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61369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 (综合 )应急预案德阳正光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德阳正光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应急预案体系1.5 应急工作原则2.危险性分析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分析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 组织机构与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3.2 指挥机构及职责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2 预警行动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5.2 响应程序 5.3 应急结束5.4 应急结束程序6. 信息发布6.1 信息发布原则6.2 信息发布形式7. 后期处理7.1 现场后期处置7.2 情况报告7.3

2、 应急总结8. 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8.2 应急队伍保障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4 经费保障8.5 其它保障9. 培训与演练9.1 培训9.2 演练10. 奖惩11. 附则11.1 术语和定义11.2 应急预案备案11.3 制定与解释11.4 应急预案实施12 附件及附图12.1 现场处置方案( 1)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德阳正光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生产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

3、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单位突发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 确保单位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与社会危害,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 年主席令 7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 年主席令 2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1998 第 4 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93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373 号)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 1

4、 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 17 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11 )关于开展民用工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 xxxxxxxxx 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机械伤害、火灾、触电、自然灾害等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风险的评估结果, 建立针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由 xxxxxx 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1 个、生产部门现场处置方案 4 个构成。(见下图)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机火触自械灾

5、电然伤安害事全灾事故事害故故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 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1.5.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公司负责统一协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各所属部门、办公室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1.5.3 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部门必须做出迅速反应,果断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同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公司及上级部门根据事故情况做出判断,决定响应行动。1.5.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

6、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与日常演练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工作。1.5.5 采集信息,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多元化获取事故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能力。2. 危险性分析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分析公司是一家石油机械(组)配件(API Spec 6A/APISpec 6D 阀门及 APISpec 7K 泥浆泵配件等)设计、制造、销售企业,位于德阳市旌阳区孝感镇太平村。从业人数 100 人左右,主要产品为石油机械(组)配件,活动具有以下

7、特点:产品的固定性低, 生产涉及面窄; 人员、生产机械设备相对稳定; 由于这些特点,生产活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相对不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 危险源:主要危险源为机械伤害、触电、火灾、自然灾害等。2.2.2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2.2.2.1 机械伤害事故危害分析机械及非机械加工,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发生机械伤害事故。2.2.2.2 触电事故危害分析电气设备因维护、使用、保养不当,安全管理不严,非电工作业人员装修电器设备和线路,违反操作规程,检修前不验电及悬挂标志牌制度等极易发生触电事故。2.2.2.3 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电器短路等均可引

8、发火灾爆炸。油料、纸、木制包装物等易燃品与火能燃烧并能发出有害气体,因此存放时必须远离火源。2.2.2.4 自然灾害事故危害分析暴雨、大风、暴雪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给公司的公共财物、机械设备等造成损坏,甚至停电、停产。(1)地震强烈地震能对建(构)筑物、设备和管道造成破坏。(2)雷击建筑物避雷设施接地不良或放静电接地电阻过大,就有可能遭受雷电侵袭破坏,电器设备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等。( 3 )气温在高温、严寒环境下,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中易出现操作失误。大雾天气可能导致生产运输及员工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伤害。( 4 )强风遇强风可能造成建筑物构件飞落,导致人员受到危害。( 5 )暴雨暴雨可能

9、造成公司内排水沟排水能力不足,导致公司生产设施、设备、财产损失。3. 组织机构与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德阳正光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由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公司所属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结构框图如下:组长:周宁康副组长:叶兆祥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杨光德事故抢险救援组长:杨光德人员救护组长:苏丽后勤保障组长:林峰善后处理组长:叶兆祥事故调查组长:蒲武汉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德阳正光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及职责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和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总经理为总指挥,叶兆祥董事为副总指挥,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全面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

10、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或授权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的权力。总指挥:周宁康副总指挥:叶兆祥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设备管理员。3.2.1.1总指挥(副总指挥)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并审定签发公司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 2)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3)下达公司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4)负责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统一协调应急资源;(5)审定对外新闻发布材料;( 6)审批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费用。3.2.1.2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设在生产部办公室,生产部长即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 :(1)负责检查监督公司所属各生产部门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准备工

11、作情况,并负责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2)组织公司应急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3)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4)完善应急救援规定的各项工作。3.2.2 公司所属各部门应分别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部门部长即为组长,负责协调本部门的应急救援工作。3.2.3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救援组、人员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工作组、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各小组的主要职责如下:3.2.3.1现场救援组以事故发生部门为主, 有关部门配合, 组成现场救援组。 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

12、绘制现场简图并作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排除险情,抢救遇难、遇险人员和公司财产。3.2.3.2人员疏散组以事故部门为主, 安全责任人组织安全人员及时有序沿安全路线撤离事故现场,保证人员及时全面有序撤离事故现场。3.2.3.3医疗救护组办公室负责人牵头,组织人员配合医护人员对受害人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并负责现场的救护和伤员的护送工作。3.2.3.4善后工作组以事故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组成善后工作组。负责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 按国家政策负责遇难者及家属的善后处理和受伤人员的善后工作。3.2.3.5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牵头,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 安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并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责任界定,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上报等工作。3.2.4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及职责各部门应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部门负责人为组长,若部门发生事故,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 及时向公司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4. 预防与预警公司、各所属部门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