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45794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上海交大到普林斯顿,我的EE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背景: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GPA: 90.82/100Toefl: 30(R) + 27(L) + 26(S) + 26(W)GRE: 152(V) + 169(Q) + 3.5(AW)科研:会议二作(Accepted),会议一作(Submitted)Admitted: Princeton EE PhD, Dartmouth EE PhD, VT EE PhD, UIUC EE MS,UCSD EE MS, UCSD CS MS, Chicago CS MSRejected: MIT EECS PhD, Stanford EE PhD

2、, UC Berkeley EE PhD, Gatech EE MS, CMU SCS MS.前言回望申请季的那几个月,感觉就像是“白蛇渡劫”。这个比喻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是我当时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每天上课加科研的同时,还要想着如何写多个方向的文书以及如何套磁。我申请的主方向是电力电子的PhD。由于担心自己PhD的申请结果比较惨淡,我不仅是EE的PhD和MS混申,还在MS中申请了很多CS的项目。不过现在看来,一切都是苦尽甘来。申请季收获的最重要的一个心得就是要保持主动性,不拖延。主动地去和老师们学长学姐们交流,主动的去了解教授的方向背景,可以让你强占申请的先机。刚刚接受普林的offer,申请

3、正式结束,借此总结一下自己的申请过程,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申请到自己满意的学校。申请前的准备刚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就考虑过研究生留学去美国的可能。只是当时的自己不是很了解美国的方方面面,所以决心并不强。大一的寒假里,我报了一个托福班,但也只是水水过,没有认真学。果不其然,第一次托福考试就没有上100分,听力分数尤其惨不忍睹。看着这个分数,感觉自己似乎离出国的想法又远了一点。但是到了大二暑假,我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是我留学申请道路上的转折点。也许是我将良好的高中学习习惯沿袭到了大学,我的成绩一直还不错。在大二的暑假,我获得了一次校友全额资助去美国耶鲁大学交换的机会。在那一个月里,除了上课

4、,我也到周边地区和学校去游玩,亲眼见识到了美国教学资源和生活物资的丰富,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向往。并且,美国之行让我结识到了我们学校各个专业最优秀的一些人,听着大家讨论着出国的打算,我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方向既定,接下来的就是努力了。从耶鲁一回来,我连着报了两次托福考试,并最后将托福分数考上了109分,其中口语分数26分,听力也告别了惨淡的分数拿到了27分。可见,美国之行对口语和听力的提高还是很明显的。大三上学期,我开始进实验室。虽然不像很多人进实验室那么早,但是我进实验室目的比较明确,就是要出成果。所以我在大三的寒假里和学姐一起做实验,最后以二作的身份发表了学术生涯的第一篇论文

5、。虽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我对我自己未来的兴趣和方向仍然比较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电力电子的相关介绍,并加入了一个北美电力电子的工作群。在群里面,我认识了一个同方向的学长,他建议我可以去海外暑期科研。后来的结果证明,海外暑研的经历成为了左右我申请结果最重要的砝码。于是我凭借不错的学积分和排名,套到了一位电力电子行业的大牛。但是暑研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套到了教授仅仅只是开始。除了想办法办签证,订机票租房子以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两个月内做出让教授比较满意的东西。由于我的教授是行业的大牛,最开始的大半个月他都在外面出差,因而我只能通过每周一次的邮件来告知他我做了什么。等到出差回来,他

6、才有时间定期的和学生开组会,我也才能进一步在组会上每周update我的工作。也许是教授见的多了,教授对我做的东西一直不是特别的赞赏。这让我一直比较苦恼,感觉申请无望,一度想要今后换方向。就在这个时候,我报名了世毕盟,并且分配到了来自MIT的mentor。世毕盟的Mentor给了我很多不错的建议,其中有一个建议也对我后来申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就是去面套教授。这个想法起初我是不敢想象的。因为你需要提前和教授联系好,还要想办法给教授当面展示自己的科研。其间,你可能多次被教授打断,因而你还要能临场反应教授可能给你提的问题。不过俗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我努力的把我暑研的

7、进度提前,从两个月中空出了一个星期专门去其他学校visit老师。在暑研的间隙里,我做好了我的科研PPT,做了相关学校的调研和套磁,成功的获得了去MIT和Dartmouth面套老师的机会。Dartmouth的面套应该是比较成功的,老师不仅带我参观了实验室,还让他的一位学生中午请我吃了午餐。甚至最后申请季面试的时候,老师就当面口头给了我offer。所以,不适当的push一下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申请季暑研回来之后,已经9月中旬了,我也差不多进入了申请季了。由于我的GT成绩考出来的比较早,所以我申请季已经没有了英语考试的压力了。但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我的背景,我又在学校参加了一段科研。我

8、们学校的电气系课程压力比较大,在大四上学期,课表上依旧都是满满的课,所以整个申请季过得非常的辛苦。我之前也提到过,整个申请季,就像经历了一次“白蛇渡劫”一般。我的最大的短板应该在于科研。暑研只是获得了海外教授非常积极的推荐信,但是并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之前的一篇论文只是二作,而且还不是电力电子方面主流的会议。因而,我的大四上的目标就是发一篇电力电子顶会的一作。由于担心我电力电子的PhD申请结果比较惨,我又申请了很多CS MS的项目和一些EE MS的项目。所以,光文书的写作就耗费了我大量的经历。在这里,我需要感谢一下我的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我经常晚上11点12点问她问题。她一般都会在睡觉之前给我回

9、复一下。就这样,过着经常2,3点才能睡觉的生活,我应付过了大四上学期所有的考试和大作业(有的考试甚至考前一天开始复(yu)习(xi),所以大四上的成绩稍微有点惨);同时也完成了20个学校左右的申请(这一点不建议,一般十个出头是最好的,保底校太多没有多大的意义);还在一月中旬左右把我的论文digest投了上去。面试因为我是申请PhD,所以面试开始的比较早。一月刚刚开始,我就陆续的收到了各个学校PhD的面试。我的面试还算是比较成功,面过的学校最后都给了我offer。这应该得益于我暑假面套教授的经验。其实,面试的过程就像是面套。我做了一个科研PPT,提前发给了教授,并在面试的时候照着PPT给教授介绍

10、我的科研经历。PPT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教授面对的不再是一份苍白的CV,而是一个有图有逻辑的presentation。这样子更容易impress到教授,让你在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面试时间一般是30分钟,但是我面试的时间都在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间并不是刻意的延长,而是在我介绍自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流逝过去的。这种不知不觉的延长面试时间也是你impress到教授的一种体现,所以教授愿意给你更多的时间了解你,并且向你介绍他们学校的情况。最后,电力电子方面我获得了4个全奖的offer,早在2月初获得了普林的offer,申请基本结束。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很多EE MS和CS MS的offer。现在看来,

11、申请很多保底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结语我的整个申请经历应该说一波三折。其间发生了很多事,都成为了我申请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我很感谢我遇到的各个学长学姐在我迷茫和无助时候不厌其烦的给予我帮助。除此,我也要感谢世毕盟的mentor以及我的世毕盟的培训师。他们在申请的道路上分别给我提供了专业方向的指导和申请流程的指导。申请的过程更像是打怪升级,一次次的困难最后给你带来的是背景的提升和学识的积累。但有的时候也要权衡一下自己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例如,GT成绩当然是越高越好。但仅有语言成绩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顾及你的GPA和科研。那么怎么分配时间,怎样在这些事情中做出取舍就需要自己去判断了。以我为例,我的GRE只考了一次,而且分数不高,但是我知道我更需要的是科研。所以在申请季的时候我没有花时间到考语言成绩上面,而是一心一意的准备申请和做科研。虽然GRE的成绩让我错失了Gatech的offer,但是我却收获了更好的。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最后祝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满意的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