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93299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一 观察图画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提示:怎样坐?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二.小结要领 齐

2、读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左右两臂自然平放目光课本保持距离眼睛课本距离一尺三.模仿评判1 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集体训练,巩固姿势。2 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四集体训练1 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练习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话。 2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3 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4 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5 集体评判。6 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7 小结。第二课时 (2)一 整体感知图画1 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

3、左到右。2 简说图意。用一句话把意思表达清楚。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1 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2 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态度认真3 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4 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5 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1 观察左下方小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

4、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2 观察中间小图。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3 观察右边小图。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四小结。第三课时 (3)一 观察上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2 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 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

5、,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4 观察第三幅图。5 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6 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二观察下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2 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指名说自己是怎样看书的。3 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4 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三小结。板书设计: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低年段阅读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朗读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细化成: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

6、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对于“勤于朗读背诵”这一习惯篇的教学,我的语文实践就是朗读比赛。学生在自主选择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又在比赛中大胆展示自我。朗读者不仅能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的还加上了适当的提示语,更有两位同学已经把青蛙看海、乡下孩子背得滚瓜烂熟,背诵起来声情并茂。这正是因为在朗读的实践中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而听者,也在欣赏别人朗读时,来了兴趣。记得课堂上采取的非点名,自愿者上台的方式。一开始寥寥无几,而到后来每次都有很多同学要求上讲台前朗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活动中高涨起来,朗读水平也产生了向优力,有了提高。识字1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7个,两条绿线内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

7、偏旁。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 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4)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多媒体出示画面,船儿归来,音符跳跃)觉得美吗?你觉得哪儿美?(学生自由发言)二. 学习课文,感受金秋水乡的美1. 小朋友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出示:枫叶、金秋(认读)过渡:这是一幅美丽的金秋水乡画,真让人陶醉!2. 出示:水乡(认读)你们知道“水乡”吗?(水乡就是湖泊、河

8、流多的地方,我们无锡就是江南水乡。)3. 我们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上还有些什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教学)学生认读时把相应生词卡按顺序贴在黑板上。1) 烟波(江面上雾气很多)认读2) 芦苇(在图上指出来)认读你能来介绍一下吗?3) 荷塘认读4) 荷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漂亮!小朋友知道在荷叶的底下,在池塘的泥土里还有什么吗?(藕)小朋友们吃过藕吗?介绍一下过渡:藕的味道十分鲜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样美味,(出示实物“菱”)认识吗?介绍一下出示:菱藕(认读)5) 归舟一条条渔船迎着夕阳回家了认读:夕阳归舟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这是渔船上的渔夫在干什么?想什么?相机出示:渔歌渔民们满载而归,放声歌唱6

9、) 过渡:夕阳西下,渔民们回家了,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晚饭,不知不觉,悦耳就挂上了天空。(课件出示:黑夜的水乡图)出示:灯火,月光(认读)4. 指导朗读过渡:(两幅图都出现)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游览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水乡吗?能把它读好吗?1) 那老师和你们一块儿来试试,好吗?(师生同读识字)2) 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么多的词语都读出来了,那一个一个小朋友来读,敢吗?先练练。(同桌练读,互相纠正)3) 指名读,师生评议。5. 指导感情朗读1) 小朋友们读得那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配乐朗读)2) 读得好吗?老师读的时候,仿佛真的来到了水乡,陶醉于水乡的美,边读边想象,

10、就能读得美了,想试试老师的好办法吗?(学生自读)3) 指名读,师生评议4) 齐读真美!老师很感谢你们优美的朗读,把我带进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三. 教学写字芦苇夕1. 读一读2. 说说你记住了哪一个生字,用了什么好方法?3. 自学字的笔顺,告诉朋友怎么把这个字写漂亮?4.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5)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指名读2朗读全文 二、练习说话1以游水乡为题练说一段话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2练说填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_,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_。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_。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_。3小组合作交

11、流 指名填写 塡好后自由地读一读三、指导背诵 四、教学写字 烟 归 歌 灯1. 读一读,怎么记?2. 教授偏旁“火”、“欠” 指导学生写好新偏旁3. 按笔顺描红4. 完成习字册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 水乡 荷塘 菱藕 夕阳 归舟 灯火 月光教学反思: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仪的美景。为了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本课识字我重在让学生学会“读出画面”。虽然由于孩子的生活积累不够丰富,语言表达得不是特别到位。但画面感还是在孩子的想象加模仿中产生了。“读成电影”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要通过朗读让相对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这不仅需要朗读技巧,更需要孩子有生活经历作为背景。但经过此

12、课的教学,我觉得词串识字教学确实要不断训练学生“读出画面,读成电影”,让孩子自己投入进“词串识字”的留白境界中,去想象,去感悟。识字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只认不写4个字。认识一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理解本课词语。3、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以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与强大。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词语,理解全课12个词,如何与图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教具准备:小黑板及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6)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