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8638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原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后唐纪)原文后唐纪二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924 )后唐纪二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公元 924年)1 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 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 为监军,将兵救幽州。1 春季,正月,甲辰(初五),幽州上奏说契丹人入侵,到了瓦桥。后唐帝任命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为副招讨使,宣徽使李绍宏为监军,让他们率军援救幽州。2 孔谦复言于郭崇韬曰:首座相公万机事繁,居第且远,租庸簿书多留滞,宜更图之。豆卢革尝以手书假省库钱数十万,谦以手书示崇韬,崇韬微以讽革。革惧,

2、奏请崇韬专判租庸,崇韬固辞。 上曰:然则谁可者? 崇韬曰:孔谦虽久典金谷,若遽委大任,恐 不叶物望,请复用张宪。帝即命召之,谦弥失望。2 孔谦又对郭崇韬说: 首座相公豆卢革日理万机,事务繁忙, 而且居住的地方离朝廷很远,租庸簿册等积压很多,应当另外选择人 来充当租庸使。 当时,豆卢革亲手写借条向省库借钱数十万,孔谦 拿豆卢革亲手写的借条给郭崇韬看,郭崇韬稍微批评了一下豆卢革。 豆卢革感到害怕,上奏请求郭崇韬专管租庸事务,郭崇韬坚决辞让。 后唐帝问说: 那么谁可以呢? 郭崇韬回答说: 孔谦虽然管理金谷 事务时间较长,但如果急急忙忙委此大任,恐怕不孚众望,请再度起 用张宪。后唐帝立即下令召见张宪。

3、孔谦更加失望。3 岐王闻帝入洛,内不自安,遣其子行军司马彰义节度使兼侍中继入贡,始上表称臣。帝以其前朝耆旧,与太祖比肩,特加优礼,每赐诏但称岐王而不名。庚戌,加继中书令,遣还。3 岐王听说后唐帝进入洛阳,内心感到不安,于是派遣他的儿子行军司马彰义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向后唐帝进贡,开始上表称臣。后唐帝认为他是前朝旧老,和太祖是同辈人,于是特加厚礼,每次下诏 书时只称岐王而不称其名。庚戌(一日),加封李继为中书令,并 把他送回去。4 敕:内官不应居外,应前朝内官及诸道监军并私家先所畜者,不以贵贱,并遣诣阙。 时在上左右者已五百人,至是殆及千人, 皆给赡优厚,委之事任,以为腹心。内诸司使,自天以来以士人

4、代之, 至是复用宦者,浸干政事。既而复置诸道监军,节度使出征或留阙下, 军府之政皆监军决之,陵忽主帅,怙势争权,由是藩镇皆愤怒。4 后唐帝下敕: 宦官不应在外面居留,前朝宦官以及各道监军和私人家里所养的人,不论贵贱,一律遣送回朝廷。当时在后唐帝左右已有五百人,到这个时候几乎多达千人。后唐帝都赐给他们优 厚的待遇,委派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把他们当作心腹。自天以来朝 内都用一般官吏代替宦官担任宫内各司使,此时又起用宦官,宦官逐渐干预政事。不久又设置各道监军,节度使出去打仗或留在朝廷时, 军府的政事都由监军来裁决,他们凌驾在主帅之上,仗势争权夺利,因此各藩镇对他们都十分愤恨5 契丹出塞。召李嗣源旋师

5、,命泰宁节度使李绍钦、泽州刺史 董璋戍瓦桥。5 契丹军开出边境。后唐帝命令李嗣源率兵回师,命令泰宁节 度使李绍钦、泽州刺史董璋驻守在瓦桥。6 李继见唐甲兵之盛,归,语岐王,岐王益惧,癸丑,表请正 藩臣之礼;优诏不许。6 李继见后唐军十分强大,回来告诉岐王,岐王更加感到害怕。 癸丑(十四日),岐王上表请求以藩臣的礼来对待自己,后唐帝下诏 没有答应。7 孔谦恶张宪之来,言于豆卢革曰:钱谷细事,一健吏可办耳。魏都根本之地,顾不重乎!兴唐尹王正言操守有余,智力不足,必不得已,使之居朝廷,众人辅之,犹愈于专委方面也。革为之言于崇韬,崇韬乃奏留张宪于东京。甲寅,以正言为租庸使。正言昏懦, 谦利其易制故也。

6、7 孔谦不满张宪的到来,于是对豆卢革说:钱谷这些小事,一个精干的官吏即可以办理。魏都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反过来 不重视呢?兴唐尹王正言品行有余,才能不足,不得已的话,可以让 他身居朝廷,大家来辅佐他,还是胜过专门委任他担一方的军政事务。 豆卢革为孔谦在郭崇韬面前推荐王正言,于是郭崇韬上奏请求把张宪 留在东京。甲寅(十五日),任命王正言为租庸使。王正言糊涂软弱, 孔谦是贪图他容易被控制,才提名他出任租庸使的8 李存审奏契丹去,复得新州。8 李存审奏告后唐帝契丹人已经离去,重新得到新州。9 戊午,敕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并隶租庸使。9 戊午(十九日),后唐帝下敕: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一并 隶属于

7、租庸使管辖。10 上遣皇弟存渥、皇子继岌迎太后、太妃于晋阳,太妃曰:陵庙在此,若相与俱行,岁时何人奉祀!遂留不来。太后至,庚申,上出迎于河阳,辛酉,从太后入洛阳。10 后唐帝派遣他的弟弟李存渥、他的儿子李继岌到晋阳迎接太后、太妃,太妃说:祖宗陵庙在这里,如果我们都一起去,每个祭祀的时候谁来这里奉祀祖宗。于是她留了下来。太后即将到时,庚申(二一日),后唐帝到河阳去迎接;辛酉(二十二日),后唐帝 随从太后一起进入洛阳。11 二月,已巳朔,上祀南郊,大赦。孔谦欲聚敛以求媚,凡赦文所蠲者,谦复征之。自是每有诏令,人皆不信,百姓愁怨。11 二月,已巳朔(初一),后唐帝到南郊去祭天,同时对全国 罪犯实行大

8、赦。孔谦打算搜刮民财来讨好后唐帝,凡赦文中免除征收 的人,孔谦仍然要向他们征收。从此以后,每次后唐帝下发诏令,人 们都不相信,百姓们忧愁怨恨。郭崇韬初至汴、洛,颇受藩镇馈遗,所亲或谏之,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藉外材!但以伪梁之季,贿赂成,今河南藩 镇,皆梁之旧臣,主上之仇雠也,若拒,其意能无惧乎!吾特为国家藏私室耳。 及将祀南郊,崇韬首献劳军钱十万缗。先是,宦官劝帝 分天下财赋为内外府,州县上供者入外府,充经费,方镇贡献者入内 府,充宴游及给赐左右。于是外府常虚竭无余而内府积。及有司办郊 祀,乏劳军钱,崇韬言于上曰:臣已倾家所有以助大礼,愿陛下亦出内府之财以助有司。 上默然久之,曰:

9、 吾晋阳自有储积,可令租 庸辇取以相助。 于是取李继韬私第金帛数十万以益之,军士皆不满 望,始怨恨,有离心矣。郭崇韬刚到汴梁、洛阳时,接受了很多藩镇给他的馈赠,他的 亲信中有人规劝他,郭崇韬说:我的职位兼将相,俸禄无数,怎么要搜刮外财呢?只是因为梁朝末期, 贿赂成风,现在以南的藩镇官吏 都是原来梁朝的旧臣,都是皇帝的仇人,如果拒绝他们,他们心里能 不害怕吗?我是为国家先收藏在我的家里。等到后唐帝快要到南郊祭天时,郭崇韬带头贡献慰劳军队的钱十万缗。在此之前,宦官们曾 劝说后唐帝把国家的财赋分为内外二府, 州县税收上交的入外府,充 当国家经费用;方镇贡献的入内府,供皇帝宴席、游玩以及赏赐左右 大臣用。这样,外府的费用经常短缺无余,而内府的财赋则堆积如山。 等到有关部门去筹办郊祀时,缺乏慰劳军队的费用,郭崇韬对后唐帝 说:我已经把所有的家产拿出来资助郊祀大礼,希望陛下也拿出内 府一些钱财来帮助有关部门。后唐帝沉默了好大一会儿说:我在晋 阳自有积蓄,可以让租庸使用车拉点来资助。于是在李继韬的住地取了数十万金帛来帮助主管部门。 军队士卒们对此很不满意。开始怨 恨,并产生了叛离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