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7041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5分)1默写古文中的名句名篇。(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分) ,心远地自偏。(陶潜饮酒)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自非亭半夜分, 。(郦道元三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沦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2) 默写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4)题.(分) 九华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那曲折险峻的

2、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一道旖旎的风景;幽深的峡谷中氤氲的山气,如神奇的轻纱帷n,绘成了一幅山水画卷,粗犷的山峦,敦实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人在景中走,景随人流动。及至山巅,俯瞰栈道蜿蜒曲折,远眺山气撩绕缥缈,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真可谓: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中文,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氤氲( ) 帷mn( ) 俯瞰(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种词是“ ”,这个词的对的写法是“ ”。(分)(3) 文中“敦实”意思是 ;“粗犷的山峦”中,“犷”的意思是 。(2分)(4) 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变化原意。(分)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 3. 运用

3、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毕(1)、(2)题。(4分)(1) 下列选项中,搭配不对的的一项是 ( )A 林冲风雪山神庙-水浒传 B江姐-写“自白书”-红岩C 美人鱼化为泡沫-安徒生童话D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2) “如果我笨重的锤子能把坚硬的岩石忽而凿出了一种形象,忽而凿出了一种形象的话,那是由于它从握它的、引导它、指挥它的那只手那儿接受了动作”,上述语段描写的人物是_,出自法国作家_(人名)的名人传” 4某校开展以“科技和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某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2分)(1)科技在身边下面是小黄同窗收集到的一则新闻材料,请给她拟个新闻标题。(分)如今,合肥地铁正在如火

4、如荼的建设中,轨道交通新时代即将到来,地铁一号线拉近了滨湖与市区的距离,地铁二号线连接了合肥东城与西城,地铁三号线在合肥西南与市中心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便捷了居民的出行,繁华了沿线的商业,实现了合肥市民的都市居住梦想。 (2)科技大演讲下是某同窗准备的演讲稿片段,请按规定帮她修改。(5分)据不完全记录,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大概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活动中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这些荣誉的获得是由于同窗们热爱科学的因素。“科技变化生活”,科技有时候并不需要很高的含金量,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细心地观测,才可以发现这其中的奥妙。同窗们,对世界保持一份好奇,给思想一种自由的空间,给将来打下

5、一种夯实的基本,科技推动世界前行,科技使我们生活更精彩。【】处存在不和逻辑的问题,应将“_” 删去。【】处存在句式杂糅的语病,应当修改为_ .【C】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3) 科技变化生活李奶奶的儿子给她买了一种只能保洁机器人,可她不懂得怎么使用。下面是阐明书上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用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李奶奶,规定语言简要,体现得体,不超过40字。(分)注意事项(1) 产品初次充电必须满8小时。(2) 不能放在长毛地毯上行走,以避免毛绒被卷入。(3) 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某些小的物体,如小纸箱,小板凳也许会被遇到,注意使用机器人前把此类物品移开。 二、阅读(5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姥姥的守望(2分)记忆中的姥姥总是踮着小脚,一步一颤地在院子里、厨房里忙碌着。抑或坐在屋后河边的柳树下乘凉,洁白的带襟褂子上搭着一台白色的毛巾,几根散落下来的银发随风飘动,安详地眺望着河那边那片绿油油的麦田。姥姥毕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妈妈和大姨。据说姥姥和姥爷很能吃苦,她们拼命地干货,置地买房,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然而不幸的是姥爷早早地过世,剩余姥姥带着妈妈艰难度日。再后来,姥姥就始终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小时候,我在农村小上小学。每天傍晚放学后还没进院就开始大喊:“姥姥!姥姥!”姥姥便从院子里或者屋里“哦”一声,我心便安静了下来。这是没等把书

7、包卸下,姥姥变戏法似的从枕头下,口袋里变出了一种放的已经发软的糖果递过来。扔掉书包,含着带有姥姥提问的糖果出去找伙伴们玩,感觉世界都是美好的!父母很忙,无暇照顾我们姊妹六个平常生活。语势,姥姥不仅挑起所有的家务活动,还承当起照顾我们姊妹六人的责任。每个冬天的夜晚,外面,呼呼刮着冷风;屋里,一盏单薄的油灯下,姥姥坐在铺垫上纺织棉线。这成了一到温暖的回忆:姥姥陶醉似的微闭着双眼,用右手缓缓地摇动着纺线机轮子,左手攥着一团棉花,隔壁缓缓扬起,一条洁白的银丝便越拉越长,当长到姥姥胳膊不能再扬的时候,身体往前一倾,右手一转轮子,左手一低,“吱”的一下,这一条银丝便服服帖帖,均匀地缠在轴上。如此轮回,一圈

8、又一圈,眨眼功夫线轴上就成了鼓鼓的,像银梭子同样的白色线团。有节奏地摇动轮子发出的温暖的声音,成了我儿时的催眠曲。纺好线便进入织布的环节。织完了布,我们就懂得又会有新棉衣了。姥姥亲手缝的棉衣,好看、温暖、贴身、舒服,老大不能穿了,通过姥姥的改装,穿在老二、老三的身上,仍然那么合身、温暖。姥姥常常把废弃不用的布头、布条收起来,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剪成大小均衡的三角形,棱形,正方形,用缝纫机连起来,缝成一种个床单背面。这样的被子外观好看,盖在身上像软软的云,舒服地叫人不肯早早的醒来。姥姥年轻时家境优越。妈妈常说,她们家里面常常挤满了邻居家的小孩,家里但凡做好吃,邻居家就不要做自己孩子的饭了,姥姥管够

9、孩子吃的。姥姥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什么大都值钱,就是人“大”不值钱。所谓“人大”,就是为人傲慢,孤芳自赏。因此,我们姊妹六人从小就为人谦逊,自信而不自傲,是左邻右舍中公认的懂事娃。八十六岁那年,姥姥安详地离开了我们,安葬在她时长眺望的那片绿油油的麦田地里。市光流转,日月轮回。如今,姥姥已经在那里静静地躺了好近年。而我们兄妹们,也都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了,早已经离开了那个曾经布满温暖、到处均有姥姥身影的孤单的老房子,投身于钢筋混凝土铸成的高楼大厦里为生活打拼去了。我想:她老人家定会常常隔河眺望那久久没人居住的家,为我们守护那片永远属于我们心灵归宿的家园!5本文环绕姥姥写了五件事,请根据原文在空格处

10、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姥姥给我糖果和点心-_-姥姥用碎布缝被单-_-姥姥教育我们兄妹如何做人。6.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分) 7. 请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8. 姥姥是一种如何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分) 9. 本文标题“姥姥的守望”含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家训(18分)彭林中国自古就是一种注重教育的国度。古代教育涉及两大块,一是社会教育,二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由政府负责,家庭教育是由民众自我完毕的教育方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健康,社会肌体才会正常。治国平天下,必须从家庭做起。父母生育了孩子,除了从生活上抚养她们长大成

11、人,还应当对她们的人生道路负责,这就需要教育。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对子女影响最大的教师。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与国的命运息息有关。中国历史上,历年最长的是殷商与周,前者三十一王,享祚近,后者三十九王,享祚0余年。适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二世而亡,国祚仅3近年。意味深长的是,当时的思想家把“殷周有道之长”与“秦无道之暴”(暴是短促、暴亡)的缘由归结为对太子的教育。读大戴礼记可知,周人对太子的教育分为婴儿、孩提、少年、弱冠等几种阶段,分别有不同的教育形式与目的,进行严格的、成体系的德性品行教育,规定她成为万民的楷模。由于太子是国家的接班人,因此规定极之严格,远非寻常人家可以比拟。秦对太子的教育违背道德,反对礼义辞让,教之以告发、刑罚、杀戮,此后太子自然成为无道昏君,一朝暴亡。朝廷十分注重太子的教育,社会对于子女的教育,也予以普遍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