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怎样分组合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92615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怎样分组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怎样分组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怎样分组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怎样分组合作(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怎样分组合作高村中心完小 王炳凤6月2日,高村中心完小召开了 “低碳环保我行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开题大会。教研中心科研处负责人于文斌主任为教师介绍了我市申报威海“十二 五”课题的总体情况。听完于主任的的报告,我心绪赫然开朗,找到了今后开展 课题研究的落脚点,更加充满了研究的信心。我更加注重研讨的是小组分工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法,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中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邻域的理想整合 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活动的成效如何。在组织综合实践 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采用多种活

2、动组织方式。是否分组取决 于活动的需要,如一些任务比较简单的、相对独立的、比较有个性、学生可以独 立完成的主题,可以由学生独立承担。主题综合性较强、任务比较复杂、具有共 性、各小组配合才能完成的主题,需要进行分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分组 更合理?这一问题觉得很头疼,有些组没几个人愿意参加,而有些组甚至有三分 之一的学生都想参加,在这么鲜明的对比下,教师应怎样去协调?在分组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采取爱好分组、自主分组的方法,这时往往会出 现两种现象,一是产生超级大组或组内人数太少,二是学生在组合时缺乏理性思 考,仅根据个人喜好来分组。因此我们依据本学期研究的课题,结合实际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合理

3、分 组:一、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爱好、特长等个性倾向,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 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二、根据个性差异来合理调配,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使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增值。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在民主的基础上还应有所调 整,以达到结构的合理性。三、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教师对组内成员过多或单个人 的组进行适度地调整,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 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当然,这要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 微调。各组以自己的方式选出组长,起出组名;组长要有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要有领导能力,带

4、领全组成员一道学习研究,协调组内成员的关系,有领导艺术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组可以根据组内活动的情况更换或换当组长,使大家都有 锻炼的机会。组内成员要服从组长的安排,支持组长的工作,把自己融合在组内 成员之中。四、分组遵循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 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 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五、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这里的动态首先是指根据不同活动主题或内容, 学生分组情况不同;其次,动态也指组内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

5、换。这不仅使学生 有新鲜感,而且也可提高合作学习的爱好。既然是小组、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评 价、比赛、竞争,比赛、竞争可以是组内也可以是组间进行,这样可以增加组员 之间的了解、凝聚力。分组的合理为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学生是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师 在指导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只有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喜好、了解他们的收获和困 难,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充满兴趣、激励、理解、支持的指导评价机制,时时以 “学生”为出发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保障活动的顺利进 行,及时的评价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在小组活动中,我还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 好评价:一、尊重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小组确定好自己的研究主题。二、建立奖励机制,时时刻刻激励学生。三、重用活动小组长,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四、细致入微的方法指导,时刻给学生帮助。通过以上的分组,在活动当中努力遵循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发挥小组的作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活动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