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791663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学校追求课堂的高效益,就像社会上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是一样的,人人都在做,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但追求的方式和结果却各有不同。牟平一中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创建高效课堂,确保教育质量,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做法,现跟大家沟通交流一下,不当之处,谨请指正。一、准备阶段 首先,统一思想,明确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学校先后组织了全体教师、级部、学区、教研组等多层面的集会讨论学习,最后全校上下对新形势下的课堂建设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只有高效课堂才能确保教育质量不下滑。过了思想认识关,接下来就讨论确立课堂评价标准。其次,明确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经过把以前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做法,同新形势下课

2、标的要求结合起来,重新思考,我们认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关注全人教育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也就是说,衡量课堂效益最终的指标,既不是指教师讲得多么好,多么深,也不是指课堂多么热闹,学生多么活跃。高效课堂所关注的也不仅仅是一节课教会了学生多少东西,记住了多少东西。而是通过思维的启迪,方法的研讨,多维的互动,亲身的体验,使学生在高质量达成学习目标和任务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展示自己才华的同时又能够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互动中,获取了支持他们长远发展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我们认为,

3、这种构建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基点的,对学生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和谐高效课堂。 再次,互动高效课堂理念和三种课型教学模式的确立。经过反复探索,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互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形成了以“读、研、点、练、悟”为要点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套路;同时,制定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授课模式。针对新授课、复习课,我们确立了“问题引路,自主、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总结归纳,拓展引申”等五大教学环节。讲评课则设置了“提出探究题目,自主探究,讨论合作,解疑答问,拓展巩固”等五大环节。这些理念和模式的确立,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第

4、四,讨论学习掌握标准和推广三种课型教学模式。新的课堂理念和模式的确立,标志着课堂改革步入了新的阶段。为加快推广普及的进度,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录制了三种课型的示范课录像,组织全校教师观摩学习,并结合和谐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展开了广泛讨论。讨论中,教师们提出了很多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比如说问题引路环节,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如何触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等,再如拓展引伸环节,什么时候拓展,怎样把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等等。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新的授课模式逐步得到了教师的认可。08年3月,区教研室在我校举行“牟平一中课堂改革经验推广现场会”,林家

5、玉、曲文萍两位老师讲的课,无论是课堂模式还是教学效果,都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二、 实施阶段(一)学区层面 首先是备课。 高质量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为此,我们提出了精细化备课策略,制定了不同课型备课的具体标准。要求课型明确,环节齐全,重点突出。我们把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备课重点放在提出问题、总结归纳、拓展引申三个环节。把讲评课的重点放在选准错题、探究错因、拓展提升三个环节。教案的书写要求严谨、规范。首先由各科年级组长写出示范教案,全组教师观摩学习,然后每位教师写出自己的规范教案,组长每周检查组内的教案,合格的方可签字。各学区定期组织教案检查评比,将结果纳入教师考核。精细化备课要求充分发挥团

6、队合力,重视集体备课。为了推广集体备课经验,各学区举办了集体备课示范会,例如09级3学区,安排数学组主办了一次公开的集体备课,各年级组长和级部领导参加观摩,并对整个集体备课的组织流程、研讨深度以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这一举措很好统一了认识,规范了集体备课的模式。 其次是讲课。 讲课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各科年级组长和骨干教师按照三种课型的要求,经过反复实践探索,推出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在本组内讨论和学习,认可后推广实施。为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实行了师带徒制度。师徒互听课有要求,徒弟各环节的进步同师傅考核挂钩。学校对表现优异的师徒进行表扬和奖励。师带徒制度的实施,使我校

7、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组织全体教师课型过关。要求每位教师录制一节观摩课,学区组织评比、讨论。结束后学区领导进行详细的总结,清楚列出不好的教学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限时整改。未过关的教师,要加强学习,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在规定的期限内,重录一节观摩课进行验收。对于整体表现落后的教研组,分管领导带领该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并深入组内听课、教研,在较短期内促进该组整体提高。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和谐高效课堂改革由理论探讨,逐渐转向实践操作。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师生的角色和理念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主角,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8、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激发,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升华,学习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乐事,学习效率也大幅提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和能力,更获取了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思想、信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想,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成果,也是此次课堂改革带给我们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东西。(二)学校层面 为了更加有力地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学校举行了四个评比活动:一是校级年级组长优质课评选;二是校级教师个人优质课评选;三是校级学科组教师优质课评选;四是校级30岁以下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上述评选,首先在学区内进行,评选出的第一名教师代表本学区参加校级比赛。学校安

9、排专门时间,播放参评优质课录像,由年级组长以上负责人组成评审委员会,投票打分,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评审过程中,年轻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评比结束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各层面优胜教师的授课录像,并组织点评和讨论。请授课人谈谈教学反思,学科负责人进行点评,全体教师借此机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认真整改。每年这一活动将持续两个月。此次活动,自下而上,全员参与。使“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深入人心,“读、研、点、练、悟”的基本套路得以有效贯彻,三种课型授课模式渐趋成熟。 新的课堂改革结出了累累硕果。08、09两年,我校共有95人次参加了区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取得

10、了优异成绩;09年9月,我校选派教师参加全市教师基本能力测评,有28名教师获得优秀等次,其中语文、生物、地理共11名教师,全部评为优秀等次;09年的市级优质课评比中,我校孙忠华老师的授课赢得评审委员的高度评价,在全市推广;09年11月,市教科院、电教馆联合举办“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网络视频专题培训会,我校孙忠华、李莉、刘慧、贺宇波等多位教师为全市教师讲示范课或做经验介绍。三、 一点体会 首先,要用战略的眼光来审视形势,用实干的勇气和魄力来解决关键问题。每个单位,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可能都要面临一些挑战,面对挑战的态度和勇气,是我们做领导者所必须做出的明确回答。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落伍甚至被

11、淘汰。 其次,要完善规章制度,改革评价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最好的管理办法。创建高效课堂,一中也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使创建活动一直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再次,要从严管理,加强监督。工作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是看执行力,也就是落实制度的力度。在改革过程中,新旧教学理念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一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受到旧的教学理念的束缚,对改革不理解,不接受,使改革的进程一度受阻。我们深知,要使改革顺利推进,除了加强宣传教育,使教师过了思想关、理念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对课堂教学的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细致、严格的检查落实,防止走过场、玩花样。因此,学校规定,年级组长为该学科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级部主任为第二责任人,层层把关,落实责任。各级领导随时推门听课,对教师的课堂模式、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总之,“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不仅变革了教师的授课理念和模式,而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校总体的办学水平。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探索的步子,为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