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79315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导语:贴息贷款是指借款人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利息由政府有关机构或民 间组织全额或部分负担,借款人只需要按照协议归还本金或少部分的利息。下面 是我收集整理的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欢迎参考!【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一】按照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辽宁省扶贫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情况检查 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镇扶贫办高度重视,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 导负责制,统领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纪检、财政、扶贫、项目 涉及村相关人员组成。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对xx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实施进展 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总结如下:*镇辖*个村民委员会,*个村民小组,*人

2、口,其中绝对贫困人口* 余人,xx年我镇产业扶贫所涉及的项目为畜牧业养殖和中草药种植,财政补助 资金*万元,由于先建档立卡,后实施项目,所以完成的合格率很低,达到符 合标准的少,如果下拨资金,容易引起群众上门投诉事件,故资金没有下发。通过此次对扶贫户识别和xx年项目实施的自检自查发现以下问题:1、是全镇贫困面较大,基础建设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持续增收难度大, 因灾、因病返贫及素质性贫困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2、是群众的发展意识与观念滞后。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不强,对宣传的有 些政策理解有偏差,未从思想上根除落后观念,直接影响扶贫开发的效果。3、是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实施的积极性

3、差,主观上是因为部分群众的素质低, 客观上存在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没有集中、足够的劳动力。4、是全镇需扶持地方多,但争取项目资金有限,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5、是扶贫机构建设薄弱和缺乏项目配套工作经费支撑,给扶贫部门正常工 作开展带来了极大困难。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切实 抓好各项扶贫开发任务落实,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扶贫工作作为统筹农村农业工作的重点,增 加农民收入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统一思想,作为贯彻落实党和政 府关注民生,关爱农民,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来提高认识。2、转变观念,创新机制。转变过去被动

4、式扶贫的落后观念,坚持开发式扶 贫方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完善思路,改变观念。3、争取项目,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扶贫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 金进行开发式扶贫,结合整村推进、贴息贷款、小额信贷、产业扶贫、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人力、形成合力重点突破。4、严把质量关,按时、按质、按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实施,让项目尽快发挥 应有的效益,使贫困群众得到最大实惠。并力争其他扶贫项目的实施。5、严格扶贫开发奖惩制度,完善开发机制,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总结二】保康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襄樊市唯一全山区县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全县版图面积3225平方公

5、里,辖11个乡镇,261个村,总人口 28.8万。 有207个村被列为省定重点贫困村,其中已经和正在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108 个,现有贫困人口 8.37万人。今年以来,在上级扶贫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商业运作、支持发展”的方针,坚持“放得出、收 得回、有效益”和“坚持条件、严格程序、自主放贷、择优扶持”的原则,规范 运作,积极探索信贷扶贫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一、主要成效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到户贴息贷款1464.8万元,累计回收贴息贷款 1464.8万元,安排贴息资金43.944万元,有7个乡镇47个行政村99户农户 获得贷款扶持,户均贷款1

6、0000元,通过贷款扶持户均当年增收2000余元,人 均增收500余元。(一)扶贫到户贴息贷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贫困户贷款难的瓶颈。扶贫到户贴 息贷款缓解了政策性贷款与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政策与市场的衔接, 地方自主选择金融机构,自行确定贴息方式,有利于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使 愿意经营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真正做到自主经营,按市场运作,有效地拓 展、改进、创新金融服务。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手续大大简化,金融机构的贷款风 险也大大降低,做到了农户、金融机构、党委政府三满意。今年我们通过县信用 社为全县47个贫困村、92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到户小额信贷资金905.8万元,户 平贷款98000元,

7、兑付财政贴息资金27.174万元,贷款户户平增收1600元。(二)扶贫到户贴息贷款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扶贫到户贴息贷 款是输血式和造血式扶贫的有机结合,到户贷款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扶贫开发整村 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按照“三个确 保”的要求,我县207个重点贫困村要在2020年完成所有整村推进任务,而财 政扶贫资金总额并未总体提高,安排在每个重点村的财政扶贫资金只有15万元 左右,只能解决农户无法独自完成的部分项目建设,发展产业及产业配套设施的 大量资金投入只有靠信贷或农户自筹。到户贴息贷款很好地弥补了重点村产业建 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使一些想发展生产

8、、缺乏资金、又无力从金融机构获得正常 贷款的贫困农户,以较低的利息成本贷到了生产发展资金,从而极大地焕发了他 们发展生产,积极投身产业开发的热情。今年一年,全县利用到户贴息贷款共发 展核桃12000亩,葛根5000亩、袋料食用菌25万袋、蜜蜂2500群、山羊、生 猪、鸡鸭等120万头只,各种产业加工基地5个。(三)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强了相关部门为贫困户服务的意识。通过扶贫到户贷 款工作,有关部门、行业改进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 让贫困群众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和富民政策的温暖,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 系,推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主要作法(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9、。为抓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县委、县政府首先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扶贫办、财政局、 信用联社等部门为成员的扶贫贴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相关部门的联系 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单位工作 做了明确分工,扶贫办主要负责贴息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测,编制和提供贫 困户备选名册,做好相关指导和贴息确认工作。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扶贫贷款贴息 资金的审核与拨付。金融机构在扶贫部门认定的贫困户中自主放款。各乡镇成立 了扶贫到户贷款贴息领导小组,确定有分管领导和具体的工作人员,专职负责组 织实施贷款贴息工作。扶贫、财政和金融单位建立健全了扶贫到户贷款贴息的管 理办法和实施

10、细则。(二)规范运作程序,激发放贷热情。由于近几年各金融机构普遍收缩了营业 网点,强化了风险防范,原来县农行设在乡镇的营业所已全部撤销,农村的金融 服务主要依靠信用社来开展,并且放贷十分谨慎。为此,我们在启动扶贫小额信 贷工作之初,就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就如何开 展扶贫信贷工作进行了反复研究,以县政府文件出台了保康县扶贫贴息贷款管 理使用办法,并由县扶贫办、财政局、信用联社联合下发了保康县扶贫贴息 贷款操作实施意见,对扶贫贷款的资金筹措、发放范围、贴息期限及贴息资金 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了有关工作的运行规则。同时,充分考虑金融 机构的合理关切,支持信用社加

11、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所有扶贫贷款项目先 由扶贫部门审查后推荐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是否放贷。要求乡镇扶 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协助信用社加强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督,规定所有贴息资金必须 在还本付息后方可兑付,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三)科学统筹安排,提高发放效率。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而且农户每次 申请的贷款额度都较小,因此,在扶贫信贷政策的设计上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具 体地说就是一要尽量让群众少跑路,围绕简化贷款的审批和发放程序这一目标, 该县对审批程序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县扶贫办只定贴息贷款的计划分配、 贴息期限、贴息利率和贴息资金总额,由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具体负责审定 贴息对象和

12、贷款额度。贴息期限到期后,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将贴息资金发放给借 款人。并专门印制了扶贫贴息贷款申报审批表和贴息资金发放登记表, 以此监控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为了提高贴息贷款政策的群众知晓率,促进扶贫 工作的阳光操作,该县专门在今日保康报上开办专栏,刊登扶贫贷款的有关 政策,并通过科技培训,将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宣传到户,扩大宣传覆盖面,有力 促进了我县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的开展。(四)突出扶持重点,培育脱贫产业。由于保康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而每 年可用的贴息贷款额度有限,为确保有限资金能发挥最大效益,我们坚持把扶贫 贴息贷款与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相结合,帮助农户建立增收项目,确保贫困人口 有稳定的收入经

13、济来源。农民要脱贫致富,必须大力培植村级主导产业。为此, 确立“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将扶贫到户贷款贴息80%用于重点贫 困村农业生产发展,把帮助农民群众构建稳定增收、长远增效的致富产业,作为 巩固扶贫成果、提高扶贫质量基本点,按照县域规划和板块经济的布局,在具有 自然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长效致富项目上,加强引导,强化服务,使其 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马桥镇唐二河村是一个典型贫困村,为促进贫困农户增收 致富,去年来,该村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山场资源,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耕牛 养殖,但由于缺少资金投入,项目迟迟不能正常启动。今年,通过向16户农户 发放小额贷款资金78万元,有

14、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全村已累计发展畜禽养殖千 余头,仅此一项16户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扶贫开发难度加大,财政扶贫贷款贴息额度明显不足。我县是全山区贫 困县,到2020年底,全县还有108个村要实施整村推进,贫困人口虽基本解决 了温饱问题,但处于贫困群体的大多集中在最边远、最贫困的高山,生产生活十 分困难,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地区的村组公路、水利设 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发展等严重滞后,要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近几年,省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贷款贴息资金非常有限,尽管 对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一个“民穷财弱”的 山区贫困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与我县投入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二)贷款经营成本过高,贷款获得难度依然很大。从调研情况看,能够得到 贷款的主要是低收入贫困农户,获得到户贷款的贫困户中绝对贫困户所占比例较 低。其主要原因由于我县是贫困山区县,交通、通讯等均不便利,而贫困户一般 居住边远,农业龙头公司大多处于高寒边远镇、村,信贷部门对扶贫项目进行考 察评估,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较多,导致经营成本过高,效益偏低,影响了信贷部 门放贷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