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76533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有无相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无相生课后篇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 B.起于累土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死而不亡者寿解析A项,“见”同“现”;B项,“累”通“蔂”;D项,“亡”通“妄”。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伐者无功伐:自我夸耀。B.强行者有志强:勉力,竭力。C.其未兆易谋兆:预兆,征兆,迹象。D.柔弱者生之徒徒:通“途”,路途。解析D项,徒:同类。答案D3.下列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以圣人犹难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兵强则灭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

2、以:介词,表凭借,用;介词,表原因,因。则:均为连词,相当于“就”。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为无为,事无事名词用作动词,做事B.味无味名词用作动词,品尝滋味C.是以圣人犹难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D.死而不亡者寿名词用作动词,长寿解析B项,“味”应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滋味。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

3、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死而不亡者寿寿:寿命。B.报怨以德报:回报。C.是以圣人犹难之难:以为难。D.夫轻诺必寡信轻:轻易。解析A项,寿:长寿,指活得长。答案A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死而不亡者寿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B.图难于其易师不必贤于弟子C.人之生也柔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草木之生也柔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解析B项,介词,从/介词,表比较。

4、A项均为转折连词,可是;C项均为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D项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B7.下面关于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体现了他“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作长寿了。B.老子反对急躁冒进,主张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C.老子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草木有生命时也是柔软易断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枯

5、了。因此,老子主张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D.“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了奉告,希望人们不作为,一切以无为胜有为。解析D项,“希望人们不作为,一切以无为胜有为”错误。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参考答案(1)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2)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

6、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

7、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适周适:前往。B.去子之骄气与多欲去:离开。C.言道家之用用:作用。D.因家于齐焉家

8、:安家。解析B项,去:抛弃。答案B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可以用来说明“老子,隐君子也”的一组是()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A.B.C.D.解析明确指出老子的籍贯,是老子对孔子提到的人的看法,均指出老子品行出众、自隐无名,是老子后代李假的行为。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

9、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解析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答案A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

10、岁而霸王者出焉。(3)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参考答案(1)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2)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3)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早已经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

11、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没有好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

12、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

13、,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会归于“正”。三、语言表达13.下面是一则首届“中华泰山诗词大会”组委会拟发给某校的邀请函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或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首届“中华泰山诗词大会”将于11月2229日隆重开幕。组委会向贵校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发出诚挚邀请。届时,您将会看

14、到师生们精彩的诵读表演和才艺展示。您也可以牛刀小试,一展诗词诵读方面的才华。同时也希望各位能对“中华泰山诗词大会”的后续举办提出一孔之见。解析“将于11月2229日隆重开幕”中“开幕”使用不当,“开幕”指一件事,一种情况的开始,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中“开幕”,应该是“举行”;“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中“各位”与“们”重复,可留其一;“看到师生们精彩的诵读表演和才艺展示”中“看到”与后面“精彩”等内容不和谐,精彩的内容一般使用“欣赏”;“您也可以牛刀小试”中“牛刀小试”使用不当,“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与情境不合,可以改为“登台

15、表演”;“希望各位提出一孔之见”中“一孔之见”使用不当,“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见解,是谦辞,用于自己,此处谦敬不当,可以改为“宝贵意见”。参考答案将“开幕”改为“举行”;删去“各位”或“们”;将“看到”改为“欣赏到”;将“牛刀小试”改为“登台表演”;将“一孔之见”改为“宝贵意见”。14.下面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第二代会徽,请描述其构图要素,并说明构图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可知,图案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第二代会徽。从整体看,图案由龙、鹰、太阳、奥运五环及亚奥理事会的英文名称构成,而联系中华文化传统可知,龙、鹰分别代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象征亚洲各国;而太阳的热烈、力量又让人联想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蓬勃发展的期望,由此可联想到团结合作、蓬勃发展的寓意。参考答案构图要素:一条飞舞的龙和一只腾飞的鹰(凤)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圆环,将一轮绽放光芒的太阳包围在其中,下方是奥林匹克五环,紧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