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7642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一、赤潮成因1、人为原因:化学原因。营养性污染物来源: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岸农业生产超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积累 于土壤中,随江河排泄于海洋或湖泊; 陆地水体周围牧业活动;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现代化工发展,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 污水(日常生活淘米、洗菜、洗衣、洗澡、排泄物冲洗的生活污水也 含有较多的氮和磷。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使生活污水含磷量很 高。)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 严重。近海过度海水养殖向水域投放饵料,导致海湾、浅海区营养物质 增多。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较多的有利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氮和 磷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

2、入2、自然原因:(1)地形:海湾、浅海海域相对封闭,水体交换能力弱,自净能 力差;形状或轮廓,如渤海湾C形海湾,喇叭形海湾。海温和盐度。(2)气候水文气象:干旱少雨,光照足;风力小;海流缓慢;春 夏温暖季节水温较高,加速生物新陈代谢,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和繁 殖。气候异常:如温室效应(3)生物原因:引起赤潮的藻类生物的暴发性繁殖或大量聚集产生 赤潮。二、危害1、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破坏了海洋中的正 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2、赤潮对海洋渔业(养殖业、捕捞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1)赤潮生物吸收阳关,遮蔽海面,水体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 亡。(2)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

3、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 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3)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 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4)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 鱼、虾、贝类等生物。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可能随食物链转移引起人类中毒或 死亡。三、防治:预防方法: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及城镇 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严防污染及富营养化;农业生产限制使用化肥、农药;禁止生产洗涤剂企业生产含磷洗 涤剂;改善水质和底质生态环境,含氮和磷的污水中种植芦苇、蒲草 等;选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的养殖品质进行混养、轮养、立体种植; 在发生赤潮时,不引水排灌;育苗最好用沙滤池过滤的水或沉淀池沉 淀后的水;控制有毒外来赤潮物种侵入。治理方法:在赤潮发生的区域,泼洒化学药品如硫酸铜杀灭产生 赤潮的藻类;泼洒黏土吸附藻类;在海水养殖区域周围海底铺设通气管,利用机械设备向养殖区人 工增氧;把赤潮与养殖区隔离开来,达到防御的目的;利用机械设备 把含有赤潮生物的海水吸到船上过滤;围栏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