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6809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人教版选修2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自我小测1红海将会不断扩大,是因为红海位于()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共同张裂处2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A裂谷 B海沟C大陆坡 D岛弧链3有关海底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洋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岛弧和海沟分布于洋盆中C洋中脊是洋壳的诞生处D岛弧与海沟是独立的读部分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第46题。4处的海底地形为()A洋中脊 B岛弧C海沟 D洋盆5中年龄最老的是()A B C D6处的海底地形是()A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B地壳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

2、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C大洋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的D相向运动的大陆板块彼此接近而形成的读某大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完成第711题。7关于图中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底全部属于一个板块B板块边界都是俯冲消亡边界C西侧多岛弧,东面多高大山地D边缘地壳稳定,内部多火山、地震8图中表示洋中脊的是()A B C D9图中洋底地层年龄最老的是()A B C D10图中是()A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而形成B地幔物质从裂谷涌出,冷却凝固而形成C新洋壳推动旧洋壳向两侧推开,洋底扩张而形成D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11关于图示区域东部甲处的高大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乞力马扎罗山成因相同B太平洋板

3、块隆起而成C与处板块边界类型相同D形成过程与南极洲板块无关读某大洲局部地区图,完成第1215题。12图中甲大洲南部的坦噶尼喀湖南北狭长,岸陡水深,形成了深度仅次于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深水湖,被称为“非洲大陆上的马里亚纳”,该湖泊的成因最有可能为()A火山口积水而成B冰川侵蚀C板块张裂D陆地隆起海沟变成湖泊13图中乙区域所属板块为()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14从受力情况看,甲、乙之间的板块边界类型()A与日本海东面相同 B与洋中脊相同C属于海洋边界 D属于陆地边界15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岸线平直,港湾少B北部沿海,红树林随处可见C北部河口,海岸线退缩D东部海峡

4、附近,海盗猖狂16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经分析,图中整体向东位移近3米。读西北太平洋部分遥感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海底地形是什么?(2)读图分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3)运用板块运动学说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解析:第(1)题,通过区域定位、离大陆远近遥感地图色彩深浅情况,综合判断分别为大陆架、岛弧、海沟、洋盆。第(2)题,岛弧外缘通常伴有狭长而深凹的海沟。第(3)题,日本岛弧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交接处,地质不稳定,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17(研究性学习)2013年9月1日,“极地探险之旅”北极科考夏令营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选拔了30名优秀青少年,组成科考

5、团队。由中科院专家带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讲解、实地观察和科学实验,在探险活动结束后完成科研课题。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负责路线和行程的安排,保证探险考察活动的科学价值和行程安全。下图为某小组同学绘制的科考船经过的某海域水深示意图。(1)如果该海域有岛弧,最可能在_(填序号)水域。(2)上图所示各海域中,海水最深的是_(填序号)。(3)请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A海域多火山的原因。(4)某同学说,海域下的地层年龄距离海域越近越年轻,并基本以海域为轴左右对称。你认为他所说的有道理吗?并简单说明原因。答案1解析:红海位于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之间,非洲大陆处在非洲板块上,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答案

6、:C2解析: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答案:A3解析: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和海沟分布于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地带;岛弧的边缘往往与海沟相连。答案:C46解析:该组题以部分海底地形示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的相关知识。第4题,处洋壳向两侧运动,为洋壳诞生处,是洋中脊。第5题,洋中脊为洋壳形成的地方,年龄最小,距它越远,年龄越老。第6题,处海底地形为洋中脊,它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答案:4A5D6A711解析:第7题,图中大洋为太平洋,洋底分属多个板块;太平洋中的板块边界主要为消亡边界,也

7、有生长边界;太平洋边缘为板块交接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故A、B、D三项错。第8题,处海底岩石年龄最轻,且向两侧变老,洋中脊是洋壳的诞生处,岩石年龄最新。第9题,根据图中地层年龄的数值,图中地层年龄比的老。距洋中脊较远,地层年龄比的老。第10题,为洋盆,是洋底扩张而形成的。第11题,乞力马扎罗山为火山喷发而成,甲处为安第斯山,由板块挤压而成,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7C8A9D10C11C1215解析:图中甲为非洲,乙为阿拉伯半岛。坦噶尼喀湖为裂谷湖,由板块张裂而成。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甲、乙之间为红海,处于板块生长边界,与洋中脊相同。北部海域为地中海,纬度较高,没有红树林。答

8、案:12C13C14B15B16答案:(1)是大陆架,是岛弧,是海沟,是洋盆。(2)岛弧、海沟分布于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带,岛弧分布于大陆坡前缘,岛弧外缘通常伴有狭长而深凹的海沟。(3)日本岛弧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交接处,地质不稳定,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17解析:该题以北极科考为问题背景,综合考查了海底地形的类型和成因。根据水深可以判断海域依次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中脊、洋盆。第(1)题,岛弧分布在大陆坡的前缘。第(2)题,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而向大陆板块下俯冲,并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海沟,是海域中水最深的区域。第(3)题,海沟是板块的分界线,是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比较活跃。而A处靠近海沟,位于板块交接处附近,故地壳也比较活跃。第(4)题,海域两侧水都很深,因此它底部为洋中脊,是洋壳形成的地方。答案:(1)(2)(3)A处为大陆坡,位于板块交接处附近,地壳比较活跃。(4)有道理。海域底部是洋中脊,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可知,它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是洋壳形成的地方。随着地幔物质不断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新洋壳不断形成,并随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因此,洋底地层的年龄随距洋中脊的距离增加而变老,并基本以海域为轴左右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