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752665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悬型液体药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 熟悉按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稳定剂。3. 熟悉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混悬液型液体制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0.110pm)分散于液体 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药剂。分散介质多为水,也可用植物油。优良的混 悬剂其药物颗粒应细微、分散均匀、沉降缓慢;沉降后的微粒不结块,稍加振摇 即能均匀分散;黏度适宜,易倾倒,且不沾瓶壁。由于重力的作用,混悬剂中微粒在静置时会发生沉降。沉降速度V符合Stokes 定律:2尸皿由旭式中,r-微粒半径,吊包)-微粒与液体介质的密度差,g-重力加速度,衣 混悬剂粘度。故要制备

2、沉降缓慢的混悬剂,首先要减小微粒半径r,其次是减小 微粒与液体介质的密度差(日日2)或增加介质粘度道如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除使 分散介质黏度增加外,还能形成一个带电的水化膜包在微粒表面,防止微粒聚集。 此外,还可采用加润湿剂(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反絮凝剂的方法来增加混悬 剂的稳定性。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分散法与凝聚法。其制备操作要点如下:(1)助悬剂应先配成一定浓度的稠厚液。固体药物一般宜研细、过筛。(2)分散法制备混悬剂,宜采用加液研磨法。(3)用改变溶剂性质析出沉淀的方法制备混悬剂时,应将醇性制剂(如酊剂、 醑剂、流浸膏剂)以细流缓缓加入水性溶液中,并快速搅拌。(4)投药瓶不宜盛装太满,应

3、留适当空间以便于用前摇匀。并应加贴印有“用 前摇匀”或“服前摇匀”字样的标签。三、实验内容(一)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氧化锌、甘油、甲基纤维素、西黄蓍胶等。2. 仪器电子天平、乳钵、具塞量筒(50ml)、烧杯(100ml、200ml)、量筒 (10ml、100ml)、试剂瓶等。(二)实验部分加液研磨法制备氧化锌混悬剂处方表2-1 氧化锌混悬剂各处方处方号1234氧化锌(g)0.50.50.50.550% 甘油(ml)6.0甲基纤维素(g)0.1西黄蓍胶(g)0.1蒸馏水加至(ml)10101010操作(1)处方1、2的配制:称取氧化锌细粉(过120目筛),置乳钵中,分别加 0.3ml蒸馏水或

4、甘油研成糊状,再各加少量蒸馏水或余下甘油研磨均匀,最后加 蒸馏水稀释并转移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2)处方3的配制:称取甲基纤维素0.1g,加入蒸馏水研成溶液后,加入氧 化锌细粉,研成糊状,再加蒸馏水研匀,稀释并转移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 馏水至刻度。(3)处方4配制:称取西黄蓍胶0.1g,置乳钵中,加乙醇几滴润湿均匀,加 少量蒸馏水研成胶浆,加入氧化锌细粉,以下操作同处方3配制。(4)沉降容积比测定:将上述4个装混悬液的试管,塞住管口,同时振摇相 同次数(或时间)后放置,分别记录0、5、10、30、60、90、120min沉降物的 高度(ml),计算沉降容积比,结果填入表

5、3。根据表3数据,绘制各处方的沉 降曲线。(加甘油做助悬剂,会出现两个沉降面,为是因为甘油对小粒子的助悬 效果好,而对大粒子助悬效果差造成的,观察时应同时记录两个沉降体积)。 操作注意(1)各处方配制时,加液量、研磨时间及研磨用力应尽可能一致。(2)用于测定沉降容积比的试管,直径应一致。(3)由于甘油为低分子助悬剂,助悬效果不很理想,研时力度、时间应保持 一致,否则不易观察。(4)各处方在定量转移时要完全。质量检查(1)沉降体积比的测定:将配制好的氧化锌混悬剂,分别倒入50ml具塞刻度量 筒中,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记录混悬液的开始高度H0,并放置,按表2-2 所规定的时间测定沉降物的高度Hu

6、,按式(沉降体积比F=Hu /H0)计算各个放 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记入表中。沉降体积比在01之间,其数值愈大,混悬剂 愈稳定。.以沉降容积比F(Hu/H0)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绘制沉降曲线图。 得出什么结果?(2)重新分散试验:将上述氧化锌混悬剂的具塞量筒放置一定时间(48小时或 1周后,也可依条件而定),使其沉降,然后将具塞量筒倒置翻转(一反一正为 一次),并将筒底沉降物重新分散所需翻转的次数记于表中。所需翻转的次数愈 少,则混悬剂重新分散性愈好。若始终未能分散,表示结块亦应记录。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将实验结果填于下表中。表2-2氧化锌混悬剂不同时间的沉降体积比(Hu/H0)与再翻转次数2. 针对各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五、思考题1. 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2. 优良的混悬剂应达到哪些质量要求?3.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