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80671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阶段,学生从二年级的写话训练一下子过渡到三年级段、篇的训练,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对于这样的心理障碍,模仿课文的写法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因此,对刚刚进入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而言,仿写则是最主要的训练方式。 .句、段的仿写 教材中有一些结构严谨,写法可模仿性较强的段落,我们在学习中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这样的段落之外,还要进行仿写练习,这样就可以有属于学生的精彩了。如槐乡的孩子第一段这样写道:“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学文时,我引

2、导学生在背诵该段的基础上,仿写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大榕树。学生的仿写内容让我惊讶不已:从学前班开始,我就和大榕树结成了伴,我离不开大榕树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太阳;自从我转到城厢镇中心小学学习开始,就和大榕树形影不离,我离不开大榕树就像小草离不开大地,鸟儿离不开天空这次仿写小练笔,学生参与面达到了100%,90%的学生不但构段完整,而且无语病、无错字。这一次仿写,为学生降低习作难度奠定了基础,多数学生在完成本单元的习作时,都将这一仿写内容派上了用场。仿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调节剂,不但激起学生学文的欲望,而且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小练笔是提供阅读材料的作文,是学生以课本和生活经历为题材,进行

3、书面表达的一项活动。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倘若教师能结合阅读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出现句式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这是进行仿句训练的好素材。如在赵州桥一课里,作者在描写赵州桥雕刻之精美时,用了这样的句式: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学这段时,我根据句式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抓住动态美的

4、特点来对赵州桥展开描写的,让学生联系实际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仿写同学们课余生活的情景。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当讲到第五自然段的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时,我先抓住“成了”、“像”、“如同”三个关键词让学生体会句式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县城的夜景,以“一到夜晚,整个县城就成了灯的海洋”一句为总起句,仿写自己所在县城的超市、广场、附近高速路的具体场景。这些句式训练,均为本单元习作“向别人介绍自己去过的某个地方”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

5、经验抓好仿写小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然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关注故事情节,不会品悟文中的写作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把要说的话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说清楚,即言之有序”。由此看来,引导学生学习描写的手法、篇章布局的构思并加以仿写是极其必要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文章结构简单,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总”的结构,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绘小兴安岭景色的美丽。教学该课时,我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总分总”和前后照应的篇章结构,

6、然后依葫芦画瓢,仿写家乡的景物。一节半课的时间,学生的习作初见雏形,不少学生除了能用上前面所学的秋天的雨中“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了”、听听,秋的声音中“大树抖抖手臂”等描写景物特点的句子外,还能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绘家乡的景色,并尝试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2.篇章结构的仿写 二、捕捉文本教材的空白处抓好想象小练笔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人教版第五册教材文本有很多空白之处,教学中将这些空白挖掘出来,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很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充

7、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明朗。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有的描写至真至爱的亲情,有的抒发纯洁无瑕的友情,有的谱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等,这些都是进行练笔的好材料。如给予树就是一篇富有浓浓人文情怀的课文,主要写圣诞节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的品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个小练笔:替那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

8、为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或许是被文中主人公的真情所感动,进行这一训练时,班级里静得出奇,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好姐姐,收到你礼物的那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是你的礼物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谢谢你!有学生这样写道:姐姐,谢谢你把布娃娃送给了我。虽然我们远在天边,但是你永远是我的亲人,总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好姐姐,你是个有爱心的姐姐,你不但送给我礼物,还送给了我善良、仁爱。姐姐,我永远爱你叙写完毕,我让叙写得比较生动的学生走上讲台,让全班学生分享他的心声。本次小练笔活动通过再写、再叙,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零距离地接触了文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自我教育,培养

9、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想象力、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教材,就能找到作为教材的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所在。”三年级的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优质资源,适时适度地进行小练笔,就会让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更精彩。长此以往,势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读后叙写训练 风筝写的是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这是一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的文章,尤其是文章的结尾“我们向那房子飞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更是意味深长。幸福鸟飞哪了?

10、小伙伴们究竟找到没有?他们还会像原来那样垂头丧气吗?课文中仅仅用了一个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对这个省略号所包含的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于是,我趁热打铁,学完该课,就紧紧抓住末尾这一训练点让学生以寻找“幸福鸟”为题,把握故事情节,将课文续写。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有的说幸福鸟飘到了农民伯伯的甘蔗地里,农民伯伯帮小伙伴们找到风筝后,就让自家的孩子加入了放风筝的行列;有的说幸福鸟飞进农民伯伯的家中,农民伯伯正在为自己的孩子做和幸福鸟一样的风筝;有的学生想象更奇特,竟然说风筝飘到了池塘里,鱼儿和青蛙都嚷着要拿风筝当玩具这样的练笔活动,学生不受教材、题材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构想来发挥,大大丰富了想象力,有效地激发了习作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