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80334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章节名称必修4 第一章1.1.1角的概念的推广学科数学授课班级高二14授课时数1设计者姜健所属学校乌海市滨河中学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主要是运用运动观点来定义角,即用角的始边和终边及旋转方向来定义任意角.从而来完善初中角的定义.2.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一大章的第一节,是在学了集合和函数之后的又一重要章节,是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个延伸和推广,主要是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也是对集合与函数的知识的又一渗透.所以本节课角的概念的推广就起到了一个铺垫和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今后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依据标准课程标准

2、:本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实现中职的“抬头教学”为目的,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2)理解“正角”“零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3)掌握所有与的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过程和方法:(1)了解角的概念的推广是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需要,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2)通过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中的“起步角”“步长”“步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的

3、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播放奥运会中国跳水运动员夺取金牌的视频,树立学生敢于争先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者特征分析角的概念,学生已在初中阶段有所接触,但当时主要局限在0,180的范围内.由于讨论三角函数需要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而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本节正好适合学生来进一步发展这一能力.因此,给出一个合适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再在必要时逐步加深对主要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角的概念。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作答,理解概念。教学难点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

4、语言正确的表达出来。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要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本课程课件主体用powerpoint2003整理,其中链接有几何画板课件,在美观、动静结合中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课件执行要求:所用机器必须安装有几何画板4.0、powerpoint2003,internet explorer5.0等软件。并且可以上网。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理解多媒体角的概念BIA效果较好10自制2掌握多媒

5、体黑板角的分类、象限角的概念、与终边相同角的集合CHBC效果较好12自制3掌握多媒体黑板如何写终边落在某条射线或直线上的角的集合FGJEG较好15自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

6、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1.1 角的概念的推广一. 角的定义二. 角的表示三. 角的概念的推广 四. 终边相同角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本节课采用“引导、讨论、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以角的形成的直观印象,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定义,讨论问题使学生掌握角的概念的推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 一、 课 题 引 入1观察手表的秒针,一分半钟后,秒针转过多少度角? 2跳水动作:转体三周半为多

7、少度角? 3从风车两侧观察风车的转动方向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1渗透奥运精神,培养爱国情感。 2培养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解新课1角的概念的推广2“象限角”3终边相同的角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总结归纳教师利用多媒体用数形结合认识角三、讲解范例例2 在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1)(2)例3 分别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把适合不等式的元素写出来。(1)(2)学生板书解题步骤,并归纳如何判断某角是第几象限角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对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加深对本课难点的理解开 始创设问题教学流程

8、图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 引出概念例题讲解 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结 束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 用学生的活 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思考教材P6思考与讨论2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教材P7A组5、6;B组2、3、4、5形成性检测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检测题 的内 容1理解一注重基础2掌握适当变化3掌握灵活应用形成性评价(上完课后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使我再次体会到:课堂上的真正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整理.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着重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自我发现,注重挖掘教材的能力生长点,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学反思、总结1、 角的分类、象限角的概念、与终边相同角的集合2、 判断某个角是第几象限角的方法3、如何写终边落在某条射线或直线上的角的集合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