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4593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上报天津三工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标准厂房建设项目C区R、S厂房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 制 人:审 核:批 准: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 1.1 编制依据1 1.2 工程简介1 1.3 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2 1.4 工程特点难点2第二章 施工准备3 2.1 施工工艺流程3 2.2 施工特殊点、关键点和重大危险的识别3 2.3技术资料准备4 2.4施工现场准备4 2.5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准备5 2.6 施工平面图5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5 3.1 测量放线5 3.2 管桩的焊接6 3.3 管桩的收锤6第四章 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7 4.

2、1 复核点内容、方法汇总表7第五章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8 5.1 质量控制点8 5.2 质量保证体系 10 5.3 质量保证措施10 5.4 质量通病的预防11第六章 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12 6.1 工期目标12 6.2 施工进度计划12 6.3 主要进度控制点设置12 6.4 工期保证措施12第七章 劳动力组织14 7.1 劳动力配备计划14 7.2 劳动力管理措施14第八章 施工资源部署16 8.1 主要材料及设备供应计划16 8.2 施工机具配置与管理16 8.3 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17第九章 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措施18 9.1 安全生产目标18 9.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8 9.3

3、环境保护措施18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类别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国标图集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行业规范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 13476- 国标规范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国标规范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行业规范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国标规范71.2 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天津三工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标准厂房建设项目C区R、S厂房工程工程地点:天津市静海区建设单位:天津三工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天津神州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

4、司施工单位:天津市贺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开工日期: 04月20日(以开工报告日期为准)竣工日期: 06月30日1.3 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据我方现阶段收到业主所下发的图纸,能够看出,当前需打桩作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区域及工程量为:1、管桩规格型号:PC-A-500(300)9/9 500mm;2、R厂房:共98根,每根长18m;3、S厂房:共88根,每根长18m;合计:98*18+88*18=3348m1.4 工程特点难点 1.4.1根据地勘报告可知:该地域地下水位埋深为1.1m,而罐区桩施工图标明,桩顶设计标高为-1.8m-3.2m,故我方在作业时,必须随时对地下水位高度进行监控,并采用

5、合理的排水方法降水; 1.4.2由于工期紧(按业主要求,我方需在 06月01日将上述186根桩全部完成),且现阶段施工属于雨季施工,我方需合理安排机械人员,保质保时地完成任务。 1.4.2预应力管桩的桩位检测及垂直度控制; 1.4.3收锤的质量控制。第二章 施工准备2.1 施工工艺流程2.2 施工特殊点、关键点和重大危险的识别 2.2.1本工程的特殊点为雨季施工; 2.2.2关键点为打桩作业时的测量控制,每根桩体作业前后,都要经过监理单位的验收合格; 2.2.3重大危险源:其一,由于现阶段常遇雨天气,桩机及电缆使用前一定要做好绝缘检测方可使用;其二,作业所需的绳索在使用前需仔细检查,防止作业过

6、程中桩体脱落造成人员伤害。2.3技术资料准备2.3.1作业前,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识读设计图纸及其技术说明文件,明确设计意图,了解设计要求。2.3.2土建专业工程师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的图纸汇审,从施工操作的可行性、方便性、安全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接受设计单位技术交底,监理单位监理工程交底,办理图纸会审手续作为今后施工的重要依据。2.3.3专业工程师根据设计图纸、工程量大小、工程复杂程度、工程施工和技术难点,以及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要求,编制详细的专业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对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操作程序和施工方法、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目标

7、等进行明确地规定。针对性的对一些施工难点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以确保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2.4施工现场准备2.4.1施工前,专业工程师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验收规范,对参与施工的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工程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交底,并办理施工技术交底手续,便于今后的焊接及施工管理。2.4.2施工前,会同土建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开会探讨,为下一步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4.3施工前,按照该工程量进行机具配置计划,优化配置好各种施工机具,做好施工机具的准备工作。2.5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准备2.5.1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具要按公司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检验,只有经检验合格

8、后方可使用。2.5.2桩进场后,材料员与专业工程师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核对材料的规格、厚度、质量等,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入库标识。2.6 施工平面图 北图2.6 桩作业平面布置图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3.1 测量放线3.1.1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把关,重复校核,不出任何差错。首先根据业主多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对,并在图纸中标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复合水准点、控制点,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定出控制网,并交由监理审核。3.1.2经监理审核过的水准点、控制点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偏位和变形。3.2 管桩的焊接3.2.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打桩顺序我方采用从中心向四周施打。 管桩起吊、对位后,桩顶放置

9、桩垫,施工过程中,桩帽与桩体中心线应重合,当桩体倾斜率接近0.8%时应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必要时,需拔出重插。3.2.2应图纸要求,此次打桩作业,桩体按长度分为18m一种规格,而管桩原材为9m/根,故我方在实际施工时,需要进行接桩。管桩接桩前,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桩头的泥土杂物,上下两根桩应对齐,两节桩偏差应小于2mm,并应保证上下两根桩的垂直度。焊接时,必须由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咬边、夹渣、焊瘤等;焊接采用手工焊,焊接层数为3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之后方可焊外一层,焊渣应用小锤敲掉,烧焊完成后,冷却时间不得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之后立即沉桩。3.3 管桩的收锤当

10、管桩打入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或贯入度时,则可收锤;贯入度的测量一桩头完好无损、柴油锤跳动正常为前提。贯入度的测量采用收锤纸进行收锤测验绘制出管桩收锤时的回弹曲线,以测出最后贯入值及回弹值,以便真实记录和反应收锤情况,以此保证和提高打桩质量。 第四章 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4.1 复核点内容、方法汇总表序号工序名称复核内容技术复核方法桩体按照其质量合格证检查桩体长度,用回弹仪检查桩体强度1施工前检查桩帽桩帽和送桩器与管桩之间间隙应为5-10mm,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厚度保持均匀,厚度不小于120mm,此项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现场复核管桩直径5mm,现场复核管壁厚度-5mm,现场复核管桩定位全站仪

11、定位,经纬仪和卷尺复测轴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5mm,现场复核桩尖中心线10mm,现场复核2施工过程中检查下节、上节桩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2mm,现场复核周边桩允许水平偏差150mm,现场复核桩入土深度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控制;桩身垂直度偏差1%,现场复核截桩后桩顶标高允许偏差10mm第五章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5.1 质量控制点阶段序号控制点质量类别控制内容准备阶段1设计交底A设计中的特殊要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材料选用等2施工图会审A对施工图存在的问题,不明确及施工不便的地方提出来等进行讨论3材料检验和验收B有无合格证,抽检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方案审查B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机具,施工技术措施

12、,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等5合格焊工登记B合格焊工姓名编号、合格证书、项目审查备案施工阶段6桩帽帽垫B帽垫厚度随时检查、更换,以免因为磨损过度而给桩体造成损伤7桩体作业时,桩体状态B若桩体受损则严禁使用8桩体倾斜、位移B使用经纬仪等设备进行测量控制9接桩B严把焊接质量关,按照上文要求进行管理交工阶段10交工前自检桩体控制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5.2 质量保证体系 物资部 张兆旭质量部 郭金帅技术部 刘贺庚各专业工程师施工班组项目总工 刘贺庚项目经理 程海霞质量管理体系图5.3 质量保证措施5.3.1材料进场后,我项目部应组织质检员、专业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对桩体实施内部自检程序,在检查完材料合

13、格证的前提下,按照规范要求逐条检查,确认桩体百分之百合格后,向监理报验,经监理、业主认同后方可使用。5.3.2对施工机械、人员的合格证、年检证、操作证件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机械及无证人员坚决不许进场。5.3.3采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经纬仪,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控制节点按照上文要求的允许偏差范围进行检查,且每道焊缝质量必须由质检员、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转序,过程中严格把关每道工序。5.3.4 打桩进入尾期时,对于桩体的设计标高、贯入度需要精确控制。5.4 质量通病的预防序号质量通病预控对策1桩身断裂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低,不能承受锤击的作用力。因此,桩的强度必须达到100%后,方可植桩和沉打桩,打桩区域地下障碍物必须清理干净,以防导致桩尖位移不在桩的纵轴线上。桩的堆放、运输、起吊过程中产生的断裂,植桩前未发现,受力后导致断裂。为此,植桩前必须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防止将断裂桩就位使用。2桩顶碎裂根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式,合理选择桩锤。桩顶平面是否垂直桩的轴线,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不得使用,或经修改后才能使用。及时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可施打。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胶皮等缓冲垫。3桩顶位移采用井点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