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_我快乐》生物教育叙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77342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学习_我快乐》生物教育叙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学习_我快乐》生物教育叙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学习_我快乐》生物教育叙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学习_我快乐》生物教育叙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学习,我快乐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育叙事生物知识研究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这门课程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拓展认知空间,挖掘深层领域,并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调动一切可用手段,引领学生探究学习他们不熟知的微观世界,使学生们可以更简单、更形象、更轻松的学会知识,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下面的这段叙事也许可以简单地诠释一下现在的生物课堂特点。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比较重要的一节知识,也是学生不易理解记忆的一节知识。所以以往我的教学设计是:复习心脏结构导入;结合血液循环图,学生观察,教师讲解;总结规律;当堂复习强化记忆。这一教学设计虽然重难点突出,但是教学效果却

2、并不很理想。学生学得烦,老师教的累。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走老路子,一味地填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我们应该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营造自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并快乐着”的感觉。因此我结合网络上和一些专家们的优秀课例设计,将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修改为以下环节:(一)复习导入:复习心脏结构(出示幻灯片),人体内血液为什么能不停的流动,具体在人体内室怎样流动的呢?(二)自主学习:教师展示血液循环动画,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产生了哪些问题,想知道什么?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看到了血液在循环流动,并提

3、出了“动画中蓝血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血液到胃、小肠等处红色变成蓝色的了”等问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三)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观察课本第70页的血液循环模式图,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一个红细胞的自述,从心中出发介绍旅途风光及发生事件。然后汇报交流,上讲台边指图边说明。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总结规律:(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终点都是()。(2)和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都是(),和心房直接相连的血管都是()。(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方向都是由()()()()()。在明确了循环途径的基础上,再对血液循环的意义即可以将氧气、营养物质输到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并将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输出体外这一知

4、识点适当加以点拨。(四)课堂小结:教师播放flash动画,分别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与学生共同总结当堂所学知识。(五)巩固练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探究交流环节。我设计了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红细胞,从心脏出来,这一路都是怎么走的,经过了哪些地方,一一说清。但我们也须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欲,毕竟学生们的层次不同。因此我先让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表演,尤其让那些学习层次不好的学生主导表演,我也参与其中,亲身示范,指导帮助他们,虽然学生们说得差强人意,但哪怕有一丁点可取之处,我也及时予以表扬,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的历练学习,所有学生都对这一节课的知

5、识熟练掌握了。他们也尝到了学会知识的快乐。我再适时的给那些表现欲强的学生机会,让他单个汇报,这就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教学任务也就轻松完成了。这节课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死板的教授,学生被动的静听,而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究,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的帮助、点拨、指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而角色扮演游戏,更让学生亲历于知识体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红细胞,沿着这条血液循环之旅走上一遍,每到一处,报一个站名,在哪卸载加载,一一讲清。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原本的呆板的抽象记忆变成了生动的形象记忆;让原本机械的背诵变成了有趣的表演;让原本的埋头苦读变成了快乐学习。甚至连平时学习状态不好的、不爱发言的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并能够基本讲述出整个循环过程,教学效果可见一斑。我很享受这节课,学生们学得快乐,老师教的轻松,教学效率也提高了。真正的体现了快乐学习的宗旨。我会继续认真挖掘教材,加工教材,设计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知识,爱上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