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462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处理特教课堂中的“出彩”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 陈均丽【摘要】进入特教课堂,放眼望去,一个班10个学生左右,却个个身怀“绝技”,你总能被惊喜或惊吓到:突然厉声刺耳、突然飞跑消失、突然眼泪汪汪、突然衣履阑珊,突然抽搐不停、学生的种种”出彩”也许会让你招架不力、身心疲惫,但是,真的有那么多的出彩那么多的“突然”吗?作为堂上的教师,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种种“出彩”呢?因而,观察、记录、分析、课堂上学生的“出彩”即问题行为,探究这些问题行为的成因、表现及结果,有助于教师更科学有效的处理课堂上的“出彩”,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处理策略。【关键词】 特教 问题行为 挑战性行为 干预策略 一课堂问题行为

2、记录【出彩一】破衣服在我们的身体青春期教育课堂上,孩子们随着我的引导,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与非隐私部位,学习保护自己隐私的方法。当出示隐私部位时,有些学生有些害羞,这时一位自闭症学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脱下衣服并欲撕破。作为初为特教教师的我,一下子被吓蒙了,条件反射地一把夺过衣服,严厉制止。这时学生窜起来,到处找锋利的工具欲自伤.这位学生怎么了呢?为什么突然情绪行为那么极端那么严重呢?【分析】课后我们请教专家,咨询家长和同事,初步分析如下:1. 个案为中重度自闭障碍,伴随语言发展障碍,情绪表达方法不恰当2. 天气炎热,个案身体体质也偏燥热;3. 学习内容让其想到“脱衣服”;4. 操作性学习较少;5

3、. 学习时间和难度须适合。【干预策略及方法】(附观察记录表、行为问题提案表及工作单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访谈及分析后,针对个案“撕衣服”行为采取了“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以预防为主,具体方法如下:1. 物理降温:炎热天气,每天在校定时洗23次澡;教室开空调,户外出汗时提醒个案及时用毛巾擦汗;2. 调整教学:依个案喜好及挫折承受度高低,建议家长或任课教师提供个案适量且感兴趣的工作或任务;课堂时间20分钟左右让其独自玩电脑或完整个人工作单等;3. 转移注意力:当个案发生目标行为时,让其玩电脑;涂鸦;作业单;运动(打篮球或跳绳)活动来转移个案注意力;4. 替代行为:提供布条或破旧衣物给其撕5.

4、限制环境:把锋利 工具如剪刀、小刀等收藏好,个案座位安排在教师可控且周围学生可6. 多元增强:用惩罚、隔离、安抚、 替代等多种方法给予食物、精神两方面增强。7. 定期调整:继续观察记录,定期反思、检核方法有效性,并进行相应调整。【出彩二】恶魔来袭 上午第四节小猪交朋友绘本课学习时,学生边观看精彩动画边听着悦耳的故事,正当大部分学生都投入到精彩的绘本故事时,突然,一种很不协调的声音震出:“啊啊啊!呜呜呜!”“嘭嘭嘭、啪啪啪”又咬手又跺脚又晃动身子,眼泪也紧随流下,这是怎么了呢?“老师,XX太吵了”“老师,XX又发疯了”,此时课堂乱象丛生,作为教师的我,又该怎么办呢?【分析】个案为重度自闭症,伴随

5、语言障碍(构音不清晰)。据平时的观察记录和与家长交流等,分析个案该行为一般发生在上午第三、四节,进而推测诱因可能有“肚子饿、睡眠不佳、环境燥”或个案感统失调或静坐等待时间过长等,针对以上分析,我采取以下处理策略及方法:【干预策略及方法】前事控制策略:1. 和助教协商,依学生发生该行为频率,相隔相同时间给予个案抚压;2. 利用课间时间或晨练课让其多跳蹦床和跪走活动;3. 和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提前告知身体异况(饮食、睡眠等); 行为训练策略:1.个案发生目标行为时及时中止该行为;2.随后给予抚压、听轻音乐或独享安静空间或给予食物安抚(给予以上满足前都应与个案先提条件,达成才给予,并逐步消除)3.

6、转移注意力,提供感兴趣的适度的活动让其参与。后果处理策略:1. 记录处理效果,观察处理后行为表现;2. 定期不定期与家长、搭班教师等就个案目标行为探讨有效的处理策略及方法。二.挑战性行为 1.定义:以上可以看出,特教课堂学生会“出彩”多多,功能性评估将这些“出彩”即问题行为称为挑战性行为,认为挑战性行为与个体所处的当前情境因素直接相关,并具有某种功能,而且系统控制这些情境因素可以减少挑战性行为的发生。特殊儿童常见的挑战性行为主要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干扰行为、自伤行为等。2. 特点:特殊儿童的挑战性行为尽管在其他人看来是不恰当的行为,但对于儿童本人来讲,这些问题行为却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的有效途

7、径和成功策略,具有特定的行为功能。特殊儿童的挑战性行为主要为满足三大功能特点:正强化、负强化、感觉调整或感觉刺激。 第一,正强化的功能特点,即引人注意、获得物品、社会沟通、娱乐游戏及社会正强化。问题行为往往比恰当行为更能够获得积极的结果反馈,如游戏活动的参与、喜爱物品的获得、老师同伴的关注及家长的注意等。如果特殊儿童的挑战性行为能让其实现上面的目的,那就可以认定其行为具有正强化的功能。在课堂当中,特殊儿童的很多攻击行为都具有这个功能特点。第二、负强化的功能特点,即逃避、社会沟通及社会负强化。特殊儿童挑战性行为的出现如果是为了逃避特定个体、学业任务、训练项目或其它活动,以达到获得独处、缓解焦虑和

8、逃避挫败后果,此时挑战性行为即实现其负强化的功能目的。Smith等人的研究也证实,随着教师对于学习任务要求的呈现与提高,儿童的挑战性行为及其它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均较高。第三、感觉调整或感觉刺激的功能特点,即生理感受、感官刺激、自我调节及自动强化。每个人都有调整自己兴奋水平的倾向,以求得生理上的愉悦及舒适感。若环境中刺激不足或刺激过度或儿童本身存在生理上的疼痛等感觉时,特殊儿童也会通过挑战性行为来加以调整。在特殊学校,个别自闭症儿童喜欢拍打他人的手臂或脸部,通过多次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自闭症儿童这样的攻击行为并非出于对同伴或老师的敌意,而是因为他对于拍打他人而产生“啪啪”声音有着特殊的偏好,所以,

9、此时的攻击行为能给自闭症儿童带来舒适的听觉刺激反馈。临床观察还发现,自闭症儿童在生病期间,攻击行为发生的频率会有上升的可能性。三干预策略1.策略分类: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台湾学者钮文英通过总结指出包括前事控制策略、行为训练策略、后果处理策略、生态环境改善策略、其他变量介入策略五大类别:(1)前事控制策略,指通过控制或改变可能引发问题行为的环境因素来弱化其对行为的影响,最终达到减少问题行为发生的目的。(2)行为训练策略,是通过对特殊儿童进行弥补性的行为训练而增加适当行为,从而达到减少问题行为发生的目的。包括训练特殊儿童的社会技能、沟通技能、休闲技能,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等等。(3)后果处理策

10、略,是指通过对问题行为产生的结果进行调控以达到减少问题行为的目的。后果处理策略主要包括:区别强化法、消退法、正面练习的过度矫正法等。(4)生态环境改善策略,指一般生活形态的改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环境对身心障碍者提供正向支持的态度,提供温暖的环境和机会,促使其生活正常化,并促使其潜能发挥到最高程度。(5)其他变量介入策略,主要是指药物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的介入。干预方法的正确运用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的关键,只有对自闭症儿童身心特点、所处环境、行为功能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立足于此选择适当的、可行的、个别化、融合性的干预方法,才能保证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2.具体步骤:1.观察、记录问题行为2、

11、明确界定问题行为3、对个案的问题行为开展教育诊断、课程评量与专业评量相结合的评估记录和功能评量4、此基础上制定以前事控制策略、行为训练策略、后果处理策略、生态环境改善策略、其他变量介入策略为主,以其他类型行为介入策略整合使用为辅的干预策略。5、针对个别伤害性较大的行为拟定危机干预步骤。 以上可以看出,特教课堂学生会“出彩”多多,但只要教师具备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预设学生出彩的状况,提前做好预防策略,在处理时先排除身体不适等生理原因,再多观察多记录多研讨,制定适合个案的有效的处理方法机制,那么,学生的“出彩”将变成教师真正的出彩。附表:附录1 挑战性行为处理方案陈均丽学生姓名: 建堡 性

12、别: 男 女_出生日期: 2000 年 10月 26 日 年龄:15岁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 年级: 六年(1)班一 个案历史与家庭背景:个案一家四口,与父母、弟弟同住,奶奶时常会去照顾。父亲大学学历,母亲中学学历,家里开了一间饮用水店,弟弟就读于小学。家住普通住宅小区,主要由父母管教,父亲教养态度比较严厉,母亲对孩子的各方面照顾得比较周到,学生与弟弟的关系比较和谐。学生在家很少做家务,吃饭、穿衣、入厕等基本生活自理能独立完成,但个人清洁、整理及日常生活事务仍需父母照顾。来我校上学前曾在普校(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就读3年,未接受过药物治疗。视力未经正式检查。据观察,视力无异常,听力未经

13、正式检查,据观察,听力敏锐度较高或对高频率的声音比较敏感,尤其是对飞机声音的敏感度高于一般人;手触觉较防御,嗅觉、味觉、前庭觉敏感。记忆力较好,对于交通路线的记忆超常,一般的路线带他走过一次,下次就能独立前往。语言起步晚,五岁半时才开口说话,目前多为重复性语言或鹦鹉学舌,有需求时会用动作加上关键词或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多数情况我行我素,上课时基本上能遵守课堂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干自己喜欢的事。与人打招呼需提示,主动语言较少,主动沟通意识底。能简单的形容词短语、否定句进行自我意愿表达。能阅读儿歌或短文,但不会断句。能听懂日常学校生活中的常用指令,能依序进行一到两步指令的操作。情绪稳定时

14、可以帮助老师擦桌子、擦黑板、收凳子、拿物品等。情绪不稳定时,不服从老师的指令,重复性语言较多,并伴有自伤或洗涤个人物品的行为。在有需求时有沟通意愿,不会主动亲近其他人,与人交往时有短暂眼神接触,不喜欢被打扰,在安静、独处的情况下情绪一般较平静。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活动中需给予大量关注,进行口语提示或身体引导才可继续学习。认识自己的班级团体,但团体课时比较分散,经常会干自己喜欢的事(画简笔画、写字等)。情绪控制能力差,挫折容忍度低,经常会因为一件小事或心中不快大发脾气,而且伴有自伤和破坏个人物品的行为。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对于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会关注他人较为明显的情绪,喜欢吃各种零食、糖果、肉类,不

15、挑食;喜欢看转动的风扇、流动的水、天空中飞行的飞机、马路上行驶的车,不喜欢别人谈论或过度关注自己。二 诊断 自闭症 智障三级三 个案行为问题定义 用利器划伤手脚四 功能评量1.资料收集方式:(1)晤谈:1与老师:对主要任课老师指令比较听从,但少数课的老师指令服从性差。能遵守一般的游戏规则和课堂的常规。课中无聊时会发出无意义的声音,有时会在课堂上走动,有时会跑出课堂。下课离开教室时会主动地去关灯、风扇和窗等。情绪平稳时执行指令度较好,但触觉敏感,不喜欢他人肢体碰触,自我需求或环境嘈杂时易发生目标行为。2与生活老师:生活老师反应,他中午休息较好,躺在床上很快能入睡,但有时也不休息在玩风扇或空调,睡眠不足时易情绪激动,易发生目标行为。(2) 课堂观察:对课堂的程序和规则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一般都可以在老师或同伴的邀请下参与。对于老师的指令,也能够配合。比较喜欢跟着音乐律动。在教室里上课,个案时而会发出“映山红”等记忆中熟悉的词,跟同伴交往有摩擦时不会解决,也少求助他人,而以目标行为或逃避替代。(3) 课间观察:个案课间喜欢在学校饭堂、操场或教师办公室闲逛(时常找食物或开关风扇和灯)或奔跑;碰到老师阻止或责骂时易发生目标行为(有延宕性);课间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