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9594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结构分类主要以粒屑、胶结物、基质三种组分进行结构分类,按每种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划出岩石类型,再此基础上,再据粒屑类型作进一步细分,并予以综合分类命名。2、结构命名原则(1)采用10%、10-25%、25-50%、50%的几个界线。(2)若粒屑10%就不参加定名;粒屑10-25%为含粒屑xx岩;粒屑25-50%,则叫粒屑xx岩;粒屑50%者叫xx粒屑岩。(3)命名原则是含量多者在后,少者在前。以灰岩具体说明(1)粒屑总量50%时,以粒屑的名称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以胶结物(或基质)为次要结构名称。将“次要”+“主要”结构,二者构成岩石总结构名称。a、某种粒屑在粒屑

2、总量中占有优势时,可直接以此粒屑名称作为主要结构名称,其它少量粒屑不参加命名。示例:砂屑51%、生物9%、亮晶8%、泥晶32%,定名一泥晶砂屑灰岩。b、有两种含量近似的粒屑联合在粒屑总量中,占优势时,则以该两种粒屑联合作为主要结构名称。米用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命名之。示例:鲕粒30%、生物36%、砂屑9%、亮晶25%,定名一亮晶鲕粒生物灰岩。c、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占优势时,则主要结构名称统称为“粒屑”。示例:生物22%、鲕粒25%、砂屑20%、泥晶25%、亮晶8%,定名一泥晶粒屑灰岩。(2)粒屑总含量为25-50%,粒屑作为次要结构名称,基质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以主要在后,次要在前进行命名。a、粒

3、屑:其中一种含量在25-50%时,便以此为次要结构名称。示例:砂屑40%、鲕粒5%、粉晶55%,定名一砂屑粉晶灰岩。b、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在25-50%者,而其总含量达到时,采取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命名。示例:鲕粒22%、砂屑20%、泥晶8%、粉晶50%,定名一砂屑鲕粒粉晶灰岩。(3)粒屑含量为10-25%时作为次要结构名称,以基质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二者组合起来,采用少者在前,多者在后,构成岩石的总结构名称,并在次要结构名称之前冠以“含”字表示。a、粒屑中一种含量偏高时,可以此为次要结构名称。示例:砂屑20%、生物5%、粉晶75%,定名一砂屑粉晶灰岩。b、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占优势时,则次要结

4、构名称统称“粒屑”。示例:砂屑9%、鲕粒8%、生物7%、微晶75%,定名一粒屑微晶灰岩。(4)粒屑含量10%时,粒屑不参加命名,以晶粒级别作为主要结构名称。a、如其中一种晶级占优势时,以此作为总结构名称。示例:鲕粒6%、粉晶9%、微晶85%,定名一微晶灰岩。b、如是以两个含量近似的晶粒级联合占优势,则同时参加命名,且少者在前,多者在后。示例:砂屑7%、粉晶45%、细晶48%,定名一粉-细晶灰岩。c、如为三个含量近似的晶粒级别,则总结构名称为“不等粒”。示例:粉晶30%、细晶33%、中晶37%,定名一不等粒灰岩。泥晶白云岩micriticclolomite【组成与结构】以白云石为主,可占总量80

5、%左右,其次为黏土矿物、方解石、石膏、硬石膏、重晶石等。矿物以泥晶出现,粒度小于0.01mm,在显微镜下呈模糊不清的阴暗微粒状集合体。泥晶白云岩为微晶质结构,块状和条带状构造。【物化性质】灰黑色、灰黄色。致密、坚硬,硬度3.54.0。密度2.80g/ci。化学成分比较稳定,通常含MgO在20%以上,但CaO与SiO变化较大,往往因此影响了矿石质量。2【功能与用途】主要用于冶金工业中耐火材料,制作炉衬,部分用于冶金熔剂。此外还用于玻璃与陶瓷工业上。【鉴别特征】颜色较深;微晶或隐晶质;加酸缓慢起泡。【产地】贵州水城;河北遵化。2楼5、粒序层理:又称递变层理,是一种重要的非纹层状层理,层理中没有任何

6、纹层或纹理显示,只有构成颗粒的粗细在垂向上的连续递变。在原始曾言的断面上,按递变趋势,粒序层理分3种:自下而上,颗粒由粗到细的递变称正粒序;反粒序,若正反粒序呈渐变性衔接称双向粒序。6、冲刷痕:是一种发育在不同粒度岩层分界面上的凹凸状构造,是由较高流速的流体在下伏沉积物顶面冲刷出一些下凹的坑槽,尔后又被覆沉积物覆盖形成并保存下来的。冲刷成的坑槽称冲坑或冲槽,合称为冲刷痕。7、槽模是一种常见的印模,指砂岩地面上的舌状凸起,一端较陡,外形较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另一端宽而平缓,与层面渐趋一致,平行槽模的长轴,由凸起端到低平端的方向代表了冲刷流体的流向。8、泥裂:泥裂又称干裂,是在气候干旱或太阳暴晒

7、时,暴漏的沉积物因快速脫水收缩形成的一种顶面裂隙构造,裂隙宽约12mm或几毫米以上,呈折线或曲线状延伸,两个方向的裂隙相遇时常呈T形或Y形连通而将顶面分割成一系列直边或曲边多边形。终止于本岩层内底部呈“V”形或“U”字型。1、叠层构造:是由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藻类等在固定基底上周期性繁殖形成的一种纹层状构造。2、晶痕和假晶:在化学沉积作用中结晶出来的矿物晶体被泥级、粉砂级沉积物掩埋后,因沉积物失水收缩可稍稍凸出在岩层顶面,突出部分同时也会嵌入到覆盖层的地面,当矿物晶体被选择性溶解后就会在两岩层接触面上留下与晶体大小和形态完全一致的空洞,该空洞就成为晶痕。晶痕被充填或原晶体直接被别的矿物交代就成了

8、假晶3、鸟眼构造:指细粒沉积岩中成群或单个出现的一般为几毫米大小的鸟眼状空隙被亮晶、方解石或石膏等胶结物充填形成的一种沉积构造。4、结核:在成分、颜色和结构构造等方面与围岩有显著区别的非层状单位的自生矿物集合体称为结核所有结核都是化学或生物化学成因的5、沉积作用:指原始物质在地表的搬运和堆积。,有时也特指被搬运物质的,沉降”或“静止”这个具体行为。6、层流水流平稳、流线相互平行。紊流水流湍急、流线紊乱。7、牵引流搬运方式:超过2mm时多为滚(挪)动,20.05mm时多为跳跃,0.050.005mm时多为悬浮,小于0.005mm是则不仅易于悬浮,还有可能向胶体转化。8、磨蚀作用改造的总趋势是颗粒

9、棱角逐渐磨平、圆化,粒度也逐渐减小。分选作用:在某种环境条件中使沉积颗粒的大小达到一定的均匀程度的作用称为作用。9、垂向序列:在某个连续时间段内沉积物自下而上逐渐堆叠构成一个沉积物序列,这个序列为该时间段内的垂向序列。1、底载荷:是流体在底界面流过时被牵引而以滚动或跳跃方式顺底面运动的那部分颗粒。2、浊流:在水下斜坡上产生的水、泥、沙等近于均匀混合,以紊乱状态快速流动的重力流。3、碎屑沉积结构:碎屑沉积物的结构总称为碎屑沉积结构,是指在一定动力条件下共生在一起的碎屑颗粒所具有的内在形貌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粒度、分选度、圆度、职称类型和空隙等几个方面。4、碎屑颗粒的自然粒级的划分标准:泥V0.0

10、05,粉砂砂0.052,砾大于2。5、分选度:指粒状轻矿物碎屑大少的均匀程度。分为极好、好、中等、差和极差。6、圆度:指碎屑外表棱角被磨平的程度或表面的光滑程度。分为:极圆状、圆状、次圆状、次角状和角状。7、支撑类型:是指沉积物所受压力在沉积物内部的分布状况,它涉及基质和较大颗粒的相对含量。分为,颗粒支撑、基质支撑、过渡性支撑。8、孔隙:沉积物中未被固态物质占据的空间。9、化学沉积作用:在地壳表层,在化学和物理化学规律支配下,物质以离子状态迁移,再结合成固态物质的过程。1、泥晶(微晶):是指呈机械性运移和沉积的泥级碳酸盐质点。2、自生颗粒:是指沉积盆地以内由化学、生物。机械和它们的复合作用形成

11、的粒度不少于粉砂级的游移矿物集合体3、内碎屑:是指先沉积的碳酸盐沉积物在固结或半固结状态下,在沉积盆地以内经机械破碎形成的一种自生颗粒。破碎营力主要来自流水、波浪等的冲刷。扰动和击打。4、鲕粒:由核心和核外包壳构成的形同鱼子的颗粒,以球和椭球为主,有时可多少承袭核心的形态,表面一般光滑大小通常在砂和粗粉砂级范围。鲕粒形成前提:核心、扰动水体和碳酸钙过饱和。鲕粒形成条件:汐,其次是波浪,单纯的定向水流则不利于鲕粒的形成。5、同心鲕:包壳由不透明到半透明的泥晶质同心圈层或间或出现的不透明圈层和透明圈层构成。粒径大多在0.22mm之间,超过2mm称为豆粒。6、成岩作用:沉积物从沉积下来的那一时刻起,

12、一直到变质或风化之前,作用,也就是在沉积岩形成的三大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沉积物的固结和持续演化阶段中所进行的全部作用。按作用性质,成岩作用也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基本类型。按作用进行的时间先后,又分为早,晚两期。7、压溶:固态沉积物在高压诱导下的溶解作用称为压溶。压溶的直接结果是改变颗粒相互接触部位的形状或接触类型。就作用机制而言,压溶应属于化学变化过程,压力只是使矿物的溶解度加大。因此,压溶也称化学压实。通常,或机械压实发生在浅埋成岩阶段并随沉积物的固结而减弱,(如形成压力影构造)。8、胶结作用:彼此分立的颗粒被胶结物焊结在一起的作用称为胶结作用。9、胶结物:在胶结作用中,从粒间水溶液中

13、沉淀出来的,对分颗粒起焊接作用的化学沉淀物称为。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被胶结颗粒彼此相距较远,互不接触而漂浮”在胶结物背景中;孔隙式胶结:沉积物为颗粒支撑,胶结物分布在粒间孔内,这时的胶结物可以是基质。接触式胶结:沉积物也为颗粒支撑,粒之间的接触点附近,粒间孔内部仍然是未被填充的孔隙。悬挂式胶结:位时称为悬挂式胶结或重力式胶结。镶嵌式胶结:这种胶结类型只出现在沉积石英岩中,面接触,凹凸接触或缝合线接触。1、加大边机构:胶结物与被胶结颗粒的成分相同、晶格连续,就好像被胶结颗粒向着粒间空隙长大了一样。这时的结物称为被胶结颗粒的自生加大边、共轴增生边或为加大边。2、溶蚀:沉积物,胶结物或者任何已经存

14、在的矿物被水局部溶解称为溶蚀。3、交代作用:一种矿物直接置换另一种矿物的同时保持了被置换矿物的大小和形态的化学过程称为交代,能够显示这种置换关系的结构称为交代结构。4、交代残余结构:也称蚕食结构,即颗粒,基质或胶结物矿物被交代矿物或矿物集合体部分置换,而另一部分仍然留着,在交代和被交代矿物之间形成一个不规则的蚕食状分界面。5、交代假象结构:这是交代残余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即交代矿物选择性地完全置换了被交代颗粒或矿物晶体形成了假象或假晶。,它与溶蚀充填成因的假象或假晶有时也不易区分。6、重结晶作用:指矿物在不改变基本成分的同时为减小表面能而自然增大粒度的作用。沉积岩的结构构造(一)沉积岩的结构:

15、角砾状结构和砾状结构、砂状结构、粉砂结构、泥状结构、粒屑结构、生物骨架结构、构、交代残余结构。沉积岩的构造1、物理成因构造:1层理构造:块状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冲刷充填构造、侵蚀面构造。(2)同生变形构造重荷模构造、包卷构造、砂球和砂枕构造、碟状构造、柱状构造、滑塌构造、帐篷构造、鸡笼铁丝网状构造。4楼(3)暴露成因构造:干裂、雨痕、冰雹痕、泡沫痕、流痕2、化学成因构造:结核、缝合线、叠锥、晶体印痕、成岩层理3、生物成因构造:生物生长构造、叠层构造、生物遗迹构造。4、复合成因构造:(1)孔洞充填构造:示底构造、窗孔构造和鸟眼构造、层状孔洞构造。(2)硬底构造三大类岩石的区别标志:沉积岩中特有的碎屑结构,岩浆岩和变质岩没有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有生物化学作用,而岩浆岩和变质岩没有(1) 沉积岩中有生物化石,而其他两类没有岩浆岩中含有橄榄岩,辉石等暗色矿物,而其它两类没有或含极少七、根据试验课总结,怎么鉴定一个砂岩薄片在单偏光与正交偏光显微镜下鉴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岩石镜下特征,鉴定砂岩薄片:答:1、在镜下鉴别出杂基,并根据杂基的含量确定该样品是杂砂岩还是净砂岩。划分标准是杂基含量15%为杂砂岩,否则为净砂岩。这一步的关键是区分杂基和胶结物。杂基在单偏光下一般为暗色,而胶结物一般有一定的消光位。2、粒度观测:观测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