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80701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含答案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第二节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学习目标】1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巩固练习:1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可将环境问题分为( )A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C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D人为环境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印度洋海啸 B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C日本水俣事件 D内蒙古草场的退化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个人行为不会影响整体环境 B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是有限的C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污染事件不可能涉及到其他国家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相矛盾4发展中国家的次生环境问题以什么为

2、主(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谷地的地下水被过度抽取,造成地面沉降B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氟利昂造成的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是风力侵蚀的结果D臭氧层遭到破坏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经济问题 B社会问题 C发展问题 D协调问题7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C发达国家不愿意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D发展中国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在环境问题

3、发生后,不愿意及时充分解决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山西的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D2000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此而减产读下图,回答910题9这幅漫画说明(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10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

4、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11对局部地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环境问题是( )A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地污染B温室效应造成的大气温度上升C臭氧层破坏造成紫外线过量D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沿海地区被淹1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污染问题B对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C发展问题D以生物多样化锐减下图表示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315题。13.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能典型地反映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圣彼得堡14.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

5、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量大的企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15.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调整16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时段。(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选择填空)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选择填空) 增加环保投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 B C D(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