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宪法学心得体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76143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宪法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宪法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宪法学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宪法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宪法学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宪法学心得体会 一、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了中国宪法修正案,这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含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确保。这次修改宪法,坚持中央提出的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足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严格依法办事的标准,表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政治和讲法制的统一。经过这次修改,中国宪法愈加完善,愈加符合国情,愈加反应时代精神,愈加适应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2、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必将更加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二、新宪法把“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写入宪法,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看法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为落实落实“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提供了宪法保障。确立“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反应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表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十一届三中金会以来,我们党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正确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坚持和利用

3、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提供了法律保障。深入学习和落实实施宪法,对落实依法治国基础策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含有主要意义。三、应全方面正确地领会和把握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牢靠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应全方面正确地领会和把握在统一战线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主要意义,坚持党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各项方针政策,最广泛、最充足地调动一切主动原因。要全方面正确地领会和把握党和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经济制度,促进多种全部制

4、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充足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全方面正确地领会和把握保护公民的正当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科学内涵,在加紧经济发展和不停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进程中,根据法律要求,切实保护全体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要全方面正确地领会和把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科学内涵,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停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四、我们要把学习新宪法同实践“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结合起来,同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计划结合起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方面发展。五、充足认识了宪法的主要地位和这

5、次修宪的重大意义。宪法是中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国结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宪法集中反应了中国各族人民长久奋斗的结果,要求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础权利和义务和国家生活中最主要的标准,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法律效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关键地位。对1982年宪法进行的第四次修改声是中国宪政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次修宪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中央提出的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足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严格依法办事的标准,表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政治和讲法制的统一,反应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使宪法愈加完善,愈加适应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立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愈加能够发挥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修改后的宪法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方面进步,含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