. 致密砂岩气(深盆气)7. 水电装机容量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 )、()、( )、加拿大、俄罗斯,分别为2.08亿、 1.01 亿、 0.81 亿、 0.76亿、 0.49亿千瓦。 ABDA 中国B. 美国C. 印度D. 巴西8. 各地太阳能两个重要决定因素:一是( )、二是()。 BCA 空气密度B. 阳光照射角度C. 大气散射D. 大气折射9. 核电占世界总装机容量比重持续下降。瑞士、德国、意大利等国先后放弃发展核电。当 前核电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 )和( )等问题。目前,核电普遍利用的是核裂变技 术,核聚变是未来核电的发展方向,但受技术制约,前景尚不明朗。可控聚变材料能电 站主要燃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