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反思范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79100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反思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反思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反思范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教学反思范文 ?课程规范对于诗歌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华东三省六市小语协作交流活动中,我听了江苏镇江丹阳市教研室邵云霞老师执教的?清平乐 村居,虽然课中也存在一些瑕疵,总的来说,这节课对于诗歌教学应该说是一种引领:诗歌到底应该怎么教。结合我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两首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新课程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办法,在今后的工作、生活道路上必然要走一些弯路。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所蕴藏的丰盛内含,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说透的,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按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去“想

2、象、“体会呢?前段时间刚巧上?古诗两首时赶上加入“华东三省六市小学语文协作交流活动,没有及时完成,随后,我布置学生按导学单完成预习任务。今天,在课堂上我首先带着学生再一次阅读了“资源共享 局部,引导他们谈感受,学生分别从杜甫的知识渊博,有政治抱负,诗歌寄托了对人民的同情;陆游是现存诗最多的诗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几个方面来谈,从而让学生对诗人对诗的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就是检查学生诗歌阅读情况,这时,班上的一个学生的朗读出乎我的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他竞然对“涕、“欲、“何、“纵的读音都没有读准,怎么办?我停下来了,如果读这一关都不能过,我还怎么进行后面的教学呢

3、,即使这只是个别现象。我不断地进行范读,让学生跟着读,学生自己练读,再让学生在班上展示。没有了字词上的阅读障碍,把握诗的大体意思就迎刃而解了。当我进行“学贵有疑这一环节时,有位同学提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于是我就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诗人在战乱中背井离乡,现在终于可以回到故土了,则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这是诗人设计好的回乡路线,而这个路线时时刻刻在诗人的脑海中,而今,叛乱已被平定,一个“穿一个“向足以说明诗人多年来一直的思乡情绪。而这种思乡心情之切是源于诗人对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与兴奋。最后,围绕“喜字,学生进一步从“漫卷、“放歌、“纵酒等词去体会诗人的爱国热情。另外,在练笔上,我让学生围绕诗人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一喜讯的表现,如诗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诗人的家人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展开想象说一说写一写,从而将自己对诗的意境的理解进行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