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80334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关于铝的自我介绍中,属于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银白色金属 B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我能在氧气中燃烧 D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答案:C英国为迎奥运建造的“哈伯泡泡塔”高115m,使用了1400t钢铁,堪称英国最大的公共艺术建筑,钢铁属于()A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答案:B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蒸发皿 B试管 C烧杯 D燃烧匙答案:C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碘 B金 C镁 D铜答案:A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由离子构成的是(

2、)A蔗糖 B食盐 C植物油 D黄酒答案:B下列不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是()A火星四射 B放热C生成黑色固体 D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下列生活中的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 B禁止露天焚烧垃圾C在居室内吸烟 D工厂任意排放废气答案:B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读出水的体积 B倾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答案:D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AAgS BAg2O CAg2S DAg2O2答案:C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擦去铝锅表面的氧化膜 B在自行车链条上涂油 C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D在铁制水管

3、表面镀锌 答案:A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H2CO3CO BFe2O3Fe CCO2CaCO3 DH2SO4MgSO4 答案:A铬广泛应用于电镀、颜料等多种化工生产中,但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铬渣中含有铬酸钙等致癌物,会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因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铬污染铬酸钙(CaCrO4)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3 C+4 D+6 答案:D铬广泛应用于电镀、颜料等多种化工生产中,但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铬渣中含有铬酸钙等致癌物,会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因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铬污染下列措施不利于控制铬污染的是() A严格限制有毒铬的使用 B禁止使用有毒

4、铬的工艺 C将有毒铬渣深埋地底 D清理被铬渣污染的水土 答案:C垃圾处理的一项有效方式是将其分类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列可投入如图所示垃圾桶的是() A破旧布娃娃 B大理石废料 C玻璃瓶 D破碎瓷器 答案:A草甘膦(C3H8NO5P)是一种常见除草剂,下列关于其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5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1个草甘膦分子还有18个原子 答案:C下列括号中是除去少量杂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 BCO2中的CO(点燃) CN2中的O2(灼热铜丝) DNa2SO4溶液中的NaOH(H

5、2SO4 答案:B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答案:D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cm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可燃物 B缺乏O2 C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 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答案:D向Fe(NO3)2、Mg(NO3)2和Cu(NO3)2的

6、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关于得到的溶液或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中存在微量H和OH)()A若滤液中含有Fe2,则滤渣中一定不含FeB若滤渣中含Cu,则滤液中一定含Fe2 C若滤渣中含Zn,则滤液中含2种离子 D若滤渣中不含Zn,则滤液中至少含3种离子 答案:D将0.8g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加热灼烧,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数据如下(下表中所注明的各温度下,容器中的固体均为纯净物):温度()25350400500600900固体质量(g)0.800.800.400.440.440.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400时,容器中的固体为碳酸盐;

7、400500,发生了化合反应;600900,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6Fe2O3 4Fe3O4O2 A仅 B仅 C仅 D仅 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共4小题,满分20分)(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或化学式名称固态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钠俗名生石灰纯碱化学式CO2CaONaOH答案: 干冰; 氧化钙 ;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2CO3(2)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物质化学式KOHSO2(NH4)2SO4物质类别答案:碱 氧化物 盐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氧气 浓硫酸 碳铵 熟石灰 聚乙烯(1)实验中,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2)生产中,可用于制作

8、食品包装袋的是: ;(3)医疗上,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呼吸机输入的是: ;(4)农业上,可作为肥料使用的是: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大象的牙膏”:在细长的容器中加入双氧水和发泡剂(用于产生泡沫),仅看到少量泡沫,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物质M,立即看到大量泡沫迅速从瓶口喷出,源源不断就像挤不完的牙膏(1)M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2H2O+O2 ;(3)用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双氧水做此实验将获得更好的喷发效果,原因是: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剧烈 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甲中的白磷未燃烧,而乙中的白磷发生了燃烧(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

9、件是 燃烧需要氧气 ;(2)白磷(P4)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3)如仅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应做到:白磷 足量;将锥形瓶B 密封好以下是今年我市实验操作考察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新物质;【实验原理】 HCl+NaOHNaCl+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药品仪器】【实验步骤】取 A (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用 G(填仪器名称)向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向中溶液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保持无色;用F

10、蘸取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思考拓展】(1)步骤的目的是: 充分反应掉所有的氢氧化钠 ;(2)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取少量水将其溶解,观察温度的变化 ;(3)已知酚酞试液在不同pH时的变色情况如下表某同学发现:向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显无色;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褪至无色你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原因可能是: 浓度过大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与现象: 取少量的浓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如果颜色为无色,然后用水稀释,再滴入酚酞试液,颜色变为红色,则证明猜想正确 pH

11、8.28.210.010.0颜色无色红色无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锌粒和稀硫酸;关闭K2、打开K1,待气泡连续均匀产生,立即关闭K1、打开K2,并开始计时;待丁中收集到10mL水,结束计时;换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体积的稀硫酸,与质量相同的同一种锌粒重复上述实验;将每次实验的数据记录于下表:硫酸用量(mL)40402020201010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839.29.819.639.219.639.2收集所用时间403136412330140342148(1)写出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

12、2)该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上述实验证明: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对该反应中氢气产生的速率有显著影响;(4)若要快速制取大量氢气,可在乙中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但加入的量不可过多,原因是: Zn+CuSO4ZnSO4+Cu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图是某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1)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变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 挥发性 ,所以浓盐酸必须密封保存;(2)将该瓶浓盐酸全部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1.8%(密度约为1.06g/mL)的盐酸,需加入水 1210 mL(水=1g/mL);(3)含杂质40%的石灰石100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

13、反应,理论上可得到CO2多少克?(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17.6g 下表列出了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406080100KNO3的溶解度(g)13.320.931.663.9110169246NaCl的溶解度(g)35.735.836.036.637.338.439.8(1)现有含123gKNO3与17.9gNaCl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KNO3中的NaCl(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KNO3晶体,过滤,将所得KNO3晶体洗涤并干燥A步骤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