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中医学基础知识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9001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中医学基础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事业单位中医学基础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事业单位中医学基础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中医学基础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中医学基础知识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剂1.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药物配伍及组方原则而成,是中医临 床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2. 组方原则:君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 的药物。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 作用的药物,药力次于君药。佐药:意义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 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

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 药作用的药物。3. 解表剂麻黄汤:麻黄9g、桂枝6g、杏仁6g、甘草3g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解:麻黄为君药,味苦性温,开腠发汗祛在表之寒并宣肺平喘,开肺之郁气;桂枝为臣药, 温经散寒,解肌发表,既助麻黄发汗而解表,又使透达营卫缓解疼痛;杏仁为佐药,降利肺气,与 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可增强宣肺平喘功效;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既可助麻、杏宣降,又可制约 麻黄、桂枝发汗不致过猛。桂枝汤: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3g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惠州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主治:外风寒表虚证。头疼发

3、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病后、产后营 卫不和亦可用。方解: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风寒;白芍为臣药,益阴敛营。二药合用可调和营卫,使汗 而有源,散中有收。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肌,和胃止呕;大枣甘平,益气补中滋脾,姜枣相合,和 胃补中,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中药道地药材: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和能缓、酸:能收能涩、苦:能泻能燥、咸:能下能软。升降浮沉: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归经:药物

4、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作用明显,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 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表示作用部位)七情:在长期临床用药实践中,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以表示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如人参治气虚欲脱证。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

5、消失的一种配伍。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防治原则与治法一、防治原则中公教育1. 养生与预防:(1)未病先防:在疾病发生之前,充分调动人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养护正 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主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避免病邪入侵,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 病的发生。(2)既病防变: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的传变。2. 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1)正治与反治: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重用的有热因

6、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以补开塞), 通因通用。(2)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3. 调整阴阳:损其偏盛,补其偏衰4. 扶正祛邪:必须全面分析双方的消长盛衰状况,根据其在疾病中的地位,决定他们的主次 和先后。单纯扶正,适用于正气虚而邪气又不盛。单纯祛邪,适用于邪气实而正气又不虚。先祛 邪后扶正,适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存。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5. 同病异治:指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 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疗加以治疗。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 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