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59153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和反响”反响热测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 化学反响原理表达的课程价值取向化学反响原理选修模块的设置目的是通过争论化学反响与能量、化学反响速率、化 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探究化学反响的规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响原理在宏观层面上反映现代化学最根本的争论思想、方法、结果,使局部学生获得学习现代化学所需要的、比较全面的训练,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养专业人才。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化学反响原理模块教材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展:生疏化学变化所遵循的根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 道化学反响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争论中的应用;赏识运用化

2、学反响原理合成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展合理的解释;增加探究化学反响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争论化学的志向。2.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节内容属于热化学根底学问,主要解决中和反响热效应的测量问题。在必修 2 以及前一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学问,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的 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确定的生疏,本节是在此根底上的扩展和提高, 从必修的宏观和定性提升到微观和定量的要求。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两个第一:第一 次全面接触化学定量测定试验;第一次对化学反响现象从试验与理论角度全面

3、定量争论,探 究化学反响本质规律。本节内容层次鲜亮,层层推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了理论学问还要会理论联系实际灵敏运用,而不是把学生当作 学问灌输的对象,而且与生活联系亲热,强调以人为本,表达课标精神。3. 本节课内容的系统和特点本节内容规律性强,表达学问的规律挨次。教材首先在第 6 页设置“活动与探究”,通过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响的反响热的试验,让学生切身体验测量化学反响的反响热的方法;然后通过争论问题5,理解测定反响热的根本原理;再介绍科学家准确测量反响热的方法,引导学生生疏科学探究的严格性。4.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江苏省的化学反响原理教学指

4、导意见中对“反响热的测定和计算”教学要求如下:通过测定“中和反响”反响热的测量试验,理解测定反响热的根本原理,根本要求说 明初步学会测定反响热的试验方法。反响热测定的其他方法不作要求因此确定“中和反响”反响热测定的试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测定“中和反响”反响热的根本原理是本节学问的难点。学情分析:化学反响原理选修模块的学习对象是对化学有兴趣或将升入大学学习理科的学生。学生通过化学反响原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对化学反响的生疏,能够具有大视野,能够 多角度地以高观点分析化学反响。从学问层面上看,学生已经把握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关系,他们格外想知道利用什么方法可测得这些反响热,从而调动他们对学问的求知

5、欲。从力气层面上看,学生具有独立或合作完成简洁的试验探究活动,并具备用已有学问解决简洁问题的力气。从教学设备看,绝大多数学生家庭拥有宽带网络,可以登录学校学校英才孵化网,进展微课自主学习,学校有将来教室、平板电脑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处我测评,为化学教学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供给了硬件条件的保证。由于学生原有学问根底不同,试验操作力气不同,因而学生对试验原理的理解、试验操作的完成上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进展调整,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学生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完成有机结合。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通过学习测定“中和反响”反响热的试验操作,理解测定反响热的根本原理,初步学会测定反

6、响热的试验方法。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中和反响”反响热的测定活动,让学生体会定量试验争论方法对争论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2) 通过“课前微课学习、课堂问题争论、试验探究、数据记录和处理、课堂自测等”的探究过程,培育学生动手、动脑的力气以及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的力气。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充分利用试验手段,启发学生通过试验、观看、思考、探究,获得感性生疏,利用归纳、演绎等方法上升到理性生疏,获得规律。(2) 通过小组争论,培育学生的思维力气、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倡敢于质疑的,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教育思想。(3) 通过小组共同试验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探究意识,培育科学探究的品质,学习

7、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重点、难点:“中和反响”反响热测定的试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测定反响热的根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是本节学问的难点。教学预备:1. 学生家庭的网络:用于课前的微课学习2. 学校将来教室:用于课堂教学课件的播放、学生网络自测、课堂教学过程录像。3. 化学试验仪器、药品:(1) 主要仪器:量热计自制,学生分组试验用,8 组、50mL 量筒8 组2,共 16 个、数字试验仪含爱迪生数据采集器及配套温度探头和磁力搅拌器4 组,(2) 药品:0.50molL1 盐酸、0.50molL1 氢氧化钠溶液教学过程:本节课承受翻转课堂形式,具体过程如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录制试验视频:视频中,教师一

8、边演示试验,一边对试验操作的关键点和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学生首次接触定量测定的试验课,为了帮助学生上网学习微课:更好把握定量试验活动一课 前 预备意点作出说明; 制作微课:介绍了中和反响热 ,并且将试验视频嵌在其中。上传微课:将微课上传到学校英才孵化网预备试验:预备分组试验和演示试验的药品、仪器教师组织学生争论, 并且将学生争论得出的结论用 PPT 投影。登录学校英才孵化网,通过微课自主学习“中和反响”反响热测量,观看试验视频了解试验操作要点。提出问题:思考微课中的提示性问题,记录微课学习中不理解的问题。1. 学生回忆课前微课自主学习的试验2. 学生分组争论以下问题:试验过程中测定了哪些

9、数据?利用测得的数据是如何计算中和反响反响热的?学生进展其次阶段分组争论:为了正确测定需要的数据,试验操作中应留意哪些操作要点?1. 手机录制视频;2. 用电脑录屏软件录制微课;3. 学校英才孵化网平台4. 学生家庭网络5. 试验仪器的根本方法,本节课承受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利用微视频的优势,课前让学生学习中和反响热测量的根本原理,观看试验视频,了解操作的要点和留意点,为课堂教学更找到教与学的起点与着力点,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仅通过课前的微课学习,由于各同学的理解力气不同, 可能学生对原理、操作要点和关键点环节二: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师 生 研 测定数据及计算原理:利用教 室的

10、多屏显 示功的理解深度不够,通过争论,期望帮讨 自 主学 习 中碰 到 的问题用简易量热计时,试验操作的关键点动作快;留意点是搅拌时不能将液体洒到量热计壁上;要点是温度计读数要等温度稳定后。利用数字仪进展测定测定时,要留意电脑的正确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争论操作中通常涉及的问题,进一步理解原理:能否用一般玻璃棒代替环形玻璃棒搅拌混合液?或者用振荡的方法混匀溶液?测定各溶液的温度时,能否用不同一支温度计?测定完酸溶液的温度后,确定要先清洗并擦干温度计,然后测定碱溶液的温度,为什么?能,将几组学生的讨 论结论同时投影助学生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下面进展自主试验,同时通过多屏显示,可以比较各组争论的状况,

11、由此得出结论,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争论素养。巡察、引导、订正学环节三: 生的操作错误。试验小组合作,进展“中和反响”反响热的测量试验。其中 4 组用数字仪测定温度变化,4 组用温度计测定温度变化。量热计、数字仪等实 验仪器、.磁力搅拌器。通过试验培育学生应用试验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力气,培育学生观看适时拍摄各组学生试验的照片。1. 帮助学生理解:1. 数据记录力。通过手持技术试验使用培训学生的读图、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力气; 了解现代试验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对试验周密度、严格性的影响。比热容的单位为实Jg-1-1;验起始温度平最高温度差反响液的比热容次HClNaOH温度均t /t/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近似于

12、水的比热容 4.18Jg-1-1数t1/t2/值31利用教 室的多屏显 示功处理科学数据的一环节四:的缘由;H 的单位为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我们只进展一次试验能,将几组学生的测 定数般的方法;进展科学数据记录、数据实 验 数kJmol-1;2. 数据处理:据同时投影, 分析和数据计算的据 记 录H 的计算公式。依据以下反响:以此比 较测根本训练等;形成和处理2. 巡察、指导,遇HCl?+NaOH?NaCl?量的准确性。 “量”的概念;提到共性问题时进展全班讲解。3. 对学生操作进展拍摄,度上传。+H O?Hx kJmol -1 2依据计算式:求出 H,并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上传测量数据。用

13、ipad 上传试验照片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上传学生试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我们测得的数据与中和反响热的理论值 H 57.3kJmol-1有确定的差异?如何改进?引导学生观看书本通过争论,帮环节五: 拓展P7 图 15 中周密的量热计师生共同探讨:分析数据消灭误差的缘由。助学生现代技术对化学科学进展的推动作用,培育学生此方法能测量准确度较高的缘由什么?利用将来教室资源库中的检测题教师科学争论的意识。促使学生进 行环节六: 课 堂 反准时进展个别辅导。师生共同探讨:事先预备进展自我测试、评价。1. 学校将来教室网络自我测试,自我评价学习的效果,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巡1. 学生在自主

14、检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馈平台;视课堂,进展分小2. 能否用硝酸代替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展中和反响热的测量试验?2. 平板电脑。 组或一对一答疑解惑,进而对学生实施共性化辅导教学反思1. 设计思想(1) 利用信息技术,将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中和反响热的测量试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定量测定试验,且操作要求高,因此,采 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利用微视频的优势,课前让学生学习“中和反响“反响热测量的根本 原理,且观看试验视频,了解操作的要点和留意点,为课堂教学更准确地找到了教与学的起 点与着力点,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课中再让学生自主练习操作,把握操作 技巧,测量试验数据,教师巡察、引导、订正学生的操作错误。特别对于试验力气较弱的学生,教学效果会更好。(2) 将数字化试验与传统试验教学整合。中和反响热的测量试验中由于简易量热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