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81453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抽放设计1(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XX乡XX煤矿瓦斯抽放专项设计贵州XX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前 言5第1章 矿井基本情况8第1节 井田概况8第2节 地质情况9第3节 煤层、煤质11第4节 开采技术条件概况14第5节 矿井开拓开采概况22第6节 矿井通风情况简介29第2章 矿井瓦斯资源评价、涌出来源分析、抽放规模及服务年限确定34第1节 矿井瓦斯资源评价34第2节 矿井瓦斯涌出来源与构成分析37第3节 矿井抽放规模和服务年限的确定43第3章 抽放方法设计46第1节 抽放瓦斯方法及钻孔布置46第2节 抽放参数确定58第3节 抽放钻孔施工58第4节 抽放参数监测60第5节 抽放工程量60第6节 抽放钻孔施工

2、设备选型61第4章 瓦斯抽放系统计算及设备选型65第1节 矿井瓦斯抽放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65第2节 瓦斯抽放管路与抽放孔的连接71第3节 瓦斯管路的敷设及要求72第4节 瓦斯管路的附属装置73第5章 瓦斯抽放泵站77第1节 场地布置77第2节 泵站建筑与环境保护78第3节 供电、防雷、通信、照明79第4节 给排水及暧通80第6章 瓦斯抽放监测及控制83第1节 监测监控参数的确定及设置地点83第2节 监测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及设备选型83第3节 检测仪器仪表的配备83第7章 抽放瓦斯组织管理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84第1节 组织管理84第2节 瓦斯抽放组织机构管理84第3节 抽放钻场管理84第4节

3、抽放过程中撤、装管路时的管理87第5节 报表管理87第6节 瓦斯抽放管路管理90第7节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90第8章 技术经济92第1节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92第2节 投资概算93第9章 瓦斯利用95附件目录1、 委托书2、 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8200683、 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4、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对毕节地区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煤生产字20081547号);5、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的批复(黔能源发2009281号);6、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的批复(黔能源发2010699号);7、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对XX县

4、XX乡XX煤矿M7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11566号));8、 贵州省煤田地质实验室对XX煤矿M73号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和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9、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关于对XX县XX乡XX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黔煤规字【2008】589号)10、 贵州省煤矿项目开采方案(设计)变更(修改)备案登记表;11、 贵州省煤矿项目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延续)备案登记表;12、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文件,关于XX县XX乡XX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黔煤安监毕字【2010】087号)附图目录序号图纸名称图号比例1地质地形及井上下对照图11

5、:20002开拓方式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图11:20003开拓方式 、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11:20004上保护层开采沿煤层走向方向保护范围示意图11:5005上保护层开采沿煤层走向方向保护范围示意图11:5006下保护层开采沿煤层走向方向保护范围示意图11:5007下保护层开采沿煤层倾向方向保护范围示意图11:5008穿层瓦斯抽放钻孔布置剖面图11:5009穿层瓦斯抽放钻孔布置平面图11:50010瓦斯泵房平面布置图1示意11瓦斯抽放系统图11:200012瓦斯抽放泵站供电系统图1示意13抽放管网布置图1示意前 言XX县XX乡XX煤矿位于城北东直距35km。矿区地理坐标:东经为105 5

6、224105 5310。北纬272012272054。属XX县XX乡所辖,距XX县城公路距离约51km,向南4公里可与326国道相接,往南40公里经普底、林泉可通贵毕高等级公路。向北34公里经大山、长石可与大纳公路(XX四川纳溪)相接,交通较为方便。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598号关于解决毕节地区煤矿资源合理配置、调整部分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XX县XX乡XX煤矿属于扩界扩能矿井,属私营企业性质,矿区面积1.1426km2,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企业法人钟德新。行业主管为XX县煤炭局。2008年1月由贵州宏景矿产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做了开采方案设计,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

7、文件“黔煤规字2008589号文件给予批复”;同年7月,该公司为XX煤矿作了安全专篇,经黔煤安监盘水字2008266号文给予批复。2010年3月因原设计的风井布置在M51号煤层中,矿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垮落现象,支撑困难,无法再继续施工,须变更风井。以及M18号煤层标高+1776m标高以上煤层厚度极不稳定,开采条件不明,布置首采面较困难,把首采面布置到M73号煤层。于同年3月委托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XX县XX乡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开采方案与XX县XX乡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安全专篇,并由相关部门审查备案。根据审批备案的方案及专篇,矿井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设计

8、与管理。根据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第3.4.4.1条规定,矿井必须进行瓦斯抽采。为此,XX县XX乡XX煤矿于2011年11月委托我公司为其矿井进行瓦斯抽采方案设计。并对开采方案与安全专篇中的以下内容进行完善:(1)对矿井和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预计;(2)对矿井抽采泵及管路系统进行选型;(3)对矿井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进行设计;(4)掘进工作面抽采钻孔施工工艺方案。2011年12月,我公司按合同要求完成并提交了XX县XX乡XX煤矿瓦斯抽采方案设计。二、 编制设计的依据1、 XX煤矿提供的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2、 XX煤矿提供的XX煤矿安全专

9、篇。3、 矿方提供的通风、生产、瓦斯地质等相关资料。三、 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1、 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1年。2、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3、 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4、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5、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四、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该矿仅对矿区范围内的73号可采煤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鉴定,建议业主对矿区范围内的其它煤层补

10、作突出危险性鉴定,以便指导矿井安全、可靠、高效的生产。2、 XX煤矿防突和瓦斯治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开采保护层和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因此建议矿方对保护煤层开采后,对下邻近煤层的保护效果、保护范围等进行专门考察,同时引进能施工100m以上的大功率钻机,对抽采钻孔施工工艺进行专项研究,确保瓦斯治理工作顺利进行。3、 未对各煤层瓦斯基本参数进行测定,煤层可抽性也未做评价。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把各煤层的瓦斯基本参数测全并对煤层的可抽性进行评价。4、 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实现各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以满足通风与安全要求。5、 按规定设置防突反向风门、避灾硐室等安全设施,并按有关规范建设,

11、以确保设施质量,并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6、 在XX煤矿在建设期间和今后采掘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按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进行管理,并按规定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加强瓦斯地质测量工作,特别注意小断层、隐伏断层的赋存情况。7、 配足专门的瓦斯与地质等工程技术人员,加强防突安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与防突人员对煤与瓦斯突出的认识与防突技能。8、 加强对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会审,提高作业规程中防突措施的具体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9、 加强对井下机电系统的管理,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与检修有关设备,使其处于完好状态。10、 建议XX煤矿补充完善专业瓦斯治理队伍,在实施瓦斯综合治理专

12、项基础上,不断测定XX煤矿煤层的瓦斯参数,不断完善瓦斯治理措施,摸索出一套适合于XX煤矿的综合治理方法。第1章 矿井基本情况第1节 井田概况一、 交通位置1、 矿井所在地理位置XX县XX乡XX煤矿位于城北东直距35km。矿区地理坐标:东经为105 5224105 5310。北纬272012272054。2、 交通情况XX县XX乡XX煤矿,位于XX县城北东直距35km,属XX县XX乡所辖,距XX县城公路距离约51km,向南4公里可与326国道相接,往南40公里经普底、林泉可通贵毕高等级公路。向北34公里经大山、长石可与大纳公路(XX四川纳溪)相接,交通较为方便。(图 11 矿区交通位置图)。二、

13、 井田自然概况1、 地形地貌矿区地处贵州高原的中山地带,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上游六冲河及赤水河支流之分水岭地带。区内地形切割强,为侵蚀剥蚀高山及岩溶峰丛高中山地貌,岩溶、冲沟较发育。最高海拔2071.5米(矿区南部一山头),最低海拔1777.5米(矿区北部外围一岩溶洼地内),一般18501920米,相对最大高差 294米。山脉走向多为北东南西向,主要受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表河流控制。2、 水系矿区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上游六冲河及赤水河支流之分水岭地带。矿区范围内无河流通过,地表水大多为雨季“V”型季节性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水量较小,旱季时干涸。3、 气象气候属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县内

14、的多年平均气温为11.8,极端最高气温31.5(1958年4月3日),极端最低温为-9.3(1975年12月14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XX县属贵州多降雨区之一,多年平均降雨最为1126.71mm,降雨量实际变化较大,最高为1518.3mm,(1964年),最低为843.4mm(1990),年降雨量在时空上出分布不均匀表现为丰、枯季,5月至9月降雨量多,占全年降雨量的75.3 %,降雨量最多的是6月份,其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18.6%。4、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烈度为度。区域稳定性较好。图 11 矿区交通位置图瑞丰煤矿5、 矿区内经济概况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其次为水稻、小麦、薯类及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辣椒等,粮食自给自足有余,当地经济较落后,工业不发达。区内建筑石材丰富,有石灰岩、砂岩等,现少量开采利用。第2节 地质情况一、 地层区域地层出露有寒武系()、奥陶系(O)、二叠系(P)、三叠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