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7793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导读:无论是在我的学习群中还是与家长们聊天时,常 会听到父母很后悔地来对我说,对孩子又发火了,甚至还动 手了,我便及时引导他们去我日志中学习,并特别推荐看我 那两篇不要对孩子发脾气的日志,因为这样我们会伤了 孩子的灵性,很多家长看后还是很有感触,并学会控制,学 习一段时间,也慢慢变得平和,但是依然时好时坏。今天, 我再次告诉大家:母亲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请您认真学习完这篇日志。让我们先从正确解读父母两个字的意义开始吧。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 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就是风度。在什么时候表 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

2、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 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再特别说说母亲的“母”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这是 我们生命角色里面必须解读的内涵。第一个字是“虚”。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 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 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 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 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 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 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 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 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

3、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 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第二个字是“弱”。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 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 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 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 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第三个字是“柔”。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 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 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 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 去在孩子

4、中的这种引导能力。正确理解了作为父母的教育内涵,那么,我们家长 的心态第一放在哪?请千万不要急着报班、着急找家教、着 急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我们特别解读一下 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 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教无 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爱孩子的 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家长 给他穿,给他洗,说爱孩子的时候爱到早晨起床的时候,在 旁边喊,甚至帮孩子穿衣服,这叫爱

5、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 教育的价值。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 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 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 们的孩子渴望到问我们要东西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才把道 理点出来。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 那我该怎么呢,或者爸爸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 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 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 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 先不急

6、、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 然后再面对问题。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 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 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 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 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效果在 哪里,在于你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你的内心,内化为你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你听任何教育 都是无效的。没有沉淀的消化,就没有实施教育的资本,也 就是没有沉淀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 自家家

7、庭里去实现。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 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 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 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 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 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 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有的 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 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 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

8、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 业业在犯错误。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 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在我们 这可以解决问题,可以找到答案。“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 如求学”,中国的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内视,尤其是儒家的 文化。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 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 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 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 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 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

9、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 绪与气质。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 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 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 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 母恰当的情。现在我最担心的不是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而是 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 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 是一个遗憾。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 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 的空间去审视。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培养出 来的孩

10、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 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 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 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孩子们内心 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 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 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 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 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 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 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

11、, 缺之情感的基础,缺之情感的支撑, 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 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 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 么。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 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 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 养鱼重在养水, 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 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 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 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如何 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 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 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 任何状态的时候,请记住,作为一名母亲,保证自己情绪的 平和,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