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5982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优题小狂练(5)李仕才一、选择题1、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Y(g)3Z(g)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解析:A项,分析图像,X的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减小到最低,这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后增大,这是平衡的移动过程,升高温度,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使平衡常数减小,故A错;B项,M点温度高,

2、故反应速率快,B错误;从开始到Q点是正向建立平衡的过程,转化率逐渐增大,从Q到M点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使转化率降低,Q点最大,故C正确;平衡时再充入Z,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的,故体积分数相等,D错。答案:C2、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YZW初始浓度/molL10.50.600平衡浓度/molL10.10.10.40.6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解析: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100%80

3、%,A项正确;B项,从表中数据可推出其反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例为0.40.50.40.64546,B项正确;C项,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项正确。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B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c(OH)也减小解析:A.水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该使用可逆号,电离的方程式应为H2OHOH,错误;B.若溶液的温度不是室温,则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错误;C.水是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

4、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由于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c(OH)增大,错误。答案:C4、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 Dsp3,氢键解析:由石墨的晶体结构知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故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答案:C5、六苯乙烷为白色固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苯的同系物,

5、易溶于有机溶剂中B它的分子式为C38H30,只含有非极性键C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三种D它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解析:A项,六苯乙烷分子中含有6个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错误;B项,六苯乙烷的分子式为C38H30,含有CC非极性键和CH极性键,错误;C项,六苯乙烷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一氯代物只有三种,正确;D项,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则甲烷中的H原子被其他取代基取代后的产物中也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甲醇(CH3OH)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某实验小组向一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和3 mol

6、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0,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温度T1、T2、T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a、b、c三点对应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a)、M(b)、M(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答案T1T2M(b)M(c)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则T1T2”或“”)Ka(苯酚),其原因是_。答案:(1)ad(2) 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