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76785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日报关于幼儿教育的报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禅城一家幼儿园门口,家长们骑自行车接送小孩回家。/佛山日报记者丁铨摄禅城一家幼儿园门口,一名家长带着小孩走出校门,小孩微笑地看着气球。 /佛山日报记者丁铨摄早托养,霸学位,低龄幼儿春季插班成潮拔苗助长,幼儿教育岂容盲目跟风两岁三个月大的幼儿就争着要上幼儿园,幼儿园春季插班成风,纵然有着很多现实的无奈,但也无改家长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内心焦虑。 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竞争心态”的盲从当中,谁也静不下心来仔细想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优质学位?是更早地接受教育?也许都不是。值得借鉴的是,很多国外的孩子被允许顺从自己的天性快乐地成长,他们的父母也从不担心孩子会因此输在起跑线上

2、,事实证明,他们同样优秀。幼儿园新生入学远在秋季,但不少家长已经在春天里发愁为孩子找插班学位。随着全市学校幼儿园的开学,近日,不少妈妈们都聚在网上热烈讨论着让幼儿春季插班进入幼儿园这一话题。家长需求迫切,我市幼儿园春季插班生学位数额却少得可怜。综合对孩子身心成长的考虑,专家建议孩子应在年龄合适、交流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再上幼儿园,家长切勿盲目跟风。故事:再等到秋季就太迟了?近日,在禅城区一事业单位工作的舒小姐一家正忙着启动自己的人脉关系寻花问路,为的就是给孩子找幼儿园春季插班。舒小姐的孩子过年后就3岁3个月大,正是适合上幼儿园的年龄。之前,有很多人告知春季插班很难,都劝她让孩子去年秋季入学,但舒

3、小姐担心,“去年秋季入幼儿园孩子就太小了,也怕过冬天容易生病。” 现在到了春天,天气比较暖和,小孩入园的年龄已经达到。此外,舒小姐家里也不请保姆了,只有孩子的奶奶在家带孩子。因此舒小姐希望孩子能在春季插班入园,尽早有专业的幼教老师来教育小孩。去年9月入园太早,今年9月入园则太晚,这是很多年底生的孩子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也成为很多家长要求春季插班的主要原因。像舒小姐的孩子,如果要等到秋季入园,孩子就快4岁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是部分家长考虑提早入园的原因之一。家住罗村的网友“kk猪”也在准备给2岁3个月的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觉得孩子的各方面比同龄小朋友差,早点去幼儿园希望能跟上其他小朋友。”析

4、因:多读半年只为霸住学位?不过,在这些担心忧虑之外,幼儿园春季插班成风还有更加现实和重要的原因。有家长担忧,在秋季入学学位竞争更大,希望趁在竞争较小的春季插班入读。祖庙街道幼儿小霏的爷爷奶奶为了能“霸住”公办幼儿园的学位,要求其父母在3月份送孩子插班,就算多交钱多读半年幼儿园也在所不惜。家长心中打好如意算盘,现实情况却难尽人意。春季插班生需求迫切,但在我市能提供学位的幼儿园几乎难见。“公立幼儿园学位还没有音讯,我要到民办幼儿园找找关系了。”舒小姐花了半个月到现在还没找到接收孩子的幼儿园,心里着急。昨日,记者也致电了禅城、南海、顺德等地超过十家公办及民办幼儿园,均表示他们没有招春季插班生。禅城区

5、城南的一家幼儿园园长向记者表示,该幼儿园近七年基本没招过春季插班生,“主要是因为春季没有学位空缺。”对此,教育部门回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平时如有缺额,可随时补招。但不能超额招生,否则就是违规办学。市教育局基教科姚汉强表示,绝大部分幼儿园在秋季招生时就基本满员,没有空余学位,所以很多幼儿园都不敢在春季招收插班生。现实:0到3岁幼儿托管无门?其实,“没人带”也是双职工家庭选择提前送孩子入园的重要原因。如舒小姐一样,家里不请保姆,孩子平日在家只有爷爷奶奶在照顾,恐怕较难教好。网友“荞麦0086”也因为孩子在家容易哭闹,而且老开着电视机看VCD,所以才希望早点送幼儿园,让老师教导养

6、成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在家看坏眼睛。有家长认为,年龄小的孩子插班入园会更受老师关注和照顾。桂城街道的家长阿睿选择插班是考虑9月份入学的人太多,小朋友刚到幼儿园都会不适应,担心太多孩子一起哭,老师会照顾不来。如果不出现全班一起哭闹的情况,孩子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目前,我市幼儿园主要满足3到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而0到3岁的儿童则可进入幼儿园小小班或托儿所,或早教中心进行托养。然而实际上在佛山,托儿所难觅。小小班是幼儿园办园有余力的情况下拨出教师、保育人员以及学位额,为0到3岁儿童开设的,学位非常有限。同时我市托儿所数量甚少,市教育局方面也没有全市托儿所的数量统计,但姚汉强表示,越来越多社会

7、开办的早教中心正可承担着托儿所的功能,满足家长的需求。但早教中心不需要在教育部门备案,教育部门难以监管,因此良莠不齐,而且收费高昂。(佛山日报记者 陈淑妍)公说 公 理 超5成网友反对提前送孩子插班入学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随着全市幼儿园开学,近日,春季幼儿园插班现象也备受关注,争夺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家长们最关心也最焦虑的事。幼儿进幼儿园是否越早越好?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提前送孩子入学的插班现象?昨日下午,佛山日报官方微博佛山日报发起话题调查。截至晚上10时,共有31人参与投票,22人次参与转发和评论。其中超过5成的网友反对送孩子插班入学,认为起点不同,孩子易

8、被孤立,自信心受挫。只有2成网友赞成送孩子插班入学,认为这样可以使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而且比别人先起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大头仔Ivan”说:“我的孩子两岁进的幼儿园,小孩也很开心。因为每天都有很多小孩和他玩,而且幼儿园也又不缺玩乐设施,小孩除了可以学会交流,身体也得到锻炼。”但这样的例子未能说服网友“问道的猫”。他认为,孩子的童年本该在嬉戏玩耍中愉快度过,这也是一个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过程。作为家长,过早地干涉子女的童年,将来会追悔莫及!而网友“唐人街”也担心,提前入学的孩子自信心容易被抹杀,内心可能会出现跟自己年龄不符的表现。他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提前入学。家长要

9、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遵循规律,顺其自然地成长。”在教育资源有限,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家长们多会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但家长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正如网友“西岚”说:“对于这些年轻的生命来说,家长们更该关心的,难道不是他们的自由与天性吗?” (佛山日报记者 石野樵)幼儿园现春季插班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家长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是让孩子早受教育,还是提前进入好学校争抢学位,在很多家长看来,这绝对是明智之举,然而,这真是孩子成长成才所必需的吗? 诚然,当前优质学前教育学位紧张是不争的事实,而社会竞争的激烈,也逼迫着家长们必须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优秀。但是,这样

10、未必就能保证孩子一定优秀。李天一不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吗?当前存在着一种社会风气:孩子从小就要参与竞争,不然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难成大器。竞争被炒得火热,如悬在孩子头顶的利剑,必须时时刻刻警惕,让人们陷入一种病态的紧张之中。于是,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也演化为一种集体焦虑。然而,在为竞争挤破头之余,是否也应该理性冷静地思考下,孩子成长甚至变得优秀,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教育孩子前提还是要遵从孩子的天性,给孩子成长发展的空间和自由,这应当成为每个家长的必修课。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在孩子还年幼,心智尚不健全时,更应该顺从他们的天性,无忧无虑地成长。渐渐长大

11、时,因材施教,根据兴趣爱好给予引导扶持,就算不优秀,也一定会健康成长。相反,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让孩子时时处处参与竞争,无异于违背天性,揠苗助长。父母的一片苦心很有可能沦为一厢情愿,甚至会适得其反,惹来孩子的厌恶和抵触,一片苦心化为泡影不说,最终可能反误了孩子。少一些束缚孩子,别让他们被竞争所绑架,在体质上、品德上、心理上为孩子的成长多做准备,远比盯着优质学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成才。国外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延伸 阅 读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愿望。为此,他们不惜改变,甚至打断儿童成长的规律。国外的儿童教育却是另一套做法,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比孩子享有自由和天性更重要的了。德

12、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德国宪法立法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在德国,幼儿园不接受三岁以下的孩子,这期间基本都是自己的母亲带。三岁至六岁的小孩上半天幼儿园,他们主要是学习手工制作、捏橡皮泥、画画、唱歌、做游戏、运动之类的,小孩子在幼儿园从不学习字母和算术。德国的幼儿教师是接受了三年职业培训,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但是最主要的是有严谨的法律,虐待儿童是会被指控的。日本:加强对父母的教育在幼儿教育这一环节中,日本比较注重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指导,比如开办“母亲班”、“双亲班”等。学习班分两种,一种是以婴幼儿的父母为对象的学习班,另一种是以即将做父母的

13、人为对象的学习班。学习内容大致是幼儿心理学、生理卫生、家庭教育原理等。在日本的幼儿园里,除了会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生活常识之外,其一大特点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玩乐来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英国:玩是孩子的第一要务“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英国努力保护和鼓励着这一天性,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在英国的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都有大段可以“疯玩疯跑”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到这个时候,刚才还坐在教室里文质彬彬的“小绅士”和“小淑女”们,一下子就变成了十足的“野孩子”:把自行车骑得飞快把秋千荡得比天高把拖斗车玩得咔咔响把滑梯变成脚朝上趴着滑下的

14、大玩具每个孩子都可以尽情地跑闹笑,只要孩子不累,再大的运动量,老师都不限制。观点 速 览德国教育家、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福禄培尔儿童教育应当顺应自然人的生命和教育不应被视为是固定和静止的。教育必须适应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的兴趣和愿望,以及个人能力为基础,而不应该是外来因素强加的。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儿童文学作家、教育慈善家郑渊洁晚接触知识有利想象力发展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

15、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博士、国际学前教育学会委员徐玲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家长需先补课要治理好幼儿“抢跑小学”的现象,靠严厉的措词和声势浩大的打击行动是不够的,必须广泛宣传教育规律,给家长“补课”,让家长、老师明白,幼儿“抢跑小学”以及“虎妈”、“狼爸”、“鹰爸”的极端教育方式是不当的,不能只追求“成功”而无视孩子生长发育规律和教育规律。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入幼难”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农村,由于公共财政经费不足,幼儿园的数量要少一些。在城市,主要是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城市中的孩子并不是没有幼儿园可以上,而是能满足家长需要的幼儿园太少了。很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公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好、收费又低,但这样的资源太少了,很难争取到。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