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754654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课时1授课日期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讲述爱迪生发明大王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提倡自主提问,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提问和搜集课外历史资料,充分展现课文中有 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 从中感受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 不拔的毅力和勤奋

2、好学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 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原理。认识 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 上实现的。教学重难点1、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内容方面的重点。2、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学生结合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能够通过 小组合作和讨论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阅读法预 习 要 求1、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领域出现了的新热潮,主要包括的发现和应用、和的创制、的出现、的发明与应用,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2、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为核心的革命,此后,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

3、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跨入了。3、 爱迪生是国人,发明了,人们称他为。4、 由于使用电力,各工业部门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讲入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1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每当冋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 用微波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学生发言)请学生再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类似的例子。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 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产 生了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2 学习新课一、 人类对“电”的认识其实人类最初对“电”的认识是从天空中的“闪电”获得的,知道

4、它是一种会发光、发热、伴有声响、可以杀 人毁树的力量,由此产生了“雷公”“电母”的传说。那么,人类对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请同学们 阅读课文的小字部分, 并结合自己的课外调查做一个简单 的介绍。第一小组学生介绍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教师从学生的介绍中注意引导归纳人类认识电的过 程:摩擦生电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发电机、 电动机的发明一发电站的建立一电力的广泛应用。利用学生介绍的材料帮助学生形成两点认识:(1) 有时人类对某种自然现象或规律的认识要经历一 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 下。但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现或发明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前 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是

5、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探索、不 断发展的过程。(2) 科学研究对生产不仅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 正确的指导作用。二、能源领域的巨变1.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人类从认识电到广泛使用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人类开始进入到电气时代则由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大门的。那么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时间里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呢? 请各个学习小组的冋学展开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注意点拨学生充分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相关 知识进行论证)师生共同归纳:当时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政治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从而使人们有条件潜心研究科学,使自然科学有

6、了新突破。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 科学的大发展,自然科学有了新的突破,这就为新的科技 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去,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研究对生产不仅 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正确的指导作用。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及主要内容。提醒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定义和主要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1 8 7 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 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 用、内燃机

7、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教师提醒学生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 手段的发明与应用这两个内容在下一节课中学习,本节课重点了解电力的广泛应用)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课本中的一句话:“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学生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最大特点和亮点。)三、围绕“电”的发明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 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成就最为突出。1. 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是同学们很熟悉的一个发明家,他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第二小组的同学给大豕 介

8、绍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并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所收 集到的爱迪生的发明成就。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爱迪生只上过三个 月的学,却对人类贡献这么大,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呢?他的发明创造都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他的经 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小组开展讨论)教师出示爱迪生的一段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帮助学生开展讨论。师生在讨论中加深认识:爱迪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 的勤奋、创造性才能和他所依靠的集体的力量。一个人的成功不会从大而降,努力才有回报。2. 电器的使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豕生产和生活不可 或缺的能源,电熨斗、洗衣机

9、、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 器相继进入家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西方国家率 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那么我们国家的人民是从什么时候 开始大规模使用电器的呢?我国比西方国豕在电气化方 面落后了多少年?请第三小组给我们介绍他们的调查结 果。(教师鼓励各小组的成员就自己在生活中使用电和电 器的感受积极参与发言,从中加深理解电气化对提高人类 生活质量的作用。)教师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就是电力的广 泛应用,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 来,迅速地改变着社会上生产与生活的面貌。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

10、代。 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能力拓展: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电力广泛使用的 史实,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认识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那么,假如现代人离开了电,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教师出示有关2003年8月14日美国、加拿大部分 地区停电的图文资料)提问:从发生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停电事故,同学们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并进行总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 电力的使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作用。2. 人类是否只能一味地依赖电力这一能源?3. 你对能源的开发有什么建议?3 课堂小结教师启发学生围绕板书总结本课的知识点。4.板书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背景:政治制度稳定,经济繁荣。人们潜心研究,产生新技术革命。 表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特点: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围绕电的发明: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电灯、留声机 等。电带来的影响,七4 A i抚机- 严岳一轟二血A* * M甘It宾博通工* J-Jk+ i *力M竝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